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南亚建筑实验 地处亚澳洲过渡地带,南部的马来群岛,是世界上 最大的群岛 ,伴随着 超过2000毫米的年降水量 。 密集的水上浮村 将建筑看成一个
"
东南亚建筑实验
地处亚澳洲过渡地带,南部的马来群岛,是世界上 最大的群岛 ,伴随着 超过2000毫米的年降水量 。
密集的水上浮村
将建筑看成一个 生态系统 ,将数量众多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 超级建筑 中。
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 循环转化 ,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 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一个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探索人类的形式丰富、变化多样的可居住空间是生态建筑追求的,在东南亚,这一类建筑 跨越海洋与城市 ,揽括丰富的建筑形式,我们一起看看。
浮水中的花 :
漂浮竹屋
漂浮竹屋是一种以靠水为生的越南当地人(尤其是湄公河三角洲)的住房模式。它由实芯竹子(直径3到4.5厘米,长3米和6米)制成的
新型三室房屋
,通过插销和绑带简单地连接。
该房屋最大限度地运用了越南地区 盛产竹子 的特点,竹子天然、可再生、耐用、廉价的特点被建筑师用到了极致,尽力为个人打造一个稳定安全的住所。
漂浮竹屋
房屋采用 轻质材料 (压缩编织的竹片、树叶、波纹铁皮、竹筛屏风等)覆盖和隔断,并通过一个 大屋顶 来收集雨水和转换太阳能。
漂浮竹屋室内结构
漂浮竹屋的
塑料桶系统
固定在地板下方,因此可以保持漂浮在水面上。
房子上方有
可移除的加层
,拆除后的房子会变得更加宽敞(用作公共住宅、教室或图书馆等),让人想起R?ng屋(高脚屋)、?ình 亭(高柱亭)—— 越南历史悠久的典型场所 。
漂浮竹屋概念图
在未来,当许多漂浮竹屋通过同类型的漂浮游戏场地、蔬菜种植筏、养鱼区等相互连接时,将有潜力形成一个由各种住宅群组成的
和谐漂浮集聚区
。
完美遵循生物气候原则的公园 :
椰子俱乐部休闲公园
建筑位于河畔与繁茂的热带花园之间,这样的位置增强了 自然风的流动性 。
竹子和悬挑的遮阳装置是为建筑量身定制的,以优化其对自然光的控制,避免过热,这些 被动式措施 既能提高客户的舒适度,又能减少能源消耗。
植物中,创造出“ 自然幕帘 ”的植物叫作 Veroniaeliiptica,它组成的绿色表皮为人们提供乘凉空间,这片“避暑山庄”不断蓬勃生长,几乎 不需要人工维护 (热带气候下几乎不需要灌溉) 。
大多数植物和树木直接生长在建筑周围的自然土壤中,因此并没有增加结构的负荷。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
低能耗技术
的解决方案往往是最好的选择。
这座建筑是一个 小型高质量生态气候圈 的缩影,当地稳定而充足的竹子资源、自然环境的优美宜人,被建筑师最大化地利用出来。
有能力“生长”的建筑结构—T 型结构 :
PJKita社区中心
该项目位于 Kelana Jaya 公园,占地 4.3 英亩,由八打灵再也市议会(MBPJ)发起的 PJKita 项目负责实施。
社区旨在吸引年轻人参与,并实现一个 可持续发展 、 富有创造力 和 以社区为导向 的城市。社区中心共两层,总建筑面积为 310 平方米。
该方案被构想为一个 热带生态系统 ,由 T 型结构组成的新型亲生物结构脊柱将其连接在一起,至少需要3个单位的 T 型雨篷 进行结构三角化、稳定和自支撑。
从生物亲环境的角度来看,T 型天篷模仿了古老的热带雨林树木。该
系统是有机的
,能够在需要或有能力的时候
生长。
