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光谱特性分析
不同的植物由于结构和叶绿素含量不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特别是近红外波段有较大的差别。 利用植物的物候差异下的光谱成像也可区分植物类型,如冬季落叶树和常绿树很好区别。 植被生长不同状态下,例如病害侵扰下结构和叶绿素含量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近红外波段与健康植物区别最为明显。
// 植被的光谱反射与吸收
传统波段的研究仅限于判断红光的吸收,近红外的反射,中红外的水体吸收带。植被自身生长状态及其环境变化将导致植被的组分含量的变化,进而影响植被的光谱。
1、在可见光的0.55μm附近有一个反射率为10%~20%的小反射峰,在0.45μm和0.65μm附近有两个明显的吸收谷。
2、在近红外波段,从0.7~0.8μm处反射率急剧增高,形成一个爬升的“陡坡”,至1.1um附近有一个峰值,反射率最大可达50%,在近红外波段0.8~1.3μm之间形成一个高的,形成植被称为“红边效应”的独有特征。植被近红外(800-1000nm)反射光谱差异来源于植被细胞散射,出现“红边效应”现象,以及区别不同种类的植物单片叶子或多片叶子。
3、由于水分的吸收作用,在1.4μm,1.9μm和2.6~2.7μm附近有三个吸收谷,主要由植物细胞内水体吸收能量函数决定,因子是叶子厚度和水分含量。
为了实现从高光谱影像上提取农作物信息,提高对遥感影像植被分类识别的效果,人们提出了一系列描述植被生化参量与光谱之间关系的植被光谱特征参数,主要包括红边( RE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NDVI )、植被叶面积指数( LAl )和叶面叶绿素指数( LCI )等。
//植物光谱的特征参数
//植被种类对光谱的影响
影响植被波谱特征的主要因素包括植物类型、植物生长季节、病虫害影响等,植被波谱特征大同小异,绝大部分植被表现出类似的光谱曲线,但不同种类的植被因为生化组分、冠层结构的不同在光谱中仍表现出细微的差别,根据这些差异可以区分植被类型、生长状态等。
如下图所示为四种植被的反射率曲线,他们的曲线形状十分相似,但仍能通过诊断光谱分析识别他们之间的细小差异,从而实现植被种类的精细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