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建筑工程领域,EPC总承包项目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工程管理模式。EPC 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是指工程公司受业主授权委托,依照合同条款对EPC项目的设计、采购与施工进行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并对所承揽的EPC项目的质量、安全性、项目进度和费用全面负责的工程组织管理模式。 在EPC工程项目成本的构成中,原材料成本费是最活跃的一部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控制成本,达到降低成本、实现增效的目的,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将认质认价工作作为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使该工作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
引言
在建筑工程领域,EPC总承包项目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工程管理模式。EPC 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是指工程公司受业主授权委托,依照合同条款对EPC项目的设计、采购与施工进行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并对所承揽的EPC项目的质量、安全性、项目进度和费用全面负责的工程组织管理模式。
在EPC工程项目成本的构成中,原材料成本费是最活跃的一部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控制成本,达到降低成本、实现增效的目的,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将认质认价工作作为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使该工作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
那么,什么是认质认价?为什么它在EPC总承包项目中会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为您揭示答案。
一、对认质认价的认识
在EPC项目实施过程中,原材料的品质和价格验证在落实措施的项目中起着特别关键的作用。通过对材料认质认价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了解到工程项目中的材料优劣,避免一些质量参差不齐、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工程材料应用到项目中,最大程度避免一些不合格的工程出现。
对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材料进行核实,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是对材料进行的一种质量价格的认证,对控制成本、提高总承包单位的管理水平也是非常直观明显的。
二、EPC项目为什么要对材料进行认质认价?
1、在EPC模式下,通过对材料的质量认定过程,确定了材料的层次,确保工程项目采购到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为EPC工程项目的质量保障建立最为基本的基础保障。
2、有利于EPC项目的投资控制,通过在EPC项目的设计阶段对材料的认质认价,从项目的全局出发,使整个项目的材料优化配置更趋合理,使工程的预算更准确,从而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3、在EPC模式下,通过对材料的认质认价,一方面可以使材料价格更加透明,另一方面,还可以规范材料采购流程与制度,避免甲供材料,促使资金支付有效延后的现象出现,有效缓解EPC工程总承包单位的前期资金压力。
4、通过“认质认价”工作的开展,工程总承包商与分包商在材料费问题上基本可以形成一致意见,避免不必要的扯皮现象发生,有效避免工程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因为材料方面出现的矛盾,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材料认质认价的流程
1、工程材料认质认价申请表由分包单位按照总承包单位制定的流程先申请,根据设计要求将《材料认质认价申请单》中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厂家、采购时间和申报单价填写完整,提供至少三种材料品牌,并附供应商的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等相关证明文件;
2、总承包方的物资采购部、质量部和工程设计单位共同审批,依据设计图认证原材料的质量和有关规定,调研原材料的来源、总数等,开展品质确定,并密封试品。
3. 造价部门对申报价格进行审核,依据市场调研的结果,根据合同约定,考虑分包单位的管理费和利润后,对材料进行认质认价核
4、总承包单位下发《认质认价审定单》给分包单位,分包单位依据确认通知单价进行预算的编制、工程款的申报,结算等后续工作。
四、当前在“认质认价”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
目前,在EPC项目进入结算阶段,往往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工程总承包单位的材料认质认价单往往不能作为结算依据,而审计单位意见强行替代覆盖了总承包单位的认价单。
我们知道在EPC模式下,工程总承包商承担了项目的设计、采购与施工,工程总承包单位出于对EPC项目投资控制的需要,对EPC项目的材料认质认价,一般是在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编制期间完成,而并非传统的DBB模式下在施工阶段完成,这也就意味着EPC工程对材料批价的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若按照EPC合同约定,工程总承包商具有材料认质认价的权利和义务,批价文件则是合法有效的预算和结算依据,然而,在实际EPC工程实践中,特别是以政府和国有投资工程,在面临工程结算设计过程中,审计机关却往往以材料批价过高,对结算进行砍减。
实际上,审计单位与发包人之间是一种行政监督关系,审计机关并没有对具体交易行为进行定价的权力,但发包人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只能以工程的审计结论作为EPC工程的结算依据。
结语
综上,在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原材料认质和认价是工程项目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对项目的投资控制及项目目标的实现都起着特别关键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EPC工程实践中,始终应贯彻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思维,把材料认质认价工作贯穿于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加强采购管理、降本增效,实现项目最终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