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结构协会召开 “索膜结构风致效应与形态控制研究及应用” 科技成果评价会
中国钢结构协会召开
“索膜结构风致效应与形态控制研究及应用”
科技成果评价会
8月3日,中国钢结构协会组织召开“索膜结构风致效应与形态控制研究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该项目由重庆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中天久业膜建筑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交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
评价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岳清瑞教授为组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郁银泉教授级高工为副组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范重教授级高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结构总工程师朱忠义教授级高工,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曾滨正高工,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李久林教授级高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霍文营教授级高工为成员。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毅主持会议,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杨庆山教授,北京工业大学薛素铎教授、李雄彦教授,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司波,北京中天久业膜建筑技术有限公司李中立,北京交通大学王晓峰教授等项目完成人参加会议。
会上,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杨庆山教授代表项目组,汇报了项目研究背景、关键创新技术及成果应用等内容。评价委员会专家审阅了技术资料,经质询和讨论,认为该项目针对索膜结构在设计施工中面临的复杂力学性能、流固耦合作用和结构形态控制等关键难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 提出了膜材撕裂、膜面褶皱和索膜滑移理论模型,建立了索膜结构复杂力学性能的分析方法。
2. 建立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结构整体响应气弹风洞试验技术,提出了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抗风分析设计方法;开发了典型索膜结构抗风设计软件。
3. 建立了考虑索膜协同变形的拟动力成形方法;研发了扫描点云模型与数字模型相关联的形态检测与监测技术;开发了索膜结构同步智能化提升张拉一体化控制技术。
该项目获国家授权专利6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34件;相关成果纳入国家规范2部、行业及地方标准6部;出版著作12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0余篇;相关成果成功应用于拉萨国际会展中心、贵州铜仁市奥体中心体育场、内蒙古岱海电厂气承式膜结构煤棚等200余项索膜结构工程,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评价委员会认为,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索膜结构复杂力学性能分析方法、风膜流固耦合分析设计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