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入画:苏州山峰书院
cof_51197
cof_51197 Lv.2
2023年05月31日 09:58:53
只看楼主

山峰书院位于苏州市相城区,是山峰双语学校的核心建筑。作为一座多功能的文体中心,它也为周边的新城提供亟需的文化设施。OPEN 建筑事务所受传统山水画的启发,利用庭院和游廊打造出“留白”的概念。 山峰书院为近 2000 名学生提供校园里最重要的共享公共空间,它包含了剧场、展览、图书馆、体育馆、舞蹈健身教室、游泳池、咖啡厅等非常复合的功能。


山峰书院位于苏州市相城区,是山峰双语学校的核心建筑。作为一座多功能的文体中心,它也为周边的新城提供亟需的文化设施。OPEN 建筑事务所受传统山水画的启发,利用庭院和游廊打造出“留白”的概念。




山峰书院为近 2000 名学生提供校园里最重要的共享公共空间,它包含了剧场、展览、图书馆、体育馆、舞蹈健身教室、游泳池、咖啡厅等非常复合的功能。

考虑到文体中心里各项功能空间的高使用密度,以及使用者(从小学到高中的师生们)的巨大数量,建筑师决定将通常意义上的一栋核心建筑分解为五个不同的体量并拉开一些距离,由此产生的空隙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园子。空的庭园和实的建筑之间是带平屋顶的游廊,以及柱子和它们移动的影子所定义出的空。游廊的屋顶上是第五个园子——百草园,栽种草本植物包括香料作物,是一个休闲社交空间,也方便地连结其上下的各个主要的建筑功能。




庭院和游廊,这些建筑师在高密度的校园里着意创造出的“空”,如同山水画里的留白。在苏州常见的雨天里,四通八达的游廊也庇护着师生们的活动和穿行。

这栋没有围墙的建筑以不影响学校安全的方式向城市打开,位于临近主要街道的位置。作为连接校园和城市的界面,山峰书院可以方便地与周围社区共享许多设施。小剧场设置单独的出入口,可以单独面向社会开放;咖啡厅面向街道打开,为接孩子的父母提供了一个愉悦的等侯场所;假期的时候,千人剧场和体育馆也都可以向社会开放。




山峰书院里的五座建筑体量分别包含阅读、体育和表演艺术的功能,它们明暗相间、动静结合,既统一于一个整体,又拥有自己的独特个性。

体育馆是一个漂浮的盒子,透明地面向秋园和学校操场。上部的混凝土外立面上凹入的三角形图案组成抽象的肌理。一个室外网球场在体育馆屋顶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

能量立方拥有一个半地下的游泳馆。阳光照在建筑外的景观水池里,并经由首层连续的落地玻璃反射在游泳池的白色铝板天花上,形成灵动的波光。健身房、舞蹈教室等小空间则分布在游泳馆之上的几个楼层。




图书馆由垂直的“藏书楼”和水平的庭院式阅读空间(环绕夏园水庭)组成。藏书楼的书架之间散落着书架模数的水平窗,中间是一个被漫射光柔和照亮的阶梯阅读空间。

春园和冬园之间是一栋特别的小建筑,上部是一个由天窗照亮的光影讲堂,随着光线的移动而变换着色彩。下面则是一个多功能的黑匣子小剧场,既可封闭演出,也可面向冬园打开。



五个体量中最大的是剧场,醒目的弧面屋顶也恰巧在靠近主入口处达到顶峰。而在较低的一侧,屋顶则特意露出一个椭圆形的洞口,下方是一个室外竹园。竹园对外面向城市和街道,对内则位于剧场侧台的上方,这也是一个让小演员们在候场的时候休息和放松的露台。

建筑立面由小木模板白色混凝土浇筑,唤起对苏州园林里白墙的记忆,但混凝土比白色涂料更结实和耐候,解决了传统白粉墙需要经常维护以防霉变和开裂的问题,会大幅度减少学校未来对建筑维护的投入。混凝土表面的木纹带来了温暖的质感。



考虑到苏州多雨的气候,建筑师在多处设计了特别的溢水口和散水。特别的石头、江南的植物、传统的铺装,以及不同的水景,都被融入到设计之中。在建筑临街的广场上,不同铺装的地面、水景和成荫的绿树,将园林含蓄地延续到城市界面。


项目信息

建筑面积:13,676平方米

用地面积:7,700平方米

主持建筑师:李虎、黄文菁

设计团队:史冰洁、Daijiro Nakayama、贾可、叶青、黄泽填、樊江龙(驻场)、Giovanni Zorzi、寿成彬、王风雅、卢笛、唐子乔、贾瀚

合作设计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图):曾群、文小琴、钱文华、陈昱君

结构设计:丁洁民、万月荣、肖阳、洪文明、吴宏磊、许晓梁

机电设计:王文清、皮英俊、武攀、陈凯、王瑛 

室内(施工图):寇祥政、艾永泉

景观设计:OPEN建筑事务所+致舍景观

剧场及声学顾问:黄展春剧场建筑设计顾问(北京)有限公司

照明顾问:格锐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摄影:Jonathan Leijonhufvud、存在建筑、朱润资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