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6个全新避世设计酒店|住进自然里
小雨转晴
2024年05月20日 16:28:29
只看楼主

一条梳理了国内6家新开的设计酒店,   它们既保留了自然的原始吸引力,   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上也独具特色,   是出行度假的好去处。     有开在悬崖边的酒店,   人们可以在瀑布旁用餐;  

一条梳理了国内6家新开的设计酒店,   它们既保留了自然的原始吸引力,   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上也独具特色,   是出行度假的好去处。  

 
有开在悬崖边的酒店,   人们可以在瀑布旁用餐;   有的充分顺应山林走势,   让建筑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有的即便藏在城市里,   也最大程度地取法自然,回归宁静。  
编辑:高舒怡  朱冰芯  张婧瑶  徐莹

责编:陈子文


  洞穴酒店,嵌入群山之间

2022年底,“国内首家天然瀑布洞穴酒店”在贵州一处洞穴里建起。

两年前的2020年底,建筑师刘宗亚与团队首次来到赤水河附近的这处天然洞穴。洞穴大约300米宽,最高点13.9米,里面还有当地居民的自建房。

洞穴附近,密林、竹海遍布,还有悬崖、瀑布。刘宗亚很感慨:“在这样的环境下,建筑完全是其次的——形态、美学语言、体块都不那么重要了,自然的原始震撼反而 才是最动人的。”


  赤红色的外表皮与天然洞穴的颜色几乎一致

因此,刘宗亚将这次设计看作一道“填空题”:怎样把洞穴内外利用到极致?首先,“弱化”外观。赤水河一带,以丹霞地貌而出名:红色的流水、土地、山崖。于是刘宗亚将提取自当地石头的红色粉末加入到建筑外墙的涂料中,让酒店的外表皮也呈现出赤红色,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大堂吧台和用于等候的休息空间

其次,“填补”内里。传统酒店的大堂通常宽敞明亮,但刘宗亚反其道而行之,将洞穴最深、最暗的角落布置成大堂,并依着地势做了一个“大圆盘”——7.5米半径的超大座椅,客人们办理入住时,可以在这里等候、停留。大圆盘上方的“天花板”被山体压得很低,人坐在座椅上,视线平而远。


  洞穴内幽深昏暗的通道
穿过大堂,能看到洞穴的第一道瀑布从断崖上折流而下。再朝里走,空间更加逼仄。从格局来看,洞穴主要分为三部分:一端是当地居民的老自建房,被重新改造成客房;另外一端通向瀑布、悬崖,刘宗亚将泳池、餐厅点缀其中,让度假的体验更加丰富;而在这两头的中间,则是这段幽深的通道,很能烘托氛围。


  洞穴内的错层空间


  错层空间之上的冥想地

  悬挑在悬崖上方的栈道

洞穴中迂回的通道可以通往几处观景台。刘宗亚在洞穴里较空阔的区域安置了错层空间,住客能沿着游廊、楼梯自行探索:走上面对群山的冥想所,或是站在悬崖之上的玻璃栈道,近距离感受自然。


  第二道瀑布旁的露台、泳池、餐厅


  从洞穴酒店看向瀑布

跟随着流水声到达第二道瀑布时,眼前豁然开朗,泳池、餐厅让氛围变得轻松欢愉起来。瀑布两侧生长着茂密的香樟树,这些老树的树冠非常高,正好“包裹”餐厅和泳池,形成天然屏障。


  复式房间


  白房子客房区
在洞穴里面盖房子,每块岩石都有起伏高低,单靠图纸根本无法解决所有实地问题。酒店的11间主体客房中,设计师很难定下一个“模版”,然后“复制”、“粘贴”,而必须根据每处洞穴空间的特点,为它量身定制出可供居住的区域。比如,有些地方很宽,面宽可能达到10米;有些地方又很长;还有一些区域很高,需要做成复式的房型……

但这11间客房内,人们都能够直接触摸到天然的岩壁、都可以躺在床上观赏窗外的景观。刘宗亚说:“头顶有红色的岩壁,窗外是瀑布、森林,悬崖就在附近,这才能够让人感觉到:我住在洞穴之中。”

80后设计师方令加是厦门人,因“焕新”老宅而在本地知名,他比较喜欢使用环保、原始的材质,如原木、竹编等,近几年为“安隅”在三亚、丽江、大理打造过旅居空间。

2022年9月底开业的杭州安隅酒店,是方令加为“安隅”打造的第五家门店。

在布局新空间时,方令加最大程度地贯彻了“取法自然”。

建筑隐匿于虎跑山林中的满觉陇四眼井村,周边青山林泉环绕,毗邻满觉陇山谷,有来自虎跑后山、九曜山以及白鹤峰等开阔的观山视野,坐拥西湖十景之一的“满陇桂雨”,被八千株金桂、银桂、丹桂拥簇围裹。

