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设计招投标阶段的BIM应用管理 在设计招投标阶段,业主方的 BIM 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1.设计招投标阶段的BIM应用管理
02.方案设计中的BIM应用管理
方案设计主要是指从建筑项目的需求出发,根据建筑项目的设计条件研究和分析满足建筑功能与建筑性能的总体方案,提出空间架构设想、创意表达形式及结构方式的初步解决方法等,为项目设计后续若干阶段的工作提供依据及指导性的文件,并对建筑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初步的评价、优化和确定。
在方案设计阶段,业主方的BIM 应用主要是利用 BIM 技术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对下一生深化工作进行推导和方案细化;利用BIM 软件辅助业主方对建筑项目所处的场地环境进行必要的分析,例如坡度、方向、高程、纵(横)断面、填(挖)方、等高线、流域等,作为方案设计的依据:进一步利用 BIM 软件建立建筑模型,输入场地环境相应的信息,进而对建筑物的物理环境(例如气候、风速、地表热辐射、采光、通风等)、出入口、人车流动、结构、节能排放等因素进行模拟分析,选择最优的工程设计方案。
方案设计阶段的BIM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利用BIM技术进行概念设计、场地规划和方案比选,该阶段的项目管理也要围绕其开展工作。
03.施工图设计中的BIM应用管理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的BIM 应用包括基础 BIM 模型的创建以及基于 BIM 模型的增值服务,其中基于 BIM 模型的增值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工点设计方案的模拟展示:②管线切改模拟展示;③交通导行模拟展示;④场地现状模拟仿真展示;⑤装修效果模拟;⑥面积明细统计;⑦形象工程量统计;⑧管线综合辅助设计;⑨管线预留孔洞检查;①机电设备、装修整合与优化。
1. 基础 BIM 模型的创建
基础 BIM 模型创建的工作是结合工程项目 BIM 应用的需求,依据业主方制定的 BIM 模型创建标准,创建满足项目目标的相关 BIM 模型,并负责设计、施工阶段模型应用过程中的深化、变更等工作,模型深度需符合业主发布的相关实施标准,各专业需要建立的模型应至少包括(不限于)表5-1的建筑信息。
2.基于 BIM模型的增值服务
基于 BIM模型的增值服务的工作是基于基础的 BIM 模型开展 BIM 的增值应用工作,其在设计阶段的基本应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工点设计方案的模拟展示
根据施工图设计阶段的 BIM 模型、基于展示工点的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的位置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等,协助业主方召开方案评审会,辅助各参与方进行方案的优化。
(2) 管线切改模拟展示
地下管道在切改施工前,根据业主方、产权单位及设计方的地下管道搬迁方案快速搭建起地下管道 BIM 模型;根据管线的种类、管线的状况、影响程度 等模拟管线搬迁方案及变更方案,并辅助各参与方优化方案。
(3) 交通导行模拟展示
根据设计方的交通导行方案搭建 BIM 模型,分阶段模拟不同工况下的交通导行方案,以动态模拟演示的方式展现,并通过分析车辆、行人的通行能力来辅助相关单位检查和分析方案的可行性,并通过沟通协调优化方案,为实际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4)场地现状仿真模拟展示
根据项目建设各阶段施工场地及周边的真实环境,建立开工前、施工各时期的施工区域三维场地模型,有助于施工单位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掌握;结合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全线布置统一样式的施工围挡、标识标语、“五图一牌” 等安全文明防护措施,指导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文明施工建设。
(5)装修效果模拟
按照装饰装修设计方案建立 BIM 辅助设计模型,对模型加入材质信息、颜色信息、光源信息等,仿真模拟建筑内部场景的真实效果,辅助沟通并优化装修方案。通过模型的模拟展示,对装修本身的效果、空间、标高的校核,实现各类设施的平衡设置。
(6) 面积明细统计
根据建筑模型导出房间面积明细,精确统计房间各项常用面积指标,辅助进行技术指标测算;同时,能在建筑 BIM 模型修改的过程中发挥关联修改作用,实现房间面积的精确快速统计。
(7) 形象工程量统计
基于各阶段的 BIM 模型提取实体模型构件的工程量信息和构件属性信息,导出形象工程量表,辅助业主进行进度管理和支付管理等。
(8)管线综合辅助设计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整合各专业(建筑、结构、机电等)的BIM 模型,综合检查各类管线内部、管线与设备、管线与结构等专业之间的碰撞冲突问题;充分考虑施工安装、装修空问、强制要求、运维检修、使用便利等空问影响因素,综合检查各类管线之间排布的合理性问题,编制《碰撞检查与设计优化联系单〉提交给设计单位,辅助、指导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优化。
(9)管线预留孔洞检查
根据碰撞检查与空间净高检查等调整各专业的 BM 整合模型,并协调与优化墙、板、柱等结构构件的预留孔洞(包含立管开孔、隔墙管线开孔等),提供《预留孔洞检查与设计优化联系单〉,辅助设计单位优化设计图样,避免后期因预留位置不准确或未预留而重新开洞造成结构破坏和
浪费。
(10)机电设备、装修整合与优化
基于 BIM 模型,将FAS (火灾报警系统)、ACS(门禁系统)、EMCS (电力自动化系统)、气体灭火系统、信号、通信、动力及照明、给排水、装修九个专业的墙面箱柜(设备)、设备间设备进行整合。结合 BIM 技术对各专业的墙面箱柜 (设备)、设备间设备的布置进行优化,明确安装方式及安装位置,使其满足功能要求、装修原则,使墙面箱柜(设备)、设备间设备的布置美观整齐。
基于控制中心、车辆段 BIM 模型,将通风、给排水、强电、弱电四个专业的墙面箱柜(设备)、设备间设备进行整合。结合 BIM 技术对各专业的墙面箱柜(设备)、设备间设备的布置进行优化,明确安装方式及安装位置,使其满足功能要求、装修原则,使墙面箱柜(设备)、设备间设备的布置美观整齐。
04.多方协同
协同是 BIM 的核心概念,BIM 技术与协同设计技术已经成为互相依赖、密不可分的整体。在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建筑、结构、设备等多个专业相互协作,将不同专业的建筑信息模型链接起来,这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能有效地利用建筑空间,也能优化管线的排布。
目前,协同设计是设计方技术更新的重要方向,一般通过协同技术建立一个交互式协同平台。
在该平台上,所有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协同设计,不仅能看到和分享本专业的设计成果,还能及时查阅其他专业的设计进程,进而减少专业内部以及各专业之间由于沟通不及时造成的图样错、漏、碰、缺等问题,实现图样信息的统一,提升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通过协同设计可以有效起到规范化管理的作用,通过协同将不同的设计方统一到一套管理体系下,从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文件管理以及人员管理等多个角度出发,将设计管理可视化、信息化,避免信息孤岛的形成。
业主方与设计单位的协同主要体现在设计单位根据业主方的BIM 技术标准要求创建设计模型,并起到监督落实的作用。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依据业主方的标准与需求,开展优化设计 方案、提高设计质量的BIM 应用工作,并提供最终的 BIM 模型成果。
在此过程中,业主方需要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各项成果进行监督、审核与验收。
业主方与施工单位的协同主要体现在施工单位依据业主方提供的 BIM 技术标准要求,结合工程设计方案、施工工法与工艺以及项目管理要求完善施工图设计模型,形成施工模型并提交给业主方申查。业主方将施工单位提交的BIM模型与施工单位的进度、质量、安全等信息相结合,更加高效地进行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