文化建筑的地域性与时代感
奔放的钥匙
2024年06月19日 11:41:28
只看楼主

     建筑的地域性与时代感是一个关于“此时此地”的永恒话题。文化建筑在社会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建筑师在设计文化建筑时肩负更多的“传播”使命,而文化建筑的业主也会给建筑师更多的弹性创作空间,因而文化建筑一直是受建筑师关注的、经久不衰的热点话题。

    


建筑的地域性与时代感是一个关于“此时此地”的永恒话题。文化建筑在社会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建筑师在设计文化建筑时肩负更多的“传播”使命,而文化建筑的业主也会给建筑师更多的弹性创作空间,因而文化建筑一直是受建筑师关注的、经久不衰的热点话题。

关于建筑的地域性与时代感的话题并非中国独有。20世纪60年代,伯纳德·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中将学术界对权力、资本驱动的建筑研究转向对民居的研究 [1] ,这与史学界从对所谓“正”史的研究转向对民间的研究有关。人们发现,不同地域的民居形态差异极大,但也有相隔十万八千里,彼此之间不存在文化线路的民居形态存在极度相似的情况,这是由于地域气候、地域资源、生产力水平等要素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在现代主义盛行了半个世纪之后被认为具有可贵的价值。然而,在交通四通八达、世界一体化,以及现代材料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大大降低的时代,建筑学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如何创造属于“此时此地”的建筑,或许是更值得建筑师思考的问题。


         
1 地域性与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与空间有关的概念,它是为了方便政府管理而人为制定的。行政区划与文化人类学所说的文化圈或地理学所说的地理单元并不完全一致,传统民居所体现的特色分类并不一定和现在的行政边界一致,目前既存在一省保有数种传统建筑系统的情况,又存在一种建筑系统跨越数省的情况。 ②[2-4]

古代的衙署设置与当代的行政区划也不尽相同。殷商时已有楚人部落,春秋时期至战国时期江汉流域便被称为“荆楚”,其领域远小于现在湖北省的范围;如今的湖北西部地区在古代是巴人祖先生活的地区,部分土家族所在的武陵山区在行政区划上属于湖北省,但其文化渊源更近巴蜀;楚国最强盛时期的地域版图已覆盖如今我国中南部的数省。

地脉是从空间角度理解传统建筑的重要基点,北魏时期的《水经注》 中便有相当多的内容言及“人文嵌入地脉”的空间关系。 [5] 同一省的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脉,必然会存在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会凝聚成强烈的空间识别性,而这种建筑特征背后的逻辑是当地先民针对当地物质环境,用试错的方式总结出的生存策略及营造智慧。

若将检索的时间放在千年的尺度上看,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的行政区划发生了变化,当年的东夷、西戎、南蛮、北迪如今都是我国的版图。若将检索的空间范围放在几省交界处上看,便可发现有些分属不同省份的传统聚落建筑居然具有几乎相同的形态;很多省因高山阻隔而影响交流,导致该省在语言、生活习惯及建筑形态上具有多样化(图1、图2)。

1 鄂东北民居(麻城石头板湾)

2 鄂西南民居(恩施利川三角庄          

         
2 过去式与现在式          

“过去与现在”是与时间有关的概念。我们研究传统的目的并非为了回到过去,而是为了创造有文化根基的未来。

阳光之下并无新鲜事。纵观近百年的世界建筑史,日本、英国、美国、俄罗斯和中国都曾出现过用仿古和用符号去展现所谓的文化之根,并最终沦为笑谈的案例。在20世纪80年代初,靳东生先生曾在《新建筑》发文:“是前进,还是倒退?”靳先生认为文丘里的符号学理论并非前进,而是倒行逆施。曾昭奋先生针对所谓的“维护古都风貌”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认为以仿古的方式维护古都风貌是一种倒退的建筑创作指导思想。1985年,当时在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陈可石在阙里宾舍居住后,将该建筑总结为一首吟诵现代生活的旧体诗,认为宾舍与环境的协调关系是消极的,宾舍的建筑风貌并非我们这个时代该发展的方向。 ④[6] 经过几十年的争辩,建筑师似乎已经意识到保留新旧差异更能突出传统建筑的价值,并达成了“不做假古董”的共识(图3)。

