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加速治黄科技创新发展黄河保护治理新质生产力
qq58603744
qq58603744 Lv.2
2024年04月26日 15:36:39
只看楼主

来源:中国水利杂志

|

作者:余欣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研发的黄河智慧防凌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实践遵循。 水利新质生产力的三大表现特征 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具有以下三大表现特征,即: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研发的黄河智慧防凌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实践遵循。

水利新质生产力的三大表现特征
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具有以下三大表现特征,即: 科技对水利发展的贡献率明显增加,数字化变革赋能水利行业提质升级,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加大水利投入。
新质生产力代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驱动力, 目前水利科技创新还存在原始创新能力和交叉研究薄弱、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投入不足、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度不够高、创新体系效能不够高等问题, 只有加快水利科技创新步伐,大力提升科技对水利发展的贡献率,才能为水利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更强大牵引力和驱动力,形成赋能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引领力。
数字化转型正在驱动我国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数字化水平代表行业所处的水平; 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是提升水利行业数字化水平的关键核心,主要体现在算力、算据、算法建设,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还存在着质量低、碎片化、共享性差等问题;只有通过数字化变革赋能水利行业提质升级,才能更好牵引撬动流程再造、制度重塑、系统重构,形成一批独创性、示范性的解法,为提升水利“大脑”能力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水利行业发展离不开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两只手”的协同发力,水利工程具有公益性强、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经营收益弱等特点,仅仅依靠政府投资还远远不够, 因此必须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水利发展生机活力。

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三大主要抓手

对应水利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三大表现特征,加速水利科技创新,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 应从建设高质量标准体系、高水平技术体系和高效能管理体系入手, 发挥科技创新的导向性、引领性、推动性、基础性作用。

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必须首先从建设高质量标准体系做起。 要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水利勘测、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全生命周期,统筹物理工程与数字孪生,坚持以具备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为基本原则,查找水利技术标准体系中的空白点,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智慧水利等相应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扎实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必须不遗余力推动高水平技术体系建设。 要针对新老水问题相互交织的国情水情,坚持“四个面向”,统筹布局科技创新的重大专项任务,协同开展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在水旱灾害防御、国家水网建设、河湖保护治理、智慧水利建设、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等方面,集中力量,集智攻关,重点突破,努力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研究成果,开发一批解决水利现代化最紧迫问题的高新技术,创造一批具有核心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技术产品。

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必须努力建设完善高效能管理体系。 要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完善水利建设资金保障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建设,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要强化流域“四个统一”职能,建立健全流域与区域协同机制,突破“九龙治水”的桎梏;要完善河湖长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河湖长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河湖长制的考核评价机制,推动河湖长制落地生根,发挥实效。

