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变身生活秀带
你才是电老虎
2023年10月24日 10:51:13
来自于公装设计
只看楼主

2019年底,在被誉为建筑界“奥斯卡”的 世界建筑节 上,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摘得“年度景观大奖”。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上,百年沧桑与摩登时尚,在这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本期存量赋新,我们走近杨浦滨江示范段,看它如何从“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成为市民旅游的热门打卡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9年底,在被誉为建筑界“奥斯卡”的 世界建筑节 上,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摘得“年度景观大奖”。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上,百年沧桑与摩登时尚,在这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本期存量赋新,我们走近杨浦滨江示范段,看它如何从“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成为市民旅游的热门打卡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黄浦江的杨浦滨江区域逐渐聚集了大量的工厂,沿江边形成宽窄不一的条带状的独立用地与特殊的 城市肌理 ,同时也把黄浦江同城市生活空间之间建起了一道“隔离墙”。以至于大多数当地人都已经忘却了这片资源丰沛的滨江岸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工厂陆续迁出,滨江空间迎来了更新发展的重大转机。在具有百年工业背景的历史区域开辟出与城市生活密切相连的滨水公共空间,是这个项目的重要价值之所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浦滨江示范段是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启动段,为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建设乃至整个45公里黄浦江两岸贯通工程都起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设计师抢救性的保留了场地上的工业遗存,同时挖掘展示了各厂区原有的历史故事,将江边近百年的工业历程连通实体空间一同归还市民,让工业文明的记忆以具有时间厚度和空间深度的城市景观的方式、丰富城市文化和融入城市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设计改变了人们对于工业遗存的旧有观念,项目的落成让以往被忽视、被拆除的工业遗存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中。

将老码头上遗留的工业构筑物、刮痕、肌理作为最真实,最生动,最敏感的映射的记忆进行保留,也就是我们所强调的记忆的空间化和物质化。站在老码头上,倚靠着曾经的拴船桩,遥望黄浦江对岸陆家嘴CBD的场景,城市文化在这样的时间厚度中得以延续。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采用有限介入、 低冲击开发 的策略,在尊重原有厂区空间基础和原生形态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改造。

在防汛墙后腹地较大区域原本是一片低洼积水区,水生植物丛生,设计师保留了原本的地貌状态,形成可以汇集雨水的低洼湿地。大雨时能起到调蓄降水、滞缓雨水排入市政管网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通过设置水泵和灌溉系统,湿地中汇集的水还可用于整个景观场地的浇灌之用。而植物配植以原生草本植物和耐水乔木池杉为主,同时配以轻介入的钢结构景观构筑物,形成别具原生野趣和工业特色的景观环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基础设施的景观化利用贴近黄浦江的杨树浦水厂为公共空间的贯通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机会。

设计师利用水中基础设施的结构作为栈桥的结构基础,实现了断点的贯通。同时将正在工作的基础设施纳入景观设计的范畴,让人们可以欣赏到原来难得一见的角度和景象,也为景观设计和公共活动增添新的内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流线整合、可达性提升,以及城市文化传承等方面,杨浦滨江示范段对于其他各区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对于在全中国范围内存在的大量产业转型期的滨水工业遗地,杨浦滨江示范段在城市更新方面所作的探索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设计图纸

 

总图

 

生态设计

 

湿地通道方式结构示意图

 

剖面及节点图

 

人行桥通过水厂的结构示意图/倾斜廊道施工图


项目信息

建筑师: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章明/张姿)

设计团队:章明、张姿、秦曙、王绪男、李雪峰、丁阔

合作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上海东方罗曼城市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宏辉港务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上海市杨浦区黄浦江岸通北路至丹东路段

设计时间:2015/7-2016/7

建成时间:2016/7

项目面积:38000平方米

摄影:苏圣亮、占长恒、章勇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