         
3 中国土家泛博物馆新旧并置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建造效率更高,环境品质更舒适,但当代建筑也出现了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等问题 [7]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我们需要学习先辈的智慧,而非学习过时的知识;我们应该研究传统建筑的原型,而非简单抄袭古代建筑的形式。在对这些智慧和原型进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建设既有时代感,又有地域性的当代优秀建筑。

“如何处理新旧关系”是在历史地段或历史建筑周围设计新建筑时不可回避的问题。“协调”或“和谐”往往是判断新建筑合适与否的重要标准。20世纪80年代后期,笔者曾在欧洲游学,对欧洲建筑师处理新旧建筑的鲜明态度感受极深。 [8] 当时的主要疑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建筑师的行为是不尊重他们的本土文化吗?那些大胆设计的新建筑是对其悠久历史传统的大不敬吗?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但何为“和谐”?“和同”之辩在中国并非新事。西周末年的思想家史伯曾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概念 ;孔子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诗词对仗时也认为,“反对为优,正对为劣” 。这些都是在强调差异性。建筑业是一个需要耗费大量资源的行业,房屋一旦建成就没有理由在短期内拆毁,因此建筑必须要面向未来。世界永远在发展变化,每一代人都会面对独特的问题,新问题需要新答案。文化也并非一成不变,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反映这个时代的特色就是续写真实的历史。

马克·吐温有句名言,对建筑师处理新旧关系十分有启发,即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 押韵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旧词和新语的韵母之间建立某种呼应关系(图4、图5)。

4 大卫 · 奇普菲尔德完成的柏林新博物馆扩建工程

5 让 · 努维尔设计的阿布扎比卢浮宫


3 逻辑学上的排他性          
伊曼努尔·康德在总结逻辑判断时提出了“全称”和“特称”等概念。           ⑨[9] 全称,是指同类事物的类型总和;特称,是指某一事物大类中具体的小类或个体。当人们讨论某个特称所指事物时,必须排除该特称以外的事物,否则此特称就混同于全称或其他特称了。这将导致逻辑混乱,而对逻辑混乱的讨论,则没有任何意义。                    
在对传统建筑进行分类时,“传统建筑”即全称,“某地的传统建筑”即特称。当人们讨论事物的本质属性时会涉及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排他性,即只有该事物独有,其他事物没有的属性。该属性决定了这个事物的本质。           换句话说,当一个属性在所有事物中都存在时,这个属性并不专属于某个事物,因而它也无法决定某个事物的本质。当我们按照这个逻辑判断传统建筑的特色时,便会发现不排他的“特性”其实是共性,并非真正的特性。
在描述一个地区传统建筑的特色时,需要满足排他性原则,即所总结的本地区传统建筑的特色是本地区建筑普遍具有的,并且是其他地区建筑所不具备的特征。           [10] 简而言之,总结某地区传统建筑的个性时,不能以建筑的共性为答案。如果总结出的某地区建筑的特性在其他地区也普遍存在,那么它在逻辑上是不具有排他性的,只能说是很多建筑的共性,不是特性。
笔者看见某些文献将荆楚建筑的特征总结为高台座、深出檐、美山墙等。其实,上述特征是世界上很多地方建筑的共性,并非荆楚建筑的特性。高台座的本质是为了防潮,因此全世界到处都有;深出檐的本质是为了保护木质墙面,全世界大部分的木结构建筑也都如此,但在荆楚地区的砖石建筑却几乎不出檐;出屋面的砖砌山墙的本质是为了防火,世界上许多传统砖木结构建筑均采用此类低技而有效的策略,其精美程度与当地的经济水平,以及工匠的技术水平和传承有关。



