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新解——《金刚经》里看结构(9)
羽工移山
2024年05月20日 09:24:21
只看楼主

注:感谢阅读,此系列“结构新解——《金刚经》里看结构”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你我都是凡夫俗子,说不贪著,那是自欺欺人。今说“贪著”,还从结构说起。结构专业给人的印象,大多是“一根筋”,“太保守”、“不变通”。为什么呢? 结构工程师,尤其是老工程师,容易陷入一种自我封闭、技术关门的境地。具体说,就是没见过的做法,第一感觉有错,先反对;或者跟自己之前做过的工程不一样的思路,先反对,内心里否决了。接下来的沟通陷入了辩论之中,脑子里边想的是怎么通过规范规定、图集做法、工程案例说服了对方,即便有些案例可能技术上有缺陷,也顾不得了。

注:感谢阅读,此系列“结构新解——《金刚经》里看结构”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你我都是凡夫俗子,说不贪著,那是自欺欺人。今说“贪著”,还从结构说起。结构专业给人的印象,大多是“一根筋”,“太保守”、“不变通”。为什么呢?


结构工程师,尤其是老工程师,容易陷入一种自我封闭、技术关门的境地。具体说,就是没见过的做法,第一感觉有错,先反对;或者跟自己之前做过的工程不一样的思路,先反对,内心里否决了。接下来的沟通陷入了辩论之中,脑子里边想的是怎么通过规范规定、图集做法、工程案例说服了对方,即便有些案例可能技术上有缺陷,也顾不得了。


如果结构工程师本身素养较高,水平较高,这样的争辩层次高一些。反之,如果结构工程师本身水平不太高,那这样的争论几乎都集中于一些普遍做法、节点、图面表达,例如尺寸与构件的距离、文字摆放的位置等等一系列皮毛上。


如果争论是必然的,层次就不那么重要了。似乎不这样“一根筋”不足以证明自己是一名老工程师——老、结构工程师。贪著于其事。


仔细看看身边的人们和过往的项目,结构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其他工种,是最不能听取并吸纳他人思想的专业。这当然跟结构工程师身系结构安全重大责任是密不可分的。结构工程师普遍谨慎,这也是责任心太强的副作用之一。


相比之下,其他专业要灵活的多,可变通的余地大。这跟改动之后对本身结构功能性、安全使用的影响较小有关。专业的特点,甚至能延伸到生活中去。普遍来说,其他专业在团建中、外出交流时,更活跃、更有趣,同行的结构工程师普遍要乏味、拘谨得多。


话说回来,如果一名结构工程师对自己设计的项目缺乏“一根筋”的把握,随便一个人出来指指点点就怀疑自己的工程,就按别人的想法大改特改,那也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儿。要么就是工程师自己缺乏足够的能力,要么就是对项目没有足够深入的理解。这样做项目比“一根筋”的贪著可危险多了!


推而广之,在哪个需要新老交替、论资排辈的领域里,情况不是如此呢?先不论对错,摆在桌面上讨论的时候,“老”的总是先占了个“老”,资格、阅历、威望都似乎证明是越老越香。回到“我”的本原,我们更希望“老”在宏观理解,老在思想认知,老在宽容和吸纳更好的思想、更先进的技术上,而不要只“老”在年龄和先来后到上。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打开“贪著”的心,不断精进,当你老了,才配得上一个“老”字。


结构如此,它行它业如此,修行如此,


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