以加快治黄科技创新发展黄河保护治理新质生产力
加快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加快治黄标准供给
加强黄河保护法治与标准化研究中心建设,研究黄河保护治理中存在的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的标准化问题。   完善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评价机制和服务体系, 缩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标准研制周期; 以需求导向引领标准制定方向, 尽快制定数字孪生黄河、水旱灾害防御、黄河泥沙资源利用等治黄主流业务和新兴产业的技术标准,满足流域管理机构和相关企业对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前沿成果的需求; 强化关键技术标准引领, 建立重大科技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推进与黄河相关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河联合基金等科技计划和项目的产出转化为标准,及时将水利先进实用技术成果融入标准,提升标准质量水平。
构建标准协同机制
充分发挥沿黄各省(自治区)的区位、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 构建资源协同、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公共标准平台, 围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各省(自治区)联合制定标准,共商使用标准,协同实施标准; 建立区域水利、生态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避免职能交叉部门因标准执行不统一造成工作协同推进难、效率低等问题;全面检视现有标准体系, 加强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等的协调配套。
强化标准实施监督力度
健全标准实施过程的监督和纠错机制,   由政府牵头,发布单位和编制单位配合,共同开展标准实施效果动态评估工作,及时修订或废止实施效果不佳的标准,加快标准迭代升级;发挥市场在标准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建立健全政府颁布标准采信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机制, 激发社会团体制订标准、运用标准的积极性; 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将企业产品和服务符合标准情况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标准实施举报、投诉机制。
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
支持沿黄企业、社会团体、科研机构等积极加入各类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   大力推广多沙河流保护、治理、发展的适用性标准;实施黄河流域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动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机制, 推动黄河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兼容 ;推动标准制度型开放, 鼓励涉水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会团体依法参与标准制定, 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力量。
加快高水平技术体系建设
锚定黄河流域发展战略
科学制定黄河流域发展战略,立足流域系统,强化治黄宏观类科技攻关,以原创性、引领性、前瞻性的科技成果支撑黄河保护治理新质生产力的提升。科学把握黄河流域自然本底特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生态保护要求等,构建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衔接统一的流域专业规划体系。 重点开展流域系统科学、流域水沙演变过程与规律等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研发黄河流域行洪输沙-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河势稳定标准及控制、滩槽协同治理及人水和谐的绿色生态带构建、防洪安全-生态健康-高质量发展协同的黄河口流路运用模式等一批关键技术, 促进黄河流域从水体局部治理与保护转向流域整体治理与保护,从短期治理与保护转向长期综合治理与保护,从单一目标治理与保护转向多维协同治理与保护,实现空间、时间、治理目标三个维度的生产力突破。
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大力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以创新活跃、技术密集、前景广阔的升级产业支撑黄河保护治理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充分发挥数据这一新型生产要素的融合剂作用,研发并推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水生态修复技术,推动沿黄地区传统农业迭代升级。持续开展黄河源区科学考察及动态监测、河口典型区域生态要素监测、典型湖库及中小型水库泥沙淤积测量等工作, 建立健全黄河生态环境本底值数据库 研发黄河源区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能力提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修复与自然岸线稳定调配、河湖污染防治与水体治理一体化等技术, 改善流域生态面貌; 充分发挥示范区的作用, 大力推广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预警与综合防控、盐碱地改良与土壤生态修复、农村水土环境整治等技术,以新质生产力助推传统农业迭代升级; 提出河湖污染防治与水体治理一体化技术, 研发河湖污泥无害化处理与利用系列新材料和新产品,催生黄河泥沙资源化利用等新兴产业,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突破。
突出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
进一步提升中长期水旱灾害预报能力,加强水沙调控理论与模型研究,以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的水沙调控平台支撑黄河保护治理新质生产力提升。 加强水沙调控理论与数学模型研究,构建黄河水沙调控智慧决策平台。 重点研究库区长程异重流稳定输移的动力学机制、宁蒙河段河道水沙演进规律、小浪底水库拦沙期下游河床冲刷规律及平衡机制、水库群调度下水-沙-电-生态多维关联关系与耦合机制等,优化包含古贤、黑山峡、碛口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在内的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适宜格局和功能配置;提升水库泥沙运动的数值与物理模拟精度,集成黄河干支流骨干枢纽群水沙动态调控技术,耦合黄河凌汛监测与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山洪灾害预报与防治技术、水土流失区洪水演进与灾害评估模型等,搭建智能监测—数据传输—灾情预警—洪水演进—风险评估—对策建议一体化的黄河水沙调控智慧决策平台,实现水沙调控和防洪安全保障精度的生产力突破。
突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出水资源系统调配及高效利用技术体系,以高效、精准、市场化的水资源利用方式支撑黄河保护治理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重点研究地表水和地下水超载机理和保护理论、非常规水资源精准管理的评价—配置—测控—运管一体化技术等, 统筹地表水、地下水、非常规水资源利用; 提出灌溉输配水系统自动控制理论与测控一体化技术, 研发适宜的农业水肥药一体化调质灌溉技术与设备,形成引黄灌区农业绿色高效节水方案; 开展灌区—灌溉用水户的水权配置及确权研究, 提出灌溉用水户水权交易关键技术及管理制度,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体制机制研究,揭示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为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健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提供智力与科技支撑。
突出工程安全与风险防控
聚焦防范超标准洪水、水工程失事等重大风险,推进工程安全管理措施和能力现代化,以实时、可靠、动态的监测预警技术体系支撑黄河保护治理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提升水工程监测设备性能,在安全监测智能平台上耦合数据管理、整编分析、报告生成、安全预警等相关功能。以“堤防-大坝-淤地坝”为主线,重点研究堤防隐患探测和安全监测、防汛抢险应急及除险加固等技术,研发堤防智慧管控系统, 建立全国堤防安全运行管控中心; 突破大坝安全检测装备可靠性较低、测量时间长、不易扩展等技术难题, 提出尾矿坝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 研发淤地坝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技术及设备, 构建淤地坝单坝和坝群安全评价技术, 实现对重点淤地坝群的动态监控和风险预警。
突出数字孪生黄河建设
以“三条黄河”研究为范式,融合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加强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提升黄河保护治理新质生产力。动态监测提取流域下垫面、水下地形、工程运行关键指标等, 构建黄河流域科学数据网, 以“算据”汇集带动应用基础研究; 研发黄河流域“1314”数学模拟系统, 实现13条重要支流,干流1个生态廊道,源区、黄土高原、河口三角洲、灌区4个重点区全覆盖,气候、气象、降水、径流、洪水、泥沙、生态、水情、旱情、险情、社情全模拟,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算法落地应用,以“算法”突破提升黄河科研“预”的能力; 进一步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会商系统、云服务模型平台等数字孪生基础设施建设, 持续扩建高性能算力资源,满足大规模的高性能、高级虚拟化仿真需求,以“算力”保障数字孪生黄河虚实映射、实时同步、共生演进和闭环优化的功能。
加快高效能管理体系建设
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投入资金的引领作用和公益属性,   确保政府投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积极创新融资模式,优化融资渠道,加强政策支持,打好财政、税收、金融等多方面的“政策组合拳”,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参与黄河流域的水利建设和管理,并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确保相关项目的财务健康与可持续性。
强化流域区域协同机制
着力加强流域管理机构“四个统一”职能,完善流域综合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充分发挥各类规划的顶层设计作用;构建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的管理格局,持续推动“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同联动机制,探索流域与区域联防联控联治的更多模式;探索建立并完善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流域各地积极参与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强化河湖统一管理、水权水资源统一管理,一体化提升流域水利管理能力和水平。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对规划审批或在建涉河工程加强黄河文化方面的设计指导,对已建工程加强黄河文化价值评估与宣传,对水文化遗产和农耕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并加强保护管理,提升黄河文化管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创新“互联网+科普”、新媒体等方式,探索黄河流域水文化传承弘扬新途径,探索“工程-文化-治河-生态”等多要素融合的新模式,在公众宣教中更好地弘扬黄河水文化;探索黄河文化与水工程、水景观多元化、产业化发展路径,打造沿黄生态廊道,生动直观展示黄河生态风貌,持续发挥黄河旅游观光、陶冶情操的功能。
完善黄河保护法配套法律法规
加强黄河保护法的配套法规制度研究,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体系;细化黄河保护法相关法律条文,划分各省(自治区)、各部门职责分工与协作方式,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多主体参与实施监管机制和工作格局;加大黄河保护法宣贯力度,开展强有力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将黄河保护法纳入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重点宣传内容,促使流域内政府、民众树立法治观念。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