外立面以白石灰和清水混凝土为底色,搭配金属质感的瓦顶、徽派花砖元素与木质格栅。

8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围合着一片庭院,共17间客房。

建筑一侧面向村落,一侧面向山林,都尽可能地拥抱自然景观。

室内使用天然原木的家具,摘取当地花草,为空间做装扮。客房之间,以江南特色植栽做区隔,让自然随处可见、可触。

除此之外,布局上,餐厅与大堂打通,同时保留原始建筑层高,让视线更为通透。外墙上开了多扇大面积窗户,引进光线,也联动室外绿植。

北京西郊群山里,藏着一座千年古刹潭柘寺。距离寺庙不远处的古村落阳坡园村,拥有许多古建筑,在完成改造后形成了由10座中式院落聚合而成的悉昙酒店,酒店由东向西地铺展在一面向阳的山坡上。

在整个改造过程中,设计团队充分考虑了对百年古树和古建筑的保护,在固有的自然资源基础上做出妥善地布置。

悉昙酒店的园林设计非常出彩,这背后是来自日本的园林大师野村勘治,他研究中国古籍,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寻找意境灵感,利用北接山脉、东有溪谷、南靠盆地、西临大道的地理条件,借助地形的高低错落,把园林景观放入其中,还原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的田园诗歌意境。

酒店室内设计由Tofu设计公司操刀。大堂采用了半户外式设计,青松、瀑布、具有天然肌理的和泉正敏堆石组成了一面“自然之墙”,让建筑材料和自然元素完美融合。

蜿蜒的石阶,连接了禅修室、茶空间、咖啡馆、餐厅等13个功能区,以及38间客房、17个庭院。房间内的设计素雅而含蓄,Tofu把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的手工制品和藏品放入其中,为居住空间增添艺术气息。

每间客房都配有独享汤泉的泡池,引入当地深水和日本天然温泉粉。室内泡池透过窗户引入自然风景,户外泡池建在古树、木亭、花丛中,更显几分“野趣”。


  莫骊与青骊,在两座山体之间

紫岭村仙人坑是浙江莫干山地区为数不多的原始村落了,大部分居民仍是原生村民。

曾经从事IT行业的大宏,5年前辞掉了北京互联网公司的高薪职位,来到仙人坑做民宿。他盘下了村尽头的一块空地,计划改造成2栋民宿。其中一栋是2016年开始动工的,取名“莫骊”。3年之后,大宏邀请设计师好友彭贤飞来打造另外一栋民宿。

作为莫骊的姊妹房,大宏为其取名“青骊”。青骊东侧是大片的竹林,相对幽静;但西侧临街,南侧又紧邻着民居,视野和空间上都比较局促。

因此,彭贤飞认为,应当效仿古人造园,向内作文章:建一个隐于山中的小世界,让建筑内敛、空间内藏。


  天色渐暗,房子里透出光
他花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和工人一起为青骊砌筑了一道近4米高的石墙。墙完全是人工手凿的,整道墙的表面不露粘合痕迹。

4米高的石墙砌筑起来以后,房子的“姿态”似乎放“低”了,每到夜幕降临,暖黄的灯光通过几个小小的门洞透出来,反而勾起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入口处狭长的西庭院


  坐在榻榻米区看西侧庭院

沿着门洞穿过石墙,就进入到彭贤飞所构想的“内向园林”之中。房前屋后一共475㎡,他把边边角角的空间都利用上,打造了4座“园中园”。

靠近入口处,首先进入狭长而幽静的西庭院。在这个区域铺上石块、种植阴生植物,让入口周围呈现出一种野趣,同时再次遮蔽了外界的喧闹。人坐在室内的一层榻榻米区域时,窗外就是园景。


  东侧的中心庭院被建筑和山体环绕


  茶台、吧台、居酒屋的长条开窗面向中心庭院
东侧庭院稍稍开阔一些,被房屋和竹林后山所包围,就像传统民居中的“天井”。

这处“天井”是整个青骊的“中心线索”。无论是一层公共区域的门窗,还是二层、三层的室外走廊或步道,都围绕着东侧庭院而展开、排布。从一楼上到三楼的过程中,人们的视线也总会不经意地停留在这里。


较为开阔的北侧庭院


  坐在沙发上,看向疏朗的北侧庭院

北侧庭院正好是连接莫骊、青骊两栋民宿的过渡空间。因为需要同时满足两处住客的户外活动需求,院落安置得更加舒展、放松。人们可以在铺满碎石的庭院中散步,也可以坐在户外的木平台上享受山中的悠闲时光。


