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言
近年来,碳中和、碳达峰已经成为全球水处理的热门话题。
2021年11月,威立雅发布文章,介绍了他们在法国打造的“世界上第一家实现碳中和的水厂”,成功吸引了一大波眼球,随后越来越多的碳中和规划和实施方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家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尤其是“光伏+自来水厂”“光伏+污水厂”的模式,这为碳中和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那么碳中和自来水厂、光伏+水厂、光伏+污水厂有什么不同?哪种类型才是低碳发展的未来?
光伏+水厂
二、碳中和与“光伏+”的关系是什么?
碳中和与“光伏+”并非是并列关系,而是 包含关系 ,光伏发电是实现碳中和的方法之一。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 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以污水处理厂为例,虽然污水处理厂能够净化废水,但它们通常消耗大量电力,高达 0.3-0.8 kWh/m 3 。据估计,美国每年总用电量的3%流向污水处理厂(美国环保局,2006年),而中国的平均这一数字为 0.3% (中国的经济总用电量很高,占比小并不意味着数值小)。
如下图所示,电耗占到了水厂碳排放的80%以上,其次是热力和药耗,均约为8%左右。
水厂碳排放及占比
根据水厂碳排放占比图以及相关报道,不难总结出碳中和水厂的建设一般有以下三条思路:
●降低能耗 :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污水处理等水处理行业碳排放量大约占全球碳排放量2%左右。因此在碳中和背景下,减少能源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可采取的措施有使用 数字化管理措施 进行药剂投加的精准调控、采取 新兴技术 降低投药量及耗电量等等。
●发展清洁能源 :能源方面,除了“节流”,还要“开源”,这里就涉及到上文所述的光伏发电技术。中国太阳能资源丰富,超过1000KW/m 2 ,截至2012年底,中国的光伏发电容量已经达到7.8GW,因此光伏发电技术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光伏+水厂”则是将太阳能光伏电池转化为电能,供水厂使用,从而实现节能环保,处理对象为自来水;“光伏+污水厂”则是将太阳能光伏电池转化为电能,用于污水厂的运行和处理,实现污水的处理和回用,处理对象为污水。除了光伏发电技术之外,目前比较热门的能源替代方案还有 热电联产、水源热泵、沼气发电 等。
●资源循环利用 :主要是指 污泥资源化利用以及再生水 等过程,对污泥和废水进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虽然不是直接减排减碳,但是作为一个补充手段,也为碳中和发挥了不少的作用。
三、 仅靠“光伏+”能否实现碳中和?
既然电耗作为水厂碳排放的“重量级选手”,那能否仅仅通过能源替代,应用光伏发电技术降低电耗能否实现水产碳中和呢?很可惜,答案是不能。
仅从能源角度来看,光伏+水厂和光伏+污水厂相对与其他降低能源方案来说更具有未来性 ,因为这两种类型不仅能够实现节能环保,而且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回用,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少了能源消耗。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光伏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未来有望成为水厂和污水厂的主要能源来源。
但光伏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些痛点和难点,以E20-327光伏电池板应用于污水厂为例,一块电池板的占地面积为4.65 m 2 ,可产生能量约为1.09 kWh /d,考虑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厂顶部空间,约可提供6383 kWh/d的电力,仅能覆盖污水处理厂总能耗的 10.4% 。并且除了发展清洁能源, 能源回收、经济高效 也应该成为碳中和水厂的目标之一。
以威立雅打造的“世界上第一家实现碳中和的水厂”为例,也是通过管网改造,让管网效率提高到90%以上,从而大大减少从水处理厂到千家万户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还能大大提升管理精度。
威立雅开发的用于集中管理供水服务的数字化工具——ServO
除此之外,废水以及污泥中所含的有机能比用于处理它的有机能高约 9-10倍 ,含有500mg/L COD的废水的势能可产生1.93 kWh/m 3 的能量,可以满足传统废水处理的能源需求(0.3-0.8 kWh/m 3 ),因此 如何回收废水以及污泥之中的能源,让水厂能够“自给自足” ,也是未来低碳发展的突破点之一。
四、 水处理系统的低碳发展,路在何方 ?
在双碳目标约束下,减碳工作任重道远。
供水企业要在摸清碳排放家底下,展碳足迹核算,测算能耗和碳排放增量需求和减量潜力,通过智能化综合分析和监测预警手段,寻求节能降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碳达峰、碳中和施工图和路线图。
光伏发电技术为碳中和水厂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但碳中和不应仅仅局限于新能源发展,各个企业和水司应该齐心协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共同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