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污水处理厂使用“COD去除剂”被通报后,工业废水处理也有类似案例被通报。 8 月 14 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十五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自动监控领域),“ COD 去除剂”数据造假案再次上榜。
继污水处理厂使用“COD去除剂”被通报后,工业废水处理也有类似案例被通报。
8 月 14 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十五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自动监控领域),“ COD 去除剂”数据造假案再次上榜。
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在执法时发现,天津市腾达基业地毯有限公司(下称“腾达基业”)涉嫌利用“COD去除剂”篡改自动监测数据排放水污染物,3名嫌疑人目前已被刑事拘留。
“环保圈”查阅历史资料发现, 这是生态环境部第一次通报工业废水处理使用 “ COD 去除剂” 的案件。
使用“COD去除剂”后
COD数值由101mg/L降为9.3mg/L
天津腾达基业“COD去除剂”案,最早是在自动监控平台上发现线索的。
今年3月,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在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上发现, 腾达基业废水总排口化学需氧量( COD )的自动监控数据一直在 10mg/L 左右浮动,不符合印染行业的废水排放特征,存在造假嫌疑。
于是,2023年3月29日下午,执法人员对该单位进行了现场突击检查。
结果, 到了现场检查的时候,腾达基业废水总排口的 COD 自动监控数据又一下子上升 到了 100mg/L 左右,与 平常 反差极大。
事出反常,必有蹊跷。执法人员于是全面排查了该单位的自动监控设施,结果却未发现设施存在异常。
还有常见的采样环节稀释样品、分析环节修改参数等造假途径,也都一一被排除了嫌疑。
这家公司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COD数据造假的? 执法人员在对该单位使用的药剂进行排查时,发现 了 部分 “ 未标明成分 ” 的 药剂,这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怀疑。
经过进一步调查,腾达基业的操作人员终于承认,他们的造假方式是使用 “ COD 去除剂” 。
原来,为了防止COD数据超标,腾达基业平时经常在总排口处添加“COD去除剂”。但3月29日这天,由于执法人员来现场检查,他们就没敢添加,结果导致COD数据回升到了真实水平。
随后,腾达基业的操作人员还 在 现场为执法人员演示了加药过程。使用了 “ COD 去除剂”之后, COD 自动监控数值一下子由 101mg/L 降低为 9.3mg/L , “ 效果明显 ” 。
而事实上,经过专业机构鉴定, 这些 “ COD 去除剂” 其实是 浓度超过 99% 的氯酸钠。
案件破获后,生态环境部门还将此案件信息通报给了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立即对 “ COD 去除剂”销售链的上下游开展了追查,目前已锁定上游卖家 2 家。
4月26日,天津市生态环境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七)项的规定,将该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目前 , 公安机关 已经 立案,并刑事拘留 3 人。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生态环境部三次通报 “ COD 去除剂”案
生态环境部对“COD去除剂”的打击,最早起始于2021年。
2021 年 1 月 22 日,生态环境部通报违法案件,陕西神木污水处理厂由于使用“ COD 去除剂”处理污水,处以 20 万元和 40 万元罚款。
这是生态环境部首次通报 “ COD 去除剂”案,也是使用 COD 去除剂第一次被认定为“篡改伪造监测数据”。
第二次,是 2022 年 2 月,生态环境部又通报了浙江省湖州市“ COD 去除剂”干扰在线监测数据违法案。
这一次,就不仅仅是通报个案了,生态环境部还号召全国学习湖州市的做法,严厉打击 “ COD 去除剂”作假。
2022年3月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学习借鉴浙江湖州破获“COD去除剂”干扰在线监测数据案件经验做法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的函》,号召各省区市生态环境厅(局)学习借鉴浙江省湖州市查办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的经验做法,适应生态环境执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随后,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也陆续查获一批“COD去除剂”造假案件,使用“COD去除剂”造假的现象一度销声匿迹。
这一次,天津又有企业被查出使用“COD去除剂”造假。这是时隔一年之后,“COD去除剂”造假案再次被生态环境部通报,也是生态环境部第三次通报“COD去除剂”造假案件。
同时, 这也是生态环境部第一次通报工业废水处理使用 “ COD 去除剂” 的案件。
早在2021年4月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曹立平就表示: “对于类似(“ COD 去除剂”)数据造假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公开通报,发挥警示作用,形成有力震慑。”
工业 废水处理 使用 “ COD 去除剂”
也是违法行为
1 、工业 废水处理 使用 “ COD 去除剂”,也是违法行为
生态环境部前两次通报的“COD去除剂”案,都是发生在污水处理厂。
从那以后,污水处理厂使用“COD去除剂”的违法行为确实有所收敛。
不过,可能由于之前不是环保部门检查的重点,所以工业企业还心存侥幸,仍有企业偷偷使用“COD去除剂”。
而从执法现场的反馈来看,他们的操作人员其实对此也是心知肚明,所以药剂“未标明成分”。
这一次,生态环境部首次通报工业废水处理使用“COD去除剂”造假案,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 工业 废水处理 使用 “ COD 去除剂”也是违法的,一旦被查获,同样会被严惩。
大家可能还记得之前的湖州“COD去除剂”造假案,当事人最终受到了严厉的处罚。
2022年6月2日,该案件在浙江省湖州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最终判处 被告单位长兴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罚金人民币 20 万元,被告人夏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 2 万元。
公司罚金20万元,被告人个人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这一处罚可谓相当严厉。
这一次,天津的这起案件,也被移送给了公安机关,目前公安机关已经立案,并刑事拘留3人。
未来,等待这家公司和3名责任人的,也将是严厉的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天津的案件,案件破获后,生态环境部门还专门将案件信息通报给了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立即对“COD去除剂”销售链的上下游开展了追查,目前已锁定上游卖家2家。
这意味着, 销售、贩卖 “ COD 去除剂”,同样 也 是违法行为。
事实上,此前,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曹立平就曾经说过,生态环境部正在与相关部门协调,推动加强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共同加大对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可以预见,未来不仅仅是在使用环节,生产、销售等环节对 “ COD 去除剂”的监管也将同步加强,使用“ COD 去除剂”造假将会越来越难。
1、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十五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自动监控领域),生态环境部,2023-08-14
2、全国首例!污水厂使用COD去除剂被认定为“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环保圈,2021-01-25
3、生态环境部号召学习湖州经验,“COD去除剂”大排查来了!环保圈,2022-03-09
4、有期徒刑1年+罚款20万!浙江首例“COD去除剂”案宣判,环保圈,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