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水利工程历经300余年仍造福一方百姓
星光点点12345
2023年11月22日 09:33:51
只看楼主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

从2014年开始评选

的世界遗产项目

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

在用古代灌溉工程

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

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

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评选至今

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4处

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

分布最广泛

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这些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有何特别之处

它们展现了先人的哪些治水智慧

下面我们来一一盘点

这些中国治水史上的璀璨明珠













东风堰

     


   


东风堰位于四川省夹江县,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及城乡供水、环保功能的综合性水利工程。自1662年建成以来,持续使用360余年,为夹江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做出了贡献。因建设历史悠久、渠系配套完善、综合效益显著,在2014年韩国光州举行的国际灌溉排水大会上,东风堰成功入选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直到今天,它仍是四川省唯一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水利工程。




水旱从人,天府之源


夹江位于成都西南,乐山与峨眉山北部,在地理上属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段,在水文上属青衣江中游峡谷向下游平坝的过渡段。青衣江在此穿越最后一段峡谷——千佛岩峡谷后,河道展宽,流速减缓,为夹江人民提供了肥沃的土地和丰沛的水源,加上良好的气候条件和恰当的水头落差,使夹江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流引水、发展灌溉农业的条件。


夹江距成都不远,交通便利,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民风民俗类似。自古以来,这里的百姓就仿造都江堰,在青衣江畔以竹笼装石堰水,开凿了众多的取水口,建成了纵横交错的大小渠系,使夹江与成都一样,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不过,夹江地区大多数古代堰坝多为百姓自己开凿、自己管理,不仅在总体格局上缺乏统一规划,而且在管理和运行上略显粗放。用水季节一哄而上,洪水季节各自为战,甚至以邻为壑;水事纠纷层出不穷,百姓间械斗不断,诉讼官司从远古打到现代,从县城、州城、府城,一直打到省城,几成公害,让各级地方官头疼不已。


   

东风堰取水口


经历明末清初战乱后的康熙元年(1662年),时任夹江县令王士魁带领乡绅民众在千佛岩峡口以下的青衣江左岸龙吼滩出以百丈竹石长笼筑堰引水,因地制宜布置灌区干支渠系。因堰头位于毗卢寺外附近,故工程得名毗卢堰。


东风堰历史上有三次因河床下切或者河道中泓线偏移,造成取水不易而上移堰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堰头上移一公里至龙脑沱附近扎竹石长笼引水,并更名为龙头堰;1930年将渠首上移到石骨坡,更名为石骨坡堰,民间称之为胡公堰;1975年,将渠首上移到五里渡。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初将堰名重新命名为龙头堰,1967年将龙头堰更名为东风堰。2008年,东风堰堰头附近的千佛岩水电站建成,东风堰堰头进入电站库区取水,灌区供水保证率显著提高。



300多年来,灌区人民不断拓展延伸总干、统筹并完善田间渠系、增设各类调控设施。使其自流灌溉系统,从几十乃至上百条自成体系的渠堰,到由一条总干渠将渠水分流到东、西干渠再派入斗农毛渠,形成纵横交织、灌溉与排涝有机融合的五级渠系。

历经坎坷,古堰新生


受都江堰影响,夹江地区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在青衣江畔开堰建渠的记录,但对全县既有灌溉系统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并理出总体头绪的,只能从明代的陆纶算起。


明正统年间,陆伦新开二堰


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年),夹江县令陆纶依青衣江左岸岔河,率领民众利用自然滩头次第以竹笼贮石,无坝引水,“新开二堰水利”。 陆纶开凿的这两个堰渠,就是后来东风堰的两大组成部分——三大堰和八小堰。


由此可见,“三大堰”是灌溉县城南部的一条总干渠,在它上面有长藤结瓜似的市街堰、永通堰、龙兴堰,每个堰大约灌溉一个乡镇。八小堰则是灌溉县城东面北面的一条总干渠,上面连续挡水的八个小堰。百姓没有总干渠的概念,也不想为它专门起名,于是将约定俗成地把它们叫成了这个名字。不明就里的还以为是分散的13个堰。四川人之质朴和粗放,于此可见。他们日后在管理过程会出现不少的问题,也于此可以预见。


