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乘、临江、江宁……南京古代许多名字,都“含江量”极高。 临江控淮的南京,是中国唯一跨越江南、江北的古都。新近出版的《江苏地方文化史·南京卷》揭秘水脉背后的文脉密码。 长江南京段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顾炜 摄
江乘、临江、江宁……南京古代许多名字,都“含江量”极高。
临江控淮的南京,是中国唯一跨越江南、江北的古都。新近出版的《江苏地方文化史·南京卷》揭秘水脉背后的文脉密码。
长江南京段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顾炜 摄
江乘( sh è ng )是 南京在古代时下辖的一个县。
秦代在南京地区设置棠邑、江乘、秣陵、丹阳、溧阳5县。其中,江乘县隶属于会稽郡,治所在今栖霞区西岗街道西湖村。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今浙江绍兴),曾经从南京栖霞山附近的江乘渡江北返,并改金陵邑为秣陵县。
汉代的南京地区属于《禹贡》九州中的扬州,设有棠邑、江乘、秣陵、丹阳、溧阳和湖熟6县。王莽篡汉后,江乘县一度改名。孙吴时期,撤江乘、湖熟、溧阳县,设典农都尉,进行屯田。西晋武帝灭吴后,复置江乘县,隶属丹阳郡。陈亡后,江乘县废置。
“临江县”这个名字的来源,是因为县治南门临近江边。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统一中国,对吴国都城建业采取了一系列抑制措施。首先是废建业之名,更名为秣陵,降格为一座县级城市。其次,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
太康元年,分秣陵县设置临江县,次年改称江宁县;太康三年,又以秦淮河为界,将秣陵县分为建邺和秣陵两个县。江宁、秣陵、建邺3县均隶属于丹阳郡。自东晋至唐,丹阳郡有分有合,皆隶属于扬州。
南京历史上拥有70多个名号,江宁是影响最深远的名号之一。 南京简称“宁”,正是因江宁而得名; 江苏的“江”,也是取自江宁府的名字。
“江宁”这个名字,诞生于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它的含义和字面上一样:“江外无事,宁静于此。”
江宁县、江宁郡、江宁府……“江宁”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多次被使用。江宁府、郡的治所多在城内;江宁县治所,时而在城内,时而在城外。
五代十国时期,以扬州为中心的杨吴政权权臣徐温坐镇昇州,在原有上元、句容、溧水、溧阳4县的基础上,分上元县西南19乡和当涂县北2乡新置江宁县,以秦淮河(今内秦淮河)为界,秦淮河北为上元,秦淮河南为江宁,从此上元与江宁同城而治近千年。
根据《江苏地方文化史·南京卷》:南京的辖区跨越淮河、滁河、长江干流、秦淮河、水阳江和太湖六大水系,既有秦淮河、滁河、胥河等河流的舟楫之利,又有“黄金水道”长江沟通内外。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使得南京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脱颖而出,成为长江流域跨江城市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唯一跨越江南、江北的古都。
南京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有利于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从而使它成为吴越文化、荆楚文化、运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交汇点。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激荡,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南京文化。
文 |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静妍
参考《江苏地方文化史·南京卷》《南京历代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