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王澍建筑的最佳状态?
云中朵
云中朵 Lv.2
2024年03月15日 10:47:36
只看楼主

前几日,昆明滇池规划局发布了一条公告,要对和韵休闲中心的外立面进行修缮,完工后将成为松赞酒店的新总部。 和韵休闲中心现状 改造方案 和韵休闲中心是中国首位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在2008年开始设计的项目,也是王澍在浙江之外的第一个项目,位于昆明滇池边上,紧邻红塔体育中心和袁晓岑艺术园,建筑面积2万平米,总造价近4亿元。 2012年该项目完工后,得到了昆明政府方面和建筑师同行的极高赞誉,《昆明日报》曾撰文说王澍先生和邀请其设计的企业为昆明留下了一座建筑精品。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组织建筑师参观后,也认为这个建筑是“地域性与现代性的深度结合”“身处其中,我们明显的够感受到古典林和现代建筑融为一体的清雅、宁静”“通过参观和感知,体会到的是设计师的灵感和创意,感受到的是地域性和现代性深度结合所带来的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前几日,昆明滇池规划局发布了一条公告,要对和韵休闲中心的外立面进行修缮,完工后将成为松赞酒店的新总部。

和韵休闲中心现状

改造方案

和韵休闲中心是中国首位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在2008年开始设计的项目,也是王澍在浙江之外的第一个项目,位于昆明滇池边上,紧邻红塔体育中心和袁晓岑艺术园,建筑面积2万平米,总造价近4亿元。

2012年该项目完工后,得到了昆明政府方面和建筑师同行的极高赞誉,《昆明日报》曾撰文说王澍先生和邀请其设计的企业为昆明留下了一座建筑精品。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组织建筑师参观后,也认为这个建筑是“地域性与现代性的深度结合”“身处其中,我们明显的够感受到古典林和现代建筑融为一体的清雅、宁静”“通过参观和感知,体会到的是设计师的灵感和创意,感受到的是地域性和现代性深度结合所带来的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不过由于各种原因,这座建筑在建成后的十多年里,除了入口处的大厅外,从未启用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逐渐变成“废墟”。

随着松赞接手,修缮的消息传出,有建筑师朋友赶在修缮开始前,去现场参观,然后感叹道: 废墟,王澍建筑的最佳状态

建筑师钟爱废墟众所周知(比如我自己的知乎专栏名称就是《废墟建筑学》),究其原因,某些沦为废墟的建筑所呈现出的结构美感和历史厚重感让人着迷。这种倾向在现在很多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手法上也体现得很明显,如对建筑装饰的反抗,转而以粗粝的混凝土作为外立面,以寻求一种永恒感和废墟感——建筑史上的粗野主义就是这一审美观的体现。

粗野主义的特点是几何线条、坚固的混凝土框架、夸张的楼板、沉重的视觉感受、单色的巨大墙面等——这些建筑总是给人强烈的不安感,但也正中建筑学审美的核心。如粗野主义的支持者之一,英国建筑师史密森认为,粗野主义的核心是对材料的敬畏。

在不加装饰的混凝土空间面前,现代主义的拥趸们瞬间失去了抵抗力。

但是回看历史,粗野主义的形式似乎与审美无关。如最著名的粗野主义建筑,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其核心驱动来自战后建筑师们对 20 世纪初的折衷主义和享乐主义趋势的拒绝,而更追求实用和朴实,

粗野主义的来源与战争息息相关,除了在发展初期追求实用和经济,粗野主义废墟状态的外观可能来自一种“希腊式悲剧心态”。

如日本建筑师矶崎新,他认为废墟才是未来城市的形态,这些设想的根源都来自未来某种可能存在的危机,这与建筑师们童年的生活经历有关:二战发生在他们成长最重要的阶段,战争的毁灭性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尤其是战争结束前的1945年,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瞬间将两座城市变为废墟。这种巨大的感官冲击对这一代日本建筑师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之中很多人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战争还会带着更加严重的破坏,人类缔造的文明终将毁于自己的手中。

有学者以尼采《悲剧的诞生》来解读建筑师这类废墟心态的艺术美感,在书中,尼采一反传统,认为希腊艺术的繁荣不是源于希腊人内心的和谐,而是源于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冲突:因为过于看清人生的悲剧性质,所以产生日神和酒神两种艺术冲动,要用艺术来拯救人生。

但是从现实看来,废墟态的建筑显然与经济性和人性背道而驰。一个建筑,不论是出于什么原因沦为废墟,都是一系列社会悲剧的产物。尤其是粗野主义住宅项目,建筑师为业主设计实验性的建筑满足自己的审美爱好,还要求居住者改变生活习惯来适应建筑,显然是一种病态的职业态度。

除了政府的夸赞和同行的认可,我没在其他地方看到为王澍的和韵休闲中心说好话的评论。反之批评不少,在“建筑麻瓜”看来,王澍的这个项目“荒芜破败,可以说毫无美感可言”“奇形怪状,不堪入目,压根都不会产生进去看一眼的冲动”。在昆明市民眼中,这个挂着大师头衔的建筑仿佛滇池沿岸一个隐蔽的伤疤。

“若你告诉其出自建筑大师之手,那人家会无奈的告诉你欣赏不来”。

建筑师眼中“王澍建筑的最佳状态”,却是市民眼中的“城市伤疤”,或者说,一种建筑风格,却需要变成废墟才能进入到“最佳的状态”,不得不说,建筑师似乎陷入了一种畸形的审美观里,这显然是个问题。

免费打赏
加倍努力
2024年03月16日 08:41:24
3楼

学习了废墟建筑案例,是王澍建筑的最佳设计状态,学习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