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空间原型的实验 | 堂
贾维斯online
2024年05月22日 15:14:56
来自于公装设计
只看楼主

本次空间实验是木屋1号的姊妹设计,场地仍然位于江苏镇江江心岛的旅游区的临河 边,作为能够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休息的场所的社交发生器,我们依然从非功能的角度入手考虑设计。 ▽场地现状 动态的空间关系学:关系与空间 如何用临时性的微型建筑激发场地中的活动,项目的设计研究者们回归的建筑的空间 诉求,从宏观场地环境和微观的人体活动行为进行理论探讨。正如凯文林奇之节点, 在小的尺度上增加人与人的社交可能性,再在宏观的角度上激活社区的活力。


本次空间实验是木屋1号的姊妹设计,场地仍然位于江苏镇江江心岛的旅游区的临河 边,作为能够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休息的场所的社交发生器,我们依然从非功能的角度入手考虑设计。

▽场地现状


动态的空间关系学:关系与空间
如何用临时性的微型建筑激发场地中的活动,项目的设计研究者们回归的建筑的空间 诉求,从宏观场地环境和微观的人体活动行为进行理论探讨。正如凯文林奇之节点, 在小的尺度上增加人与人的社交可能性,再在宏观的角度上激活社区的活力。

▽人体尺度之“原始小屋” 
▽内与外的交流
▽水平与垂直的瞭望窗
▽冥想,观察,冥想


在《隐秘的维度》一书中,爱德华霍顿用距离来丈量微观尺度上人的亲密关系,进而 用类型学的分类总结出了人类的空间关系学。从近到远,几种社交关系可以被分类 为:亲密(0到18英寸)、私人(18英寸到4英尺)、社交(4到10英尺)、公共 (10英尺以上);交流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影响着社交距离的生成。换言之,通过设定 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可以相对应地致使其使用者在空间中的生成特定的感觉及行 为。

▽环境、空间和人的关系


基于以上的研究,“堂”基于人体尺度,用“切片”的概念,设定不同空间指引人和 人的交往模式。从具体的设计而言,“堂”的设计方针先是从人的尺度出发;再结合 空间关系学、人类行为学与人体工学,进一步设定游览者在空间中的具体路径及行 为。故而人在不同的切片尺度中进行多样的社交活动,并与西面河流的自然环境与东 面村落的人文环境相和谐。

▽自然与人造之对话
▽坚直与柔软


此前,周边村子中长期缺少宜人实用的公共空间。而此建筑不仅与村落传统建筑形式 产生对话,也为村民服务。闲暇之余,村民们在此进行公共性社交,享受体验建筑空 间与周边自然环境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空间与人社交关系的理论性,在村民们的实 际使用得到了注解,成为激发周边社区活力的重要公共空间节点。并且,“堂”也成 为了游客们打卡的必经之地,作为乡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乡村旅游,也因为“堂”项目的建成而受益。

▽小尺度之雄伟
▽一个停留腔体
▽天窗


材料与结构
马克威格利在“故事时间”Mark Wigley, “Story-Time”(1995)一篇文章中描述 到,“那么建筑物就矗立在那里,与走过的人交谈,将建筑师的信息传递给世界。建 筑师是腹语者。建筑中真正的工艺是制作一个好故事,这取决于一个关于某种工艺、 某种组装建筑材料的方式、谈话的先前故事“作为项目的材料,木材是非常好的对话要素,木材的肌理和特性与周边环境要素互 动,产生新的痕迹。

▽平面图

▽剖面图

▽细节


项目名称 堂·关于空间原型的实验(二)
设计单位 LIN architecture厸建筑设计事务所(www.lin.archi)联系(lin@lin.archi)
项目地点 江苏镇江江心洲五套村
建成时间 2021年12月
建筑面积 50平方米
用地面积 200平方米
主持设计师:林立峰(Finn Lam)、柴宗睿
教学研究支持及物料支持:RAC studio(www.racstudio.cn)
木材与钢结构加工与建造指导:上海木乐康木结构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顾问:邵应宏、胡红满、
业主以及场地提供:江苏镇江江心洲五套村,奥雅设计
文字以及部分图纸绘制:奚秩华、胡馨文、李焕阳
设计参与以及现场施工建造:陈宇威、奚秩华、胡馨文、李焕阳、王思捷、简蕾骥、许 若欣、叶星彤、严湛林、魏清源、王天旭、吴子乐、虞婷婷、林畑宇
摄影版权:刘松恺、林立峰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