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0后设计师王恒 租下北京五环的一栋 500㎡ 房子, 作为一人两猫的新家。 从家步行到工作室,大约30秒。 租约5年,改造费用近300万 。 ▲ 王恒的家In Box,以及他的2只猫:红海、乔布斯
去年,80后设计师王恒
租约5年,改造费用近300万 。
▲
室内装下一部汽车、三辆摩托车、一艘船,
以及椅子、音响、玩偶等二十多年的旧藏,
朋友们来了,都说“真好”;
房子只有一居室,
卧室之外的客餐厅、健身室、咖啡厅、书房等,
▲
琢磨层高、灯光、能耗,
尽量让房子具有灵活变化的能力。
他说,多数人装修时,
得考虑家是否能适应未来5~15年里,
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
“房子背后有很多现实的共性需求,
编辑:徐 莹
除了显而易见的丰富物品和特别的结构,王恒常常提示我们关注细节,比如不同区域的层高差异、灯光、温度和湿度……“我在这里一边生活,一边做过去没有机会做的实验。”以下是王恒的自述。
▲
我从十几岁开始离家读书,后来去日本和意大利留学。回国工作后,待过广州、上海、深圳……最忙的时候,我只需要一个皮箱,拖着它走2年,每天住酒店。
这个过程中,我仍然留下了好多喜欢的、重要的物品,把它们快递回老家,请妈妈帮忙保存:上学时打工买的第一双鞋、从老家到北京的车票、二十出头买的音响……我是个特别好攒的人。
▲
▲
车要开进家里,所以部分区域铺了户外地板
我在一堵墙上安装了大块面的洞洞板,收纳自行车、灯、潜水服、雪具、船桨、滑板等户外用品。调整这面洞洞板的陈列,大概花了三四天,东西太多,只能把最主要的挂上去,摆出美感。
▲
我爱玩、爱尝试,所以喜欢的户外运动越来越多,装备也越来越多。爱好什么的,不一定非要往专业上去拼,朋友开玩笑,说我划水就是和大自然搏斗去了。没有关系,我喜欢那个过程。
▲
▲
户外桌前的椅子大概一百多岁了
家里有76把椅子,大概50多个品类,少有重样。有些是我喜欢的设计师的作品,有些是中古的。
▲
▲
我很喜欢植物,在中庭做了“植物岛”,现在主位上的是幸福树。每天早晨起来,拉开窗帘后看到一抹绿,觉得活着真好。
植物岛配备了定时浇灌系统,大概每1小时30秒喷一次水雾。我也在不断测试和记录,这个小绿洲会对整个房子的湿度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室内湿度47%左右,我计划做一个植物缸,看看未来的湿度能不能到达让人更舒适的50%以上。
▲
喜欢可以改造的、有不同组装方式的物品。我的摩托车、自行车,除了骑行,还能改装。哪怕买回一块手表,我也想着把表带换掉。
▲
▲
▲
也喜欢有时间堆积感的物品。我有很多蜡烛,它们被点亮的那一刻虽然很美,但我更爱蜡油滴落又重新凝结的样子,那代表不断沉积的时间。过去二十多年里攒下的很多东西,也象征时间的积累,对我来讲,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虽然搬进来几个月了,但我觉得这个家没有完工,它在我的各种实验、挪移、爱好中持续变化着。等到某一天,它本身也成为一种时间的印记,那才是最美的。
刚租下这个房子时,它只有一个外壳,里面基本什么都没有,可改造性比较强。
▲
房子原本的大门,大概在如今车库门的位置,进去后有一挂楼梯通往二层。能拆的部分,我都拆了。In Box的整体造价大概300万,重头戏在结构改造上。
现在的家里几乎没有隔断,一共3层,但空间都是相连的,放眼看过去,大致能掌握全貌。
▲
▲
▲
▲
▲
从厨房下两级台阶,这个夹层是小咖啡厅,我是重度咖啡依赖者。
▲
▲
▲
其实,整个家在夜晚都显得安静、温暖,这有赖于灯光所营造的氛围。不论顶面的灯光,还是落地灯、台灯,甚至蜡烛、家具内部的发光,我都尽量将这些人造光源安置组合得更自然,形成漫反射。
如果仔细看,有些天花的边缘是弧形的圆角,灯光打上去以后,能让整个房子看上去更大。
▲
▲
▲
家里的不同区域,层高不尽相同。我故意这样安排,不仅为了获得丰富的居住体验,也因为它可以带来变化。
▲
再比如,某天我也许将书房搬到夹层去,或者将咖啡厅挪到露台边。连厨房也可以变,岛台下藏了4个轮子,调整部分水电管路后,岛台能横过来使用。
▲
在玄关安置洗手台,无尘入户
▲
客厅(书房)、餐厅、厨房一体
▲
儿童房与多功能室(左侧)合并设计,
多功能室可以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成为照护室、
娱乐室、书房
这6年来,我和团队可能接了一两千个大大小小的住宅项目。去年,我们挑选一些中小户型案例,集结成一本《理想的家:住宅精细化设计》。
▲
移动书柜隔开主卧、客厅,白天打开书柜的推拉隔板,
保证采光,夜间关闭隔板,保证隐私。
玻璃门开启时,自动雾化
装修房子这件事背后,藏着人们非常现实的共性需求:无法体现个性的精装房,如何轻改造?老破小里怎样住下一家三口?小夫妻的婚房,能不能应对从两口之家到上有老、下有小的转变?北上广深的独生子女,如何给家乡的独居父母准备养老房?
我调整了部分窗户的位置和尺寸,让整个房子的保温、自然通风更好。家里没有装地暖。我特意选了5台单机空调,各5匹。
▲
我曾经也非常纠结。近几年,除了过年的十来天回老家,几乎没有闲着。每天见好多人,客户、媒体、朋友……记得我前几年的状态是,好累,简直要崩溃了。
人其实挺像皮筋的,可以很有弹性。当我不能再负荷的时候,试着转变了想法。
心态松弛之后,希望用心地给客户设计一个家之后,那就不一样了。听对方讲述需求时会聊得很深。帮他们做技术和情绪上的梳理,凭借的是对这个人的了解,知道什么样的家合适、应该给他们哪些东西,而不仅仅解决条条框框的衣服放哪儿、冰箱怎么摆、用什么颜色……人们搬进新家的那一刻,有时我也很激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