   

总干渠千佛岩陪同出口段


1662年,王仕魁开凿毗卢堰


明末清初,四川遭受惨烈战乱,夹江县城的灌溉渠系破坏严重。清康熙元年(1662年),陕西三原人王仕魁出任清政府任命的首位夹江县令,他对残破的县城进行了调查研究,把全县振兴的希望放在了农田灌溉,尤其是引水灌溉。他认为,三大堰、八小堰虽然基本概括了全县的灌溉体系,相互之间仍有纷争,如果能将它们总归一处,情况就更为有利。因此在重修被战争破坏的三大堰时,专门请乡绅江滨玉、江逢源(注:在《夹江县志》中记载为江逢源,在千佛岩水利题刻“泽润生民”上为向逢源)等人率领民众,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在它们上游的青衣江汊流进水口修筑了一座长300余米的导水堤堰,江水壅入汊流后形成一道总堰,然后由其分水到三大堰、八小堰两个总干渠;这道东南总堰,因工程位置临近毗卢寺(今夹江县机砖厂附近),所以取名为毗卢堰。


毗卢堰不仅取水口地势较高,引水系统比两个总干渠更为通畅、充足,而且将两个总干渠合于一处,实际了利益共享,极大地缓解了双方的争水矛盾。


毗卢堰的建成,是陆纶开凿二堰后夹江水利史上又一件大事。为表彰江滨玉、江逢源两人功绩,王世魁在千佛岩石壁上为两人分别题写石刻。其中为江滨玉题写的是“山高水长”,为江逢源题写的是“泽润生民”。 


   

治水石刻


1900年,市街、八小分堰引水,八小堰引水口上移一千米到新建的龙头堰。


随着田亩增加和青衣江水下切,毗卢堰的引水再次不敷使用。 民国初年,因永丰堰水源枯竭,且龙头、永丰二堰田户多有交叉,经过协商,永丰堰并入龙头堰,那条分水堤埂从此废弃,并于1954年拆除。龙头堰也取代毗卢堰,成为夹江总干渠的唯一称谓。 


   

灌区渠道及农田

 

1967年龙头堰更名为东风堰。 这一年因“破四旧”的缘故,将堰名由“夹江县龙头堰”更改为“夹江县东风堰”。


2001年,因其隶属关系变更,夹江县东风堰更改为现名乐山市东风堰。


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东风堰灌溉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水下工程完成,项目对总干渠、东干渠、西干渠的5.75公里渠道进行淘淤、防渗整治,旨在更好地利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解决渠道输水问题。

润泽倾田,利在千秋


东风堰距今延续使用360年,已经发展成为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排涝、城市防洪、城市环境用水的中型综合性水利工程,灌溉夹江县木城镇、漹城街道、青衣街道、黄土镇和甘江镇共7.67万亩农田,灌区主要种植水稻、油菜、药材、蔬菜等,农作物复种指数达2.68,截至2021年,东风堰灌区共建成高标准农田3.48万亩,为夹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


   

东风堰灌区


东风堰申遗成功以来,在确保它的主体功能的基础上,它的运行与管理主体——东山市东风堰管理处加快了把它打造成与绿水青山相结合的“夹江水利文化风景长廊”的生态建设步伐。在恢复东风堰主干渠的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兴建了亲水平台、实施了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正在实施河湖联通工程、穿城而过的东干渠水系联通的美化工程。古老的东风堰正以全新的姿态,为民造福。它还将与峨眉山、乐山大佛形成世界遗产“金三角”旅游环线,对乐山市开展遗产保护教育,促进水利风景区发展,丰富休闲旅游度假业态,助推旅游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的中外游人具有重要意义。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