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叠院:上海前滩初级中学项目
家之美学
2024年06月12日 15:00:17
来自于公装设计
只看楼主

 01.  项目位置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前滩地区03-06地块,东至03-07地块公共绿地和03-01地块市政设施用地,南至林耀路,西至03-05地块公共绿地,北至前耀路。

 01. 

项目位置



本项目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镇前滩地区03-06地块,东至03-07地块公共绿地和03-01地块市政设施用地,南至林耀路,西至03-05地块公共绿地,北至前耀路。



 




 02. 

地块条件


 


本工程用地南北长约109米,东西长约139米。基地现状南侧是林耀路;东临03-07地块公共绿地和03-01地块市政设施用地;西面是03-05地块公共绿地,场地整体现状为空地。


该用地面积13861平方米,容积率不大于1.1,限高24m。土地用途为基础教育设施用地。项目分两期供地,其中一期供地面积12593.85平方米。


作为教育用地,本项目力求占地规模合理,集约和有效使用土地,并符合《上海市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规划》中“体现有层次的用地规模、互补共享性的用地结构和紧凑组团式用地方式。”



 03. 

设计理念

 




 



 04. 

方案生成


 



 05. 

方案设计


 


中学通过建筑丰富多变的空间组合变化,结合环境设计,为就读的学生营造一个成长之家。


根据基地的周围环境以及场地条件,在进行合理的功能以及发展分区的同时,强调了整个基地和建筑的规划整体性以及对各个景观节点的围合性、共享性。


校园的规划结构可以概括为“两条主轴,两个分区,两个庭院”。


 


“两条主轴”即进入学校的人行主干道,正对林耀路设置学校主入口,第二条主轴是教学楼南侧横向道路,区分学校的动静分区,学校主要教学功能都在其北侧,为学生课间交往提供场所的同时也作为校园景观次轴。


 


“两个分区”是校园的功能分区,即教学生活区及运动区。通过教学楼南侧横向道路主轴将学校有机划分为动静两个区域,在学习生活和休闲娱乐的同时不打扰学习。教学生活区沿东西向展开,并由连廊沟通。而室外运动区布置在基地南侧,它包含了200m环形塑胶跑道以及足球场,1个室外篮球场,器械活动场地等,可保证教学区远离噪声来源地,尽量远离教学区建造,确保相对安静的教学空间。


 


“两个庭院”是指教学楼、综合楼以及多功能教室之间围合而成的内庭院。较小尺度的庭院加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同时运用草地与硬地交错布置自然形成了公共交往空间。实验楼和教学楼之间的庭院以不同种类的花卉植物线形拼接,组成形状不一的空间效果。既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缓解学生的心情,又可以减小建筑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还能增加空间的趣味性。



 06. 

空间特色


 


校园的规划结构,架构了校园空间的主要特征,也体现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教学宗旨。以集约用地为主要设计思路,环绕中心庭院打造层叠型、生态化、立体式的乐学大院,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共享。通过自成天地的围合,有效地避免外界干扰,围合成的空间产生的稳定感,从而带来空间上的归属感,联系走廊的设计,空间上是一种自然、舒适的尺度,既是人行交通的枢纽,也是教学空间的延伸。


围合式 ——增加空间归属感


 


层叠形 ——空间公共性最大化


 


生态化 ——亲近乐享自然


 



建筑造型设计强调了整体的舒缓伸展及空间轮廓的优美,刚柔相济,一气呵成,同时避免过于夸张的色彩及造型,喧宾夺主。建筑单体造型则充分表现功能特征,建筑采用了现代公建的风格,底色调为白色,穿插着彩色变化的线条,既显得现代活泼,具有辨识度。线条柔美雅致,富有节奏感,整个建筑立体形式都与有条不紊的有节奏感的曲线融为一体,外立面简洁流畅,体现了建筑的现代气息,色彩明快跳跃,给人一种活泼、青春的感觉,适合学校建筑的特点。


内部空间效果展示


△入口大厅效果图


报告厅室内效果图



报告厅室内效果图


△教室 效果图


△实验室效果图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