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犹未褪,静待凉风起——插花中的立秋风景
执着着执着
2023年08月08日 13:37:57
来自于园林植物
只看楼主

  暑热还没褪去,就迎来了四时八节中的立秋节气。从今天开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季开始了。 唐代司空曙有《立秋日》诗云: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暑热还没褪去,就迎来了四时八节中的立秋节气。从今天开始,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季开始了。

唐代司空曙有《立秋日》诗云: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立秋并不凉快,这是因为二十四节气有“三暑”(小暑、大暑、处暑),立秋正是夹在“三暑”中间。立秋之后是处暑,出暑之后,人们才会真正感受到丝丝凉意。

“立秋后,北方正式进入秋季了,此时荷叶开始枯黄,树叶和果实都由黄转橘,尤其是北京的臭椿。这对于我这个南方人来说,特别新奇。”台湾人文花道创始人王国忠说。


在台湾,立秋时气温变化不大,大暑就有的花材如大头茶、姬菖蒲、月桃、松红梅等,依然还在花期之中。而立秋代表性的花材如紫薇,花有白、紫、粉红色;鸡冠花,有初秋之意;还有梧桐、楸、菅芒等,都很适宜插花。

以上为台湾人文花道创始人王国忠作品    

立秋代表性花材紫薇花,又名百日红和怕痒花。“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以此诗意插花如下。


《淮南子》中写道:“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下图为南京雨花台中学的孩子以落叶为器,盛起五彩斑斓的秋季。


在民间,立秋日有“咬秋”的习俗。立秋之时吃瓜,曰“咬秋”“啃秋”,意在借西瓜、香瓜等瓜果祛除暑日积蓄在体内的暑气。


秋季是果实逐渐成熟的季节,用栗子、海棠果等来表现初秋。

以上为觉简花塾作品    

方盘上安置创意陶器,绿珊瑚适合编织,宛如一面绿网;山归来小果生机盎然,宛如粒粒珍珠;粉紫相间的石斛兰清丽绝俗。这个作品让人联想到立秋时节,山野之间偶然看到的一处景致。



《转处留情》

陶壶古朴却散发光彩,莲蕉花红黄相间别具风情。初秋瓜果成熟,赏心悦目,为生活带来喜悦。

《静奇亲切》

方形陶盘上宽下窄,端正庄严;受腐蚀的风化木置于器上,将青苔略为铺盖,营造出大地的含藏包容之象。

《守住方寸》

立秋虽依然处于暑热中,但已经渐有凉风袭人。此时我们更需以花养心,以花修身。金毛杜鹃细叶清香无染,带来初秋的一缕精神。此时插作文人碗花,心灵与自然最为契合。

《宴飨秋光》

以上为台湾中华花艺教授李丽淑作品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大江南北暑意未褪,静待凉风起。雨水丰沛时花开尤艳,菊花、桂花、木槿、栀子花、芙蓉、大花蕙兰等,竞相怒放,山川也被赋予新的面貌 。

以上为無花道作品

“作为花艺师来说,我喜爱秋天,喜爱那石榴果的枝、金黄的麦穗、满塘的残荷,它们让我内心充满着创作的热情。”成都浣花草堂创始人操瑞芸说。

《亭亭菊一枝,香心故人留》    

《幻化丰实有真味》

《野菊生秋涧,芳心空自知》

以上为成都浣花草堂创始人操瑞芸作品

yj蓝天
2023年08月14日 08:18:31
2楼

好资料,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