4 以历史的眼光理解传统建筑形态的必然性及其优点的相对性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不便、自给自足的古代,在建造房屋时不得不因地制宜,运用简单的生产技术和有限的资源,解决当地气候及地形地貌带来的挑战。各地区资源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必然导致其生活方式和建筑形态的差异,并形成具有必然性的文化特色,这是一种历史现象。这种特色并非建造者刻意为之,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客观结果。如今,这种特色在何种程度上、在哪些方面可以被我们借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图6、图7)。

6 伊朗真风塔

7 迪拜当代住宅上的假风塔          

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传统建筑的优越性。虽然传统建筑可以适应地域气候,但在极端气候区它并不能提供冬暖夏凉的室内环境,而且“夏凉”往往是以牺牲采光和增加空间高度为代价来实现的。多年来,笔者在湖北、江西、湖南等地域调查了很多传统建筑。作为外来人,我们欣赏那些有特色的房子,但对于原住民来说,他们宁愿住在被我们称之为“尴尬房”的、千篇一律的,既无建筑师设计,又非传统工匠建造的砖混结构立方体之中,也不愿意住在老屋中。一些高纬度地区密集排布的住区形成了城市肌理特色,但在冬季,其巨大的进深导致室内阴暗,对居住者的健康未必有利。看了那些虽具有特色,但并不舒适的传统住宅,我们会加深对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等现代主义先驱在20世纪30年代花费大量时间研究满足住宅日照需求之工作的理解。我们不能因现代主义缺乏特色而彻底否定其对建筑学的贡献。

受制于规范,如今土坯、毛石等都无法作为建筑的材料,而类似于以加厚墙体来增加热稳定性的方法,因不符合经济学逻辑,也不具备被推广的价值。很多极有特色的传统建筑在当下恐怕只能作为标本而留存。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在《建构文化研究》中提出了建筑之美的判断标准。他认为建筑自身具有意义与价值,赞赏建筑的诚实之美,反对任意之美。 [11] 他所说的诚实之美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的传统建筑中都能得到验证,这种价值判断在数字技术大规模进入建筑界之前是能够得到共识的,但在数字技术、材料技术、结构技术、表皮技术千变万化的时代 [12] ,在建筑节能及环保要求无法仅凭简单的材料砌筑得以保证的时候,尤其是在建筑材料相较于土地的价格来说越来越低,物流传输又如此方便的时代,新建筑的表皮还能在何种程度上展示所谓的诚实之美呢?

由语言学发展而来的符号学有其必然的逻辑,语言或文字通过符号表意,表意是其主要目的,而在建筑上“提炼”出的所谓符号其实是建造者在解决诸多问题后所呈现出的视觉形态,它并非建筑的主要目的。抛开背后的真实问题,仅仅单纯地研究传统建筑的符号、风格有意义吗?对于当代建筑师而言,经典的传统建筑除了作为标本被精心保护,还有什么可以被学习、借鉴的地方呢?笔者认为,从传统建筑的原型中可以看出先民对场所的态度、被动式适应气候的方法、尊重自然的价值观等,而这些完全可以成为当代建筑师设计构思的重要源泉。

以笔者熟悉的土家族建筑为例。传统土家族人民生活在武陵山区,该地区坡地多而平地少,为了不与农业争地,住宅往往选择建在坡上。从单体建筑层来面看,为在坡地上建设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空间,便设计出了“吊脚楼”;从结构角度来看,“吊脚楼”不过是一种悬臂框架而已,但这种“天平地不平”的手段在当代坡地设计中依然有意义(图8、图9);从聚落剖面来看,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使先民们没有能力去推平山坡来创造大尺度的平地,因此每栋建筑均顺坡而建,形成鳞次栉比的韵律。这种顺应地势的逻辑在如今依然具有借鉴价值(图10)。土家族传统住宅的大屋檐原本是为了保护木质墙面免受阳光和雨水的侵袭而设的,但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在檐下有晾晒谷物、放置农具、休闲聊天等多种行为活动发生,这种通用灰空间的原型完全适合现代的研学空间(图11~图14)。武陵山区水系密、山坡多、平地少,土家族的风雨桥既是跨河的交通设施,又是村民交往的公共空间,但受制于传统材料的尺度,其往往难以容纳人们的公共活动,但凭借现在的技术条件,完全可以建设更大的空间尺度,来支撑人们丰富的公共活动(图15~图17)。由于经济制约,土家族传统建筑往往直接暴露结构和构造(图18),给人带来一种诚实、质朴、有力量的感觉,这种感觉完全可以在当代木结构中得到彰显(图19)。