  南侧庭院

南侧庭院的面积最小,但户外楼梯、苔藓、自然石块和体态飘逸的树木还是组合成一处高低错落的景。


  黑色木质外立面

彭贤飞设计青骊时,参照了江南传统民居的形貌。彭贤飞说道:“江南许多地区的民居都以木质材料作为立面,日久天长,木材的颜色都会变得很深。青骊的外立面,就全部采用了纯黑色的木板,一个是能够尽量让建筑低调、融入周边;另外一个想法就是,希望能呼应江南民居的传统,唤起大家的一些记忆。”


  6间客房分布在3座小房子里
走进院子后,还会发现,建筑本身好像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村落”:民宿一层的大厅、茶台、居酒屋相互联通;在二层、三层的客房区,完整的房屋体块被分解成3个更加轻盈的“小房子”,每个小房子之间由迂回的空中楼梯、走廊连接起来,就好像村里通往家家户户的交错巷道和石阶。

在这个小“村落”之中,总共布置了6间客房,室内由彭贤飞的朋友陈俊宇和笪文博设计,每间客房的窗景各不相同。


面朝后山竹林的窗景

彭贤飞说:“三个独栋客房中,东侧靠竹林,北侧朝向庭院,视线都不会被干扰。只有西侧的临街,又有可能与旁边一栋的邻居相望,于是我们将这一侧的房子做了一个角度上的偏转,青骊显得更加活泼了。”

青骊造好后,大宏觉得特别待得住:“一走进石头墙的小院门,总觉得心都静了”。

展哥一直向往山野生活。这些年,随着年龄渐长,他愈发希望能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聚焦于内心,多和家人相伴。

2021年初,他决定,将6年前在绍兴原生态村落“秤锤坑“里租下的2000平米夯土房改造成民宿,便邀请好友张健做设计。张健在杭州成立工作室,但对自然颇为着迷,已经先后在桐庐、胜坑村、中卫、丽江等乡野间,落地了民宿酒店项目。


  潭水与瀑布

如今的秤锤坑,还零散居住着几户农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辆小货车定期开进村里,带来瓜果蔬菜,供村民选购。其余的多数时间,秤锤坑像避世桃源,少有外界干扰:群山峻岭,茶园农耕,郁郁葱葱的植被,倾泻而下的瀑布……

展哥租下的2000平米夯土房,其实是6幢大小不一的屋子,展哥很明确:“只需要8间客房,更多的空间留给精神诉求。”

本着不破坏村落原始面貌的原则,在建筑改造上,张健保留了原有的夯土墙和木行架。他过去就常常运用“顺势而为”的设计手法:不破坏原建筑的风貌,以修复还原为主,通过有分寸的“嵌入”,添置适于现代旅居的空间。

为了让每一层都拥有更令人舒适的层高,一楼地面下挖20公分;二楼则在保留原建筑顶部高度不变的前提下,将屋面延展角度打开、屋檐上抬60公分,从而提升了二楼的整体层高,由此增加的檐下空间补充成为每间客房的阳台,同时在升高的墙面上增加采光窗,让室内更亮堂。

这样一来,既改善了原有民宅空间十分低矮的短板,又扩充了客房的使用空间。

除此之外,张健特意在一楼门厅上方增加了屋檐。天气晴好的日子里,搬把椅子落座于此,发呆、看书、聊天,山里的风吹过门廊,格外轻松。

展哥将民宿取名为“踏雪九里”,进入秤锤坑前,会经过一个叫“踏雪”的自然村,而从踏雪到秤锤坑又正好九里路。

现在,2000平方米的空间,被规划出咖啡馆、茶空间、营地、茶园、果园等等,满足到访客人的居住需求,更提供一种乡土生活方式的体验。早在民宿改造开工时,展哥便辞去了工作,如今的“踏雪九里”也成了他真正的乡野之家。


  冬日里的酒店

坐落在成都西南边的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被称作“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首”。

青城山的民宿酒店大多藏在山林深处,以建筑构造回应山居生活的清雅,2021年在山间新露面的民宿“青城山·如释青尘”由律景园林设计团队建造。
在场景营造和空间秩序上,设计师花了三年时间,结合空间跨度的多维变化,打造知、识、兴、归四个层面的感知维度。

民宿所在的位置有一片原始水杉林,建筑设计团队利用天然的高差将空间分割成三个不同维度,让建筑成为了水杉林风景的一部分。跟随四季水杉颜色的变化,民宿也随之显出四季之景。

沿着竹林夹道游走在水杉林之间,曲径通幽处的走廊通向12个独立客房。

客房名字分别对应了12个月份:孟陬、仲钟、雩风、纯乾、郁蒸、林钟、夷则,南吕、季白、玄英、亚岁、冬素。

设计师用侘寂风格赋予了室内空间“禅意”,温柔而宁静的氛围让人的情绪很容易平静下来。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即可看见山林风光,把身体浸泡在私汤泡池里,享受一刻舒缓。

图片由各事务所提供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