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当胖妮下班回到家时,黑色的风衣上满是尘土,她拿出手机,拍了一段“今天北京沙尘暴有多可怕”的vlog,感叹“这衣服还能要吗?” 也是10日晚间,“北京沙尘暴”词条冲上微博热搜。 根据北京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实时监测数据,4月10日23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AQI)一直维持在500,污染级别达到6级,属于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10,PM2.5也达到了316。
4月10日晚,当胖妮下班回到家时,黑色的风衣上满是尘土,她拿出手机,拍了一段“今天北京沙尘暴有多可怕”的vlog,感叹“这衣服还能要吗?”
根据北京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实时监测数据,4月10日23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AQI)一直维持在500,污染级别达到6级,属于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10,PM2.5也达到了316。
事实上,我国多省份目前均受到沙尘侵扰。中央气象台4月10日18时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京津冀等18省区市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今年北方的沙尘天气似乎格外频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后每年春天沙尘还会这样“如约而至”吗?记者日前专访了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成来 。
3月,我国遭遇了4次较大范围的沙尘天气。在3月8日、3月14日,中央气象台分别发布了两次沙尘暴蓝色预警。3月21日和22日,中央气象台又连续发布两次沙尘暴黄色预警。沙尘天气一直持续到3月29日才慢慢“平息”。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预报中心和大气室发布的信息,4月9日白天,受冷高压系统过境带来的大风天气影响,蒙古国及我国内蒙古中部沙源地起沙,同时我国河西走廊、新疆发生沙尘天气。4月9日新疆、陕甘宁、华北北部到东北的广大地区PM10浓度明显上升,截至4月9日18时,29个城市受到沙尘天气影响。
采访中,吴成来并不支持“今年沙尘活动比往年偏多”的说法。他对记者表示,比往年偏多,需要严格的定义,比如说具体对应于哪个时期、相比哪些年。“一般说偏多或偏少,都是对应于一个多年的平均水平,今年是否偏多、偏多多少还需要通过多年数据来分析下。”
“大家直观的感觉确实今年沙尘天气比较多,相比于去年,还是明显较多的。不过事实上,前年(2021年)春季沙尘天气也是比较多发的。”吴成来告诉记者,2021年3月15日的沙尘暴为近10年最强的沙尘暴。“从更早之前来看,2000—2002年沙尘天气是比较频发的,此后呈现减弱的趋势,至2017年达到最低。2017年以来,沙尘天气频次有所增加,但还没有超过2000—2002年的水平。”
对于我国春天易发生沙尘天气的原因,吴成来介绍说,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每年春季,冷暖交替期间,我国北方多冷空气活动,易出现大风天气,所以常发生沙尘暴。“根据我们分析,前期(即2022年)蒙古国南部、内蒙古中部降水偏少,植被覆盖偏少,为沙尘暴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是今年沙尘天气频发的原因之一。”
另外,吴成来指出,今年的冷空气活动相对较为频繁,有利于源区起沙、沙尘向下游输送,是沙尘天气多发的另一个原因。
那么,影响我国北方的沙尘来源主要是哪里?吴成来介绍说,影响我国北方的主要沙尘源区是蒙古国南部的戈壁、我国北方的戈壁、沙漠和沙地(主要包括新疆南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对于今年沙尘天气,源区也基本是这些地方,特别是对于3月19—23日的强沙尘暴过程,通过卫星观测,能看到沙尘从蒙古国南部到我国内蒙古、华北等地区的一个输送过程,可以判断沙尘的源区包括这些地方。”
但他同时也提醒,目前对源区的认识多是从定性上有认识,“比如说蒙古国、内蒙古中西部均有贡献,但具体贡献多少,目前这方面还不太清楚,需要深入的观测和数值模拟分析。”
“每年春季是我国北方沙尘天气多发的季节,4月、5月也常有沙尘天气。”吴成来认为,“但现在来谈具体发生的时间、强度和影响范围还为时过早,因为我们目前只能对未来两周内的天气有一些预报能力。具体的预报可以关注中央气象台发布的预报信息。”
对于未来沙尘天气是否会频发,吴成来表示,由于我国地处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沙尘天气是时有发生的。“未来沙尘天气是否多发取决于整个气候背景是否发生转变,包括风速、降水、植被覆盖的变化,目前这方面国内外有一些研究,但不确定性比较大。还要尽可能获取各种历史的气象和地面信息,综合进行研判,分析未来各个因子的可能变化,才能给出答案。”
同时,他强调,当前,我国防护林建设、沙源地治理已取得了很大成效,对减少风沙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几十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进荒漠化防治,包括“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多项投资巨大、影响深远的生态修复工程。三北工程实施40年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4.5亿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20年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1.35亿亩。
“生态工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国家已制定了许多规划。如果将来气候条件不利,沙尘活动多发,这些防护林建设、沙源地治理可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吴成来说。
来源: 中国环境(作者: 文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