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将按照从营销到最后竣工交付的时间线来阐述BIM能发挥的作用。 BIM在营销阶段
下面,将按照从营销到最后竣工交付的时间线来阐述BIM能发挥的作用。
任何企业里面营销的作用性不言而喻,好的营销能为后期接工程打下很好的基础,特别是我们工程界,本身科技含量不高。
那么,去对外接触客户的时候就需要有些亮点、杀手锏进行展示,BIM技术的应用,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宣传突破口及品牌树立的支持点,为企业的营销工作增添力量。
那么,如何在营销的时候展现我们的BIM实力呢,我举一个思路:可以从公司的BIM发展历程、BIM人员的数量及架构、BIM研究获得的奖项专利大赛奖项、大型BIM项目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展示的手段最好用视频、宣传册等方式。
在正式的投标阶段,首先要明确业主对BIM的定位和要求,这个可以从标书中或跟业主的前期沟通得到,而在满足标书的前提下,还可以利用BIM来进行其他的应用,整体上BIM的应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满足业主要求编写标书,目前来说BIM要求无非BIM模型服务、施工模拟、工程量统计、平台需求、总包BIM管理等几个方面。
经过公司多年的积累已经有相应的BIM标书样板和各类案例,需要做的是从项目的特点和实际出发进行针对性的描述,并且配备相应的BIM图片和保证措施。
虽然投标阶段图纸不够详细,但利用BIM软件施工模拟的功能可以将工程的施工组织或重大方案进行模拟展示,作为整体投标施工动画的一部分展现出来,呈现给业主,增加中标几率。
并且,作为复杂的施工组织要求或重大施工方案,在投标阶段就可实际用上施工模拟功能来分析方案的合理性,避免出现决策性错误。
二维CAD布置施工堆场虽然比较方便,但是利用BIM模型去进行三维场地规划可以很好的展现布置意图及考虑空间上、周边环境的影响,且在三维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相应堆场的调整及分析,非常直观且方便操作。
为更好的表达出节点或施工方案的重点,可以利用BIM软件进行三维图片制作,以前更多的是用CAD、3DMAX去建模,现在可以用Revit等BIM软件进行模型建立,更易上手,方便快捷。
诸如深化设计、工程量统计这些应用,在这个阶段主要以描述或案例说明为主,真正实施还需要在施工阶段进行应用。
项目实际使用时,将BIM作为一个工具进行使用是目前比较容易落地的,接下来介绍比较成熟的能为项目带来效益的BIM应用点。
通过模型与图纸的对比、模型碰撞校核等方式在项目初期对图纸的完整性及质量进行很好的提高,并利用BIM模型进行图纸会审会议,提高工作效率。
总体来说,BIM可以为建筑结构、机电、幕墙、装修等各专业进行深化设计服务,特别是那些空间复杂、考虑因素较多的区域或构件,应用价值尤为明显,比如机电管综方面的深化价值体现应该是最高的,利用三维可视化和碰撞分析可以为净高协调优化、管线走向、预留洞口布置等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是可以完全替代二维设计的应用点。
现场三维场地平面布置,利用BIM临建族库去布置和调整能很好的展现效果及进行交底。效果很好,目前工具式的施工场布软件已经不少。
办公区、生活区临建三维布置也很方便且可以很好的展现CI效果。
虽然现在的进度模拟能大概反应出整体施工区域的划分及施工组织顺序,但由于模拟的细度与现场实际需要相差甚远,也无法很好的进行调整,只能用来对外展示的多。
可以针对项目比较特殊且施工组织难度较大的方案进行施工模拟展示,对内可以论证方案的合理性,更好的对管理人员进行施工交底,对外可作为各方论证的基础,同时作为项目宣传的视频素材。
如下施工方案建议使用施工模拟:顶模施工方案、大型吊装工程、内支撑拆除施工方案等。
模型算量应该是未来的趋势,所见即所得到所见即所量都是BIM可以实现的功能。而广联达、鲁班等专业算量工具正在不断实现模型出量这样的格局,今后用手算或者表格计算终将被更高效率的建模算量工具替代,这点我深信不疑。
现阶段还无法让同一个模型在不同功能软件间(比如revit到广联单)无丢失的转换使用,所以才会出现Revti出量这样的应用。
但既然我们大部分工程都是用的Revit模型,那么能出哪些量呢?只要你能建出的模型,它的体积、表面积、尺寸等可以为你所获取,汇总后即可得到你的工程量清单,比如:混凝土量、土方量、拆撑量、砌体量等。
工程管理人员大部分时间在现场,那么如何将BIM技术带到现场呢?配IPAD,呵呵,其实只要你的移动终端能装上合适的APP,比如BIM360 Glue或者其他的,将BIM模型导入到你手机中即可在现场进行模型的查看,同时也能看图纸,比拿着纸质版还是方便多了。
这些BIM应用属于相对新的技术应用,虽然各自的应用效果不尽相同,但还是能对工程有帮助,列举几个,之后用专题来进行说明。
如:基于BIM的智能施工放样、激光扫描实测实量、无人机实景技术、基于BIM预制化加工等。
没写BIM在运营维护阶段是因为那应该是业主来主导的阶段,我们需要的是为业主在运营维护阶段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与完整的模型。
所以,在竣工交付时,我们应该根据业主的需求提交与维保信息相关的BIM竣工模型。
当然,如果业主需要,我们还是可以为其共同选择在运维阶段的BIM模型平台。
推荐公司在2012年就开始研发的基于BIM的机电设备智能管理系统—BIM-FIM系统。
这篇文章相对完整的对落地的一些应用做了简单阐述,请需要用的同志不要客气,也欢迎多批评指正。
新技术的普及离不开大家的宽容与理解,也许这需要一个过程,但希望能少走些弯路,后面几篇就会给大家介绍些有趣的“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