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译建筑摄影 中国传统中医历史悠久,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强调“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认为自然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有规律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感谢 慕达建筑 对gooood的分享
中国传统中医历史悠久,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强调“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认为自然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有规律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2020年3月,由卢昀带领的MUDA慕达建筑事务所,为成都彭州市设计打造天府中医药博物馆。彭州是成都北向交通门户枢纽,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药材资源。作为全国最大的川芎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彭州聚集了近90家医药健康企业。为积极响应国家中医药振兴发展战略,2019年以四川彭州工业园区为基础规划建设,正式设立天府中药城。
天府中医药博物馆位于彭州天府中药城起步区内,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场地东侧为汇通湖,西侧紧临三环路,交通便利。博物馆建成后成为天府中药城的标志性建筑,为诠释中医药文化、展示当地医药生态价值、传播中医药知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回应公园城市的宏观理念。
中国传统中医历史悠久,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强调“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认为自然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既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有规律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古人对这一哲学思想,用太极图作了极致的概括。太极图形象地表达了阴阳轮转、相辅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的根源,也展现了一种互相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之美、和谐之美。
MUDA慕达建筑从中医哲学中汲取灵感,从“整体与辩证”的思想出发,引阴与阳为概念,生成空间的虚与实。以虚实相生的手法,旨在将人、建筑、城市与自然融合,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医的理念和底蕴,体现万物归一的自然观。
俯瞰整个中医药博物馆,圆形建筑主体与场地水域景观结合,形如太极。建筑为实,景观为虚;陆地为阳,水域为阴,阴阳虚实被圆形环道紧密串联并围合其中。流动的水与行走的人,为静态的建筑增添动势与生机,动静结合,天人合一。天,地,人, 在此相辅相融,诠释了MUDA慕达建筑对自然万物和谐统一的理解。
博物馆主入口位于场地西侧,入口景观广场将城市主干道与建筑有效连接。入口西立面主要采用穿孔铝板,阻挡西晒以减少能源消耗,建筑立面曲线也丰富城市界面。东立面朝向湖区景观,采用高透双曲面玻璃幕墙,最大化地将自然景观引入室内,打破建筑与自然的边界。
建筑最高点22.4米,分为地上三层和地下一层。首层以公共空间为主,分布入口大厅、报告厅、互动展厅、咖啡餐饮等。二、三层以展览为主,分布中医药展厅、科技文化展厅及中医药工作室。地下一层以停车及配套为主,结合下沉广场设置商业互动空间,拥有极高的灵活性,提供多种活动的可能。
建筑入口即为三层通高的中庭,多层次的曲线平台丰富了内部空间,也为后期展陈提供了多种可能。天窗与通透的玻璃幕墙将阳光与生态景观引入室内,参观者在各层的高度都能以不同的视角与自然产生互动。室内空间延续建筑设计理念,将整体形态蜿蜒流动的曲线延伸到室内,空间的各个要素有机地交织在一起,虚实相间,混沌有序。
全区景观以中医药博物馆为核心,建筑本体、流线型的景观绿地、环形连廊围合的内部水域和广场、水上岛屿等元素,共同构成了城市的第五立面,宛如一张巨大的太极图。其充满动势,带动周边环境,形成一团巨大的混元体在进行有序的混化运动。
景观语言应运而生,运动的混元之气转化成起伏绿地、曲线水景,围绕着中心建筑旋转,静态曲线仿佛有了动态之势。混元是天地之大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既包含宇宙的运化规律,又隐现人生的本根,天地人混元一体,与中医思想里的整体、阴阳、平衡不谋而合。
▲阶梯、景观、和水中岛屿组成的户外剧场 ?存在建筑
景观向全市民24小时开放,成为城市公园和公共空间,服务城市人群。其中四大景观系统:空间系统,创建起伏地形,绿地绵延,打造沉浸式自然氛围;步行系统,串联多条漫步流线,提供舒适而丰富的富氧之旅;植物系统,种植不同季节的中医药植物,科普知识,疗愈内心;艺术生活系统植入各种类型的艺术形式,预留更多灵活可变的艺术空间。漫步园区,不仅能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亦能从精神上感受到中医的“混元”气运,做到内外调和。
▲24/7面向市民开放的广场和步道空间 ?直译建筑摄影
天府中医药博物馆作为天府中药城的标志性建筑,是整个园区的精神堡垒,不仅承载着千年传统中医药学的厚重历史,也是对未来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的期许。此次设计对于MUDA慕达建筑而言,是一次融合建筑、自然、城市与传统文化的尝试,也是一次思考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当代建筑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