8 土家族吊脚楼

9 中国土家泛博物馆当代吊脚楼

10 中国土家泛博物馆游客中心

11 土家族建筑的檐下空间

12 放置农具的檐下空间

13 研学营木制大棚

14 中国土家泛博物馆灰色空间

15 武陵山区土家风雨桥

16 中国土家泛博物馆风雨桥集市          

17 中国土家泛博物馆风雨桥300人长桌宴

18 土家建筑诚实的构造

19 直接暴露结构的主游客中心          

长江以南的许多民居使用双层瓦来降低由屋面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有些传统住宅使用透风阻光的双层百叶,防止热辐射随窗而入,同时允许自然风进入室内,从而降低室温。笔者在恐龙蛋博物馆的设计中使用了这类传统策略,在保证基本舒适度的前提下,实现了零能耗目标(图20~图22)。

20 建筑屋顶的双层瓦          

21 8月11日—12日恐龙蛋博物馆室内外温度变化图          

22 远眺恐龙蛋博物馆          

当我们说祖先的伟大之处时,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来叙述的: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我们的祖先能以其卓绝的智慧,通过简单的手段,利用身边有限的资源,解决气候适应及建造的问题,并符合当地逻辑,形成鲜明的建筑特色。在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更没必要缘木求鱼,隔靴搔痒。


         
5 回归设计的基本问题          

建筑学因其边界宽泛、学科问题偏软、使用者众多等问题,任何人都可以对其进行主观评价或指挥,但建造终究绕不开对空间形态的操作,具有整合而非凑合的空间形态操作能力是建筑师不能被其他专业人员轻易取代的“壁垒”。建筑师对文化建筑的贡献,绝不是仅提出一个文化概念或使用一堆文化符号,而是为社会呈现出一个高品质的建筑。一个在尺度感、场所感、体验感、建构性、城市关系上漏洞百出的建筑,不可能仅凭文化概念或符号就实现“一俊遮百丑”的效果。


建筑设计的思维过程无法凭借语言被准确描述出来,拥有好的概念也不一定会创造出好的设计。庄子在《天道》中所说的“得心应手”便是对这类无法诉说却又客观存在的行为的描述。建筑师的水准、眼界、修养是完成好作品的必要条件。如何在设计地域建筑的过程中不产生“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副作用?需要建筑师具有良好的职业修养和清晰的方向判断力。


建筑设计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整体思维。建筑师要分析诸多问题,挖掘多种可能性,判断权重后再做决策。通过艺术加工展示所谓的地域性,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这说明设计者对形式的关注超过对建筑生成逻辑的关注。因此,学习历史有助于建筑师全面且深刻地思考设计的基本问题。


6 结语          

回应如何创造属于“此时此地”的建筑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从历史和地理的维度出发,理解行政区划与地域性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其次,在处理新旧关系时,应该在深刻理解传统建筑原型的基础上,挖掘出具有关联性且能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形式,需要逻辑上的排他性,以准确定义某一地区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并以历史的眼光理解传统建筑形态的必然性及其优点的相对性,学习先人对场地的态度、被动式适应气候的方法、尊重自然的价值观等;最后,需要回归设计的基本问题,建筑师应具备整合空间形态的操作能力、良好的职业修养和敏锐的判断力,文化建筑绝不等同于文化概念或符号,当代建筑师应从历史中挖掘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智慧,“诚实”地建造兼具地域性与时代感的当代建筑。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