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印染废水治理方法综述
yj蓝天
yj蓝天 Lv.16
2023年06月16日 07:45:18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纺织印染废水治理方法综述一、纺织印染废水污染的产生:本文述及的纺织行业废水主要包括棉纺织,棉印染,毛纺织及其印染,丝绸纺织及其印染,针织、复制和化学纤维纺丝生产等工业。棉纺织厂生产用水主要是空调水,对环境基本无污染,可重复利用。棉印染主要工艺流程为:坯布→烧毛→退浆→煮炼→丝光→漂白→染色或印花→蒸化→水洗→后整理。各主要工序都排放有污染的废水。毛纺织厂主要工艺流程为:捡毛→洗毛→毛团(散毛染色)→精梳→针梳→粗纱→精纺→准备→织布→匹染→后整理→成品。毛纺织厂除排放部分空调水比较洁净外,洗毛、染色、水洗等工序均有污染的废水排出。针织、复制、色织等工厂的煮炼、丝光、漂白、染纱等工序也有含污染物的废水排出。化纤纺丝生产中排放的油剂废水以及粘胶纤维工厂排放的含硫酸锌和二硫化碳废水也对环境造成污染。

纺织印染废水治理方法综述

一、纺织印染废水污染的产生:

本文述及的纺织行业废水主要包括棉纺织,棉印染,毛纺织及其印染,丝绸纺织及其印染,针织、复制和化学纤维纺丝生产等工业。棉纺织厂生产用水主要是空调水,对环境基本无污染,可重复利用。棉印染主要工艺流程为:坯布→烧毛→退浆→煮炼→丝光→漂白→染色或印花→蒸化→水洗→后整理。各主要工序都排放有污染的废水。毛纺织厂主要工艺流程为:捡毛→洗毛→毛团(散毛染色)→精梳→针梳→粗纱→精纺→准备→织布→匹染→后整理→成品。毛纺织厂除排放部分空调水比较洁净外,洗毛、染色、水洗等工序均有污染的废水排出。针织、复制、色织等工厂的煮炼、丝光、漂白、染纱等工序也有含污染物的废水排出。化纤纺丝生产中排放的油剂废水以及粘胶纤维工厂排放的含硫酸锌和二硫化碳废水也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纺织行业各类废水的特性和危害:

1.棉纺印染废水:

(1)PH值高。一般PH=9~11,碱度高的原因是丝光和煮炼工序使用大量烧碱和纯碱,有的工厂对丝光碱水回收再用,但冲洗水还是带走大量碱液,有的工厂使用烧碱退浆也使排水碱性,部分印染厂排放废水PH值高达12~14。

(2)色度高且多变。色度一般在100~500倍(稀释倍数),有的高达1000倍以上。形成废水色度的原因是染料和纤维的亲合有一定限度,上色率最高的阳离子染料为90%左右,而活性染料、硫化染料等上色率只有50%左右。未上色的染料均被冲洗到废水中。棉印染工业中随纤维和花色品种不同,使用硫化、活性、分散、纳夫妥、士林、印地素等各种染料,所用助剂也随之变化,因而水质很不稳定。(3)有机物含量高。主要表现在化学耗氧量(COD)指标较高,印染废水COD值一般在300~500毫克/升,高者达800~1000毫克/升。废水中有机物来源于退浆和煮炼工艺排出的浆料、纤维素、棉籽壳、油脂以及洗染工艺使用的洗涤剂、渗透剂等各种表面活性剂和多种染料,印染废水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一般在160~300毫克/升。涤棉织物上浆大量使用PVA浆料,使废水中的COD值很高而BOD?值较低,给生化处理带来较大困难。废水中有机物若含量高,排入水体后会消耗水中溶解氧,造成水生生物缺氧,破坏生态条件。

(4)硫化物的污染。使用硫化染料的工厂废水中硫化物含量偏高,一般为0.5~5.0毫克/升,有的高达30~50毫克/升。产生原因为硫化染料须使用硫化碱溶解,使染色残液和冲洗水中含有较多硫化物。含有硫化物的废水排入水体不仅会使水产生臭味,而且还会抑制水生物的生长。

(5)六价铬污染。士林染料和硫化染料均为还原性染料,必须在还原状态下才能溶解上色,然后经过氧化显色变成不溶性而固色。氧化剂多选用重铬酸钾或重铬酸钠,生产绒布的工厂每年重铬酸盐用量达几吨至十几吨。这类工厂的废水中六价铬含量在1~5毫克/升。六价铬对人和水生生物均有较大毒害,必须引起重视。

(6)悬浮物、总固体较多。在布匹加工过程中脱落大量花毛、杂质使水中悬浮物指标升高,生产中大量使用元明粉、食盐等无机盐类,使废水中总盐量和总固体指标升高。针织色织工业的废水与棉印染废水基本相似或污染程度略低于棉印染废水。

2.毛纺染色废水:

