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和控是两个概念,是两条平行线
吃瓜少女
2023年09月20日 10:45:06
只看楼主

控,是控制、监督、追查、调查等,例如监控设备,坐在屋里就可以看到现场的一举一动。如果想让一个大头兵挺胸正步走,控制手段就是看着此人或监管起来,比如身上装个手机,读出行走步数从而推测出行走的时间。   管,是一个方法和经验。如果想让一个大头兵挺胸正步走,从管理考虑,拉来观众参观正步走,再不行找个标兵,有人带着又有观众监督,方法对了就不用再操心费力去控制了。增加一个标兵增加了成本怎么办?可以给标兵发个奖杯就解决了。

控,是控制、监督、追查、调查等,例如监控设备,坐在屋里就可以看到现场的一举一动。如果想让一个大头兵挺胸正步走,控制手段就是看着此人或监管起来,比如身上装个手机,读出行走步数从而推测出行走的时间。
  管,是一个方法和经验。如果想让一个大头兵挺胸正步走,从管理考虑,拉来观众参观正步走,再不行找个标兵,有人带着又有观众监督,方法对了就不用再操心费力去控制了。增加一个标兵增加了成本怎么办?可以给标兵发个奖杯就解决了。
  例如管理劳务分包,许多经营策略都是用合同约束,然后用制度约束,每周开会,增加了大量精力效果不佳,进度跟不上,质量干的差,多么希望自己有一万双眼睛盯着现场,这是控制手段。如果以管理方法解决,可以同在一个项目安排一个过硬的队伍,有带头做的榜样,后面这家分包就自然赶上来了,再就是观摩其他项目的进度、质量,接受公司的评比。优秀的劳务分包商多出力了,给他评选优秀,设立优秀奖后,承接新项目话语权较大,也就解决了。
  管为上策,控为下策。比如给一个分包商他制订一个工期方案,他以各种理由拒绝,或甲方原因,或项目部原因,找一堆麻烦,而管理者也是拍脑袋和推算出来的工期,到时候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如果说同环境下同条件下你的进度没有别人快,分包人就只能从自身找原因了。
  ps:   管理的初期一定是从控制下手,然后增加很多的人力成本,再之后发现自己累趴下了还不见成效。管理的中期一定是从方法下手,发现了有效手段,然后应用很好。管理的后期应该是控制和方法并行,实现管理目标。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