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监督承包商三个质量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
1监督承包商三个质量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
1.1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随着工程建设市场化,各类企业都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的特点就是“全体员工参与,全过程控制产品质量,并且持续改进质量控制的方法”,要牢固树立质量管理是全体建设者共同的责任,不是某个人的责任这种意识。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质量标准应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被全体建设者理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质量控制就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施工质量就可以得到保证。但事实上,由于承包商均实行了工程项目管理,为了节省成本,管理人员数量有限,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不是很完善,有的还成了摆设。这时,监理工程师要耐心与承包商项目领导沟通,说明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是不能被替代的,要求承包商一定要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1.2技术管理体系
技术管理体系是指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管理活动,如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措施计划、编写作业指导书(或企业的施工工法)、技术交底、现场技术指导、现场技术复核检查等。通过这些技术活动,可以让施工人员更好地了解设计意图,把握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避免专业交叉时出现的错、漏、碰,避免出现工程安全、质量事故。监理工程师通过检查图纸会审记录、技术交底记录、现场是否有工程技术人员值班等,来确定承包商的技术管理体系是否运行有效。
1.3质量检验体系
质量检验体系指承包商质检、测量、试验等专职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检测活动。如施工工序质量自检,模板工序中的测量自检,钢筋、混凝土等原材料、半成品的试验检测。承包商通过施工质量自检,对不合格品及时进行改进,最终应满足设计和规程规范要求。监理工程师通过检查承包商质检记录、测量记录、试验记录等,来确定承包商的质量检验体系是否运行有效。
2通过划分重点分部工程、主要单元工程、确定质量控制点的方法,力促承包商提高施工质量
工程开工前或开始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通过设计技术交底,研究施工图纸,理解工程设计意图,找出施工中必须保证的重点部位(项目),通过与承包商技术部门、质检部门协商,确定该单位工程的重点分部工程、主要单元工程、质量控制点。高桥电站混凝土大坝将泄洪坝段、底孔与溢流坝段划分成重点分部工程;将张拉锚杆、坝基保护层开挖、溢流面混凝土(共8个单元)、固结灌浆(共6个单元)、帷幕灌浆(共5个单元)、坝体内的原型观测(内观共7个单元)定为主要单元工程;另确定了质量控制点近20个。承包商将重点分部、主要单元、质量控制点的质量控制方法与预期的质量目标写入质量计划,进行事前主动控制与量化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技术、质检人员现场值班,确保主要单元和质量控制点的施工质量达到优良标准,从而保证分部和单位工程的质量。
3通过有效的现场巡视与旁站,做到施工质量的预防预控
监理工程师的现场管理主要通过巡视、旁站、平行检验的方式来进行。监理工程师要利用好这个时间,在充分了解现场施工情况的前提下,列出当天质量巡视的重点。在高桥电站大坝混凝土施工阶段的日常巡视中,除了记录承包商当天工、料、机投入量与一般施工进展情况外,质量巡视的重点是质量控制点及一些对安全、质量及后续施工有影响的项目。在现场发现的问题,可指令承包商现场代表立即予以整改。这样,监理工程师在日常巡视中预先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既保证了质量,又缩短了工序验收占用的时间。在一些重点工序、隐蔽工程等旁站中,也要找出重点监督的项目。如在混凝土浇筑中,要特别注意止水部位的浇筑质量,要保证止水四周混凝土的振捣密实,严防大骨料集中于止水附近,严禁入仓混凝土直接倒向止水。又如大仓面混凝土浇筑必须计算混凝土拌和运输能力、入仓强度,摊铺面积、厚度,混凝土初凝时间的关系,严防出现混凝土冷缝。
4通过单元工程工序质量验收,把好现场施工质量验收关
每道工序施工完毕,在承包商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可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并评定工序质量。这时,监理工程师可以较系统地对照设计图纸和工序质量标准进行验收、评定。现场重点检查缺埋漏埋,各专业交叉出现的碰撞问题,模板工序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问题,混凝土浇筑前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等。巡视过程中处理的问题是一些“点”,而工序验收则是一个“面”,通过点面结合,既突出了重点,又兼顾了全面。实践证明,此方法是现场质量监理的有效方法。
5通过各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经验比较学习,提高监理工程师施工质量控制水平
建设监理制在我国推行时间才十多年,应该说是个很年轻的行业,许多理论还不能灵活运用到实际中去,许多经验还正在逐步积累阶段。监理工程师要善于收集各相似工程建设监理资料,比较学习其中施工质量控制的经验、方法。比如,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咨询公司规定,粘土斜心墙堆石坝的土工试验与水工混凝土试验只能由咨询公司试验中心承担。事实证明,在我国现阶段的工程建设监理中,这种强制质量管理方法对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是很有好处的。监理工程师还要总结好所监理工程的质量控制经验,与同行相互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