T 型天蓬的功能形式和结构以及随后沿脊柱形成的群落都是可以
互换和相互融合
的,因此可以像细胞和生物体一样进行繁殖和复制。
建筑与现有环境、自然和景观完美融合的 生物亲环境的观念 是建筑师对东南亚气候特点和优势资源的进一步探索。
人与闹市的完美平衡 :
Duntax办公室
Duntax 办事处位于胡志明市新富区,该区住宅楼林立。
建筑的初步构想是采用轻质结构,结合绿色补丁和环保功能,为建筑和周边地区注入活力。Duntax 希望向人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一个伫立在匆忙城市生活却
充满宁静氛围
的现代工作场所。
Duntax办公室 平面图
结构的整体形状由
平滑的曲线
组成,而不是通常的急转弯。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些曲线会产生许多独特的设计,使建筑在旁人眼中显得与众不同。
会议室办公室等工作场所被安排在前端,以获得更好的采光和视野,创造 最舒适的工作环境 。
露台上的一个花园、一个小池塘和一个凉亭,灵感来自传统越南建筑的基本特征,花园传承了越南地区 生态资源丰富 的特点,改善“小气候”,防止灰尘。
大型凉亭被安置在一个最小的支柱支撑系统上,从而 模糊了建筑内外的界限 ,营造出一种宁静、亲切和多彩的氛围。
爪哇屋顶+会“旋转”的房子 :
分心的房子
建筑师:Ismail Solehudin Architecture
顾名思义,分心就是指分散注意力的事情或行为。这栋房子能够分散居民注意力,主要是通过一个动作,即 旋转其中一个房间 ,使其能够 朝向基卜拉 ——这个动作设计能够满足居民需求,这样他们就能与大家庭进行 礼拜宗教活动 ,也可以接触到很多人。
分心的房子内部景致
berunjung(传统爪哇房屋屋顶的术语,即高耸的屋顶)体量比例巨大,其下方是带有夹层的 港湾式房间。
居住者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将 伊斯兰价值观 得以实践,这包括:床垫的方向、至少脚不朝向基卜拉方向、厕所不朝向基卜拉方向即厕所中的清洁系统。
室内环境
该系统始终远离污物,并设有可直接向抽水马桶地面区域注水的排水道,从而保持抽水马桶区域中潜在污物的清洁度。
一个工业风的咖啡馆 :
Mutu Loka咖啡馆
建筑师: Aaksen Responsible Aarchitecture
该场地上有几个建筑体,原有建筑由30厘米厚的墙体构成,没有任何钢筋混凝土支撑柱或梁。
其余的建筑体量因不同业主的不同活动需要而 有机地分布 ,造成布局和功能上的杂乱无章。
符合人体工学角度的座椅
为了阐释“ 重建和破坏 ”,在不同部分对砖的处理进行不同探索:
在户外用餐区周围创造一个焦点,融合万隆居民的习惯,将解构的外露砖块布置成符合 人体工学角度的曲线 ,让使用者白天黑夜都能躺下放松,享受天气的舒适体验。
外立面的流行色彩
主楼内部区域探索从寻找赤土砖为主导颜色的互补色开始,最终采用 亚马逊绿 ,以此增强建筑外立面的流行色彩,这是基于咖啡馆的顾客 以年轻人为主 的特点。
在寻找酒吧所在主楼的地板的最佳处理方式时,发现了老式瓷砖,结果发现这些瓷砖被新瓷砖覆盖了,为了保存这些稀有材料,新瓷砖被拆除以增强老
式 瓷砖 复古的美感 。
跨越海洋与城市
,不管是“随波逐流”的漂浮屋,还是安稳于城市中的办公楼,或是小资小调、追求个性语言的休闲场所,建筑师们都在探索对地球有益的生态建筑。
深究东南亚建筑会发现, 热带气候 、 绿生态环境 、 高密度居住生活, 以致形成的无边际延伸的建筑,这形成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独特的人造风景;而这些去历史包袱的建筑探索实践,将在钢筋水泥的现代生活中重新找到另一种 “新”亚洲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