毛纺分为粗纺和精纺,其废水水质也有所不同,粗纺厂废水污染程度比精纺厂严重,处理的难度也大些。

(1) PH值一般为5~7。毛纺染色主要使用酸性染料,染色过程中加少量醋酸、硫酸等助剂,废水基本呈中性或弱酸性。

(2) 色度较低。色度一般在50~100倍左右,这是因为毛纺染色中使用的酸性染料,酸性媒介染料和阳离子染料上色率高,剩余在水中的染料较少造成的。

(3) 六价铬污染。酸性媒介染料上色时需使用重铬酸钾做固色剂,重铬酸钾与染料在酸性介质中形成络合物,使染料与纤维结合固着,铬离子排入水中造成六价铬污染。一般毛纺厂重铬酸盐年用量为2~5吨左右,废水中六阶铬含量也较棉染色废水少,一般在0.001~0.2毫克/升左右。

(4) 硫化物污染。有的毛纺厂染色中也使用一部分硫化染料,使废水中含有少量硫化物,一般为1~2毫克/升,经简单处理即能除去。

(5) 有机物污染。毛纺染色工艺中使用醋酸、柔软剂和各种表面活性剂等有机物质,造成废水有机物污染。其化学耗氧量一般在200~500毫克/升,生化需氧量(五日)一般为50~200毫克/升。毛纺染色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好,通常认为较易处理。毛纺工业的洗毛污水中含有大量羊毛脂和洗涤剂等有机物,废水的化学耗氧量很高。洗毛机第二槽和第三槽的排放废水COD值高达20000~30000毫克/升,洗毛混合水的COD值也达2000~3000毫克/升,是一类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3.化纤工业废水:

维尼纶厂的生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和醛,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涤纶工业废水中含有多种高分子油剂和表面活性剂等有机物,其COD值一般在1000毫克/升以上,但水量不大。粘胶废水含硫酸锌和二硫化碳,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纺织印染废水处理方法简介:

1.预处理:

(1)格栅和捞毛机:印染废水中含有大量纤维和杂物,如不预先去除将会对处理设备造成堵塞。为此一般在车间出口或污水场的进口处安装格栅或者捞毛机。

(2)中和池:对PH值过高的废水须在预处理时用酸中和,条件允许时可将中和池与调节池合并。

(3)预沉池:格栅未能去除的细小悬浮物或在中和时产生的沉淀物可再设预沉池,使悬浮物尽量沉淀以减轻处理系统的负担。

(4)粗滤设备:采用粗滤装置可进一步去除悬浮状污染物。

(5)调节池:纺织印染废水往往呈不均匀排放,为使处理系统供水均衡,必须调节废水的水质和水量,为此设置调节池。调节时间一般为4~8小时。很多工厂在调节池内进行曝气可以起到混合搅拌及预氧化作用。

(6)吹脱池:印染废水中由于含洗涤剂而产生很多泡沫,洗涤剂过多对生化处理亦有影响。用吹脱的方法可去除部分洗涤剂同时可降低COD值约10%,对减轻处理系统负担有利。消泡方法可使用高压水喷淋或加入消泡剂。

2.物理化学方法:

这种方法是用物理作用或加入化学药品的方法去除印染废水中的色度、有机物、悬浮物等。目前采用的有混凝沉淀、混凝气浮、氯氧化、臭氧氧化、光氧化、活性炭吸附、粉煤灰吸附、电解絮凝、离子交换、反渗透、超过滤等方法。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对部分纺织印染废水的色度、有机物、悬浮物等指标有较好的去除率,但对BOD指标的去除率一般不如生化法。对含不溶性染料为主的废水用混凝法效果较好,对含水溶性染料为主的废水用吸附法或氧化法效果较好。用超过滤的方法可从废水中回收染料和浆料等,不仅可减轻污染,还可变废为宝综合利用。

3.生物处理方法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除去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方法、亦称废水生物化学处理法、微生物分泌的酶在有机物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生物处理方法对很多有机物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一般可去除COD40~60%,去除BOD580~95%。处理效果的好坏取决干工艺条件和水质情况。生物法的主要优点是去除BOD的效果好而处理费用低。生物法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处理两大类。

(1) 好氧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是利用需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废水中复杂有机物分解的方法。由于其处理机物效率高而成本低,已成为纺织印染废水治理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好氧生物处理又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类。活性污泥法利用曝气池中悬浮状态的活性污泥即微生物群体去氧化分解水中的有机物。生物膜法则是在处理构筑物中加放填料,使微生物生长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物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2)厌氧生物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厌氧菌和兼性菌将污水或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一般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污泥处理。如:高浓度的洗毛废水,部分厌氧菌和兼性菌对纺织印染废水中部分难以好氧分解的有机物和一些染料产生降解能力,这类废水可应用厌氧生物处理与好氧生物处理串联的方法效果较好。

4.综合治理和污泥处置:

综合治理的方向是防治结合,减少污染源。从改革生产工艺着手解决污染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如:用无毒助剂代替重铬盐的工艺已经在很多印染厂实行。浓淡分流清水回用,对不同水质的废水采用和相应的处置方法是经济合理的。此外烧碱、染料、浆料、羊毛脂等有用物质的回收也是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纺织印染企业在综合治理方面已做了不少工作。污泥处置也是废水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无论生化或物化处理都会产生大量污泥。纺织印染行业污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一般采用浓缩→脱水→最终处置的处理流程。经浓缩脱水后的污泥成为含水率在75~85%的泥饼


fa5602b7182c067d88bc.doc
32.5 K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yj蓝天
2023年06月22日 06:31:10
2楼

纺织印染废水是常见的工业废水之一,资料对其处理方法进行了论述,对大家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