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焊接工艺:是指焊接过程中的一整套技术规范的总称。 2.焊接性:是指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材料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也叫可焊性。 3.动火分析:是指对设备和周围环境的气体进行取样分析检查易燃易爆气体及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是否超标。 4.焊接结构:焊接结构是用焊接方法制造的金属结构。 5.焊炬:焊距是以产生一种特性的火焰,并被用来进行焊接的工具。 6.焊接夹具:为保证焊件尺寸,提高装配效率,防止焊接变形采用的夹具。
1.焊接工艺:是指焊接过程中的一整套技术规范的总称。
2.焊接性:是指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材料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也叫可焊性。
3.动火分析:是指对设备和周围环境的气体进行取样分析检查易燃易爆气体及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是否超标。
4.焊接结构:焊接结构是用焊接方法制造的金属结构。
5.焊炬:焊距是以产生一种特性的火焰,并被用来进行焊接的工具。
6.焊接夹具:为保证焊件尺寸,提高装配效率,防止焊接变形采用的夹具。
7.焊接变位器:可将焊件回转或倾斜,以使焊缝处于适当焊接位置的装置。
8.焊接电源的动特性:焊接电源适应焊接电弧变化的特性。
9.焊接电源的外特性:焊接电源在一定稳定工作状态下,其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之间的关系。
10.焊接电弧:由焊接电源供给的,具有一定电压的两电极间或电极与焊件间,在气体介质中产生的强烈而持久的放电现象。
11.额定焊接电流:在额定负载持续率下允许使用的电流。
12.焊缝:焊件经焊接后所形成的结合部分。
13.焊接区:指焊缝及其邻近部分的总称。
14.焊缝厚度:是指在焊缝横截面中,从焊距连接线到焊缝背面的距离。
15.焊缝计算厚度:指设计焊缝时使用的焊缝厚度。
16.焊道:每一次熔敷所形成的一条单道焊缝。
17.焊接残余应力:焊接残余应力指残余在焊件内应力。
18.热影响区:焊接或切割过程中,材料因受热的影响(但未溶化)而发生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变化的区域。
19.焊接外观质量检查:是指用肉眼或借助样板,或用低倍放大镜观察焊件,对焊缝外观尺寸,焊缝成形和表面缺陷,比如外气孔、咬边,满溢以及焊接裂纹等进行检查。
20.气孔:气孔指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形成的空穴。
21.焊瘤:焊瘤指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以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
22.熔渣:焊接过程中,焊条药皮或焊剂熔化后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形成的覆盖于焊缝表面的非金属物质。
23.未焊透:未焊透指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成熔透。
24.焊接变形:焊接过程中,焊件产生的变形。
25.焊接残余变形:是指焊后的焊件产生的变形。
26.热裂纹:指焊缝和热影响区冷却到固相线附近的高温区产生的裂纹。
27.冷裂纹:焊接接头冷却到较低温度下(对于钢来说在Ms温度以下)时产生的焊接裂纹。
28.延迟裂纹:延迟裂纹指焊后很长时间所出现的裂纹。
29.焊趾裂纹:指沿应力集中的焊趾处所形的焊接冷裂纹。
30.再热裂纹:焊后焊件在一定温度范围再次加热(消除应力热处理或其它加热过程)而产生的裂纹。
31.焊接热循环:指在焊接过程中,焊件上某一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32.切割速度:切割速度指切割过程中割嘴的移动速度。
33.熔深:在焊接接头的横截面上,母材熔化的深度。
34.熔化系数:熔焊过程中,单位电流、单位时间内,焊芯(或焊丝)的熔化量[g/(A?h)]。
35.线能量:熔焊时,由焊接能源输入给单位长度焊缝上的能量。
36.内应力:在没有外力的条件下平衡于物体内部的应力。
37.焊接应力:焊接过程中焊件内产生的应力。
38.焊接残余应力:焊后残留在焊件内的焊接应力。
39.电弧静特性:在电极,气体介质和弧长一定的情况下,电弧稳定燃烧时,焊接电流与电弧电压变化的关系。
40.电弧动特性:对于一定弧长的电弧,当电弧电流发生连续的快速变化时,电弧电压与电流瞬时值之间的关系。
41.焊接接头:焊接接头指用焊接方法连接的接头。
42.对接接头:对接接头指两焊件端面相对平行的接头。
43.T型接头:T型接头指一焊件表面与另一焊件端面构成直角的接头。
44.搭接接头:搭接接头指两焊件部分重叠构成的接头。
45.角接接头:角接接头指两焊件端面间构成直角或一定角度的端部接头。
46.端接接头:端接接头指两焊件重叠放置或两焊件表面之间夹角不大于30°构成的端部接头。
47.十字接头:十字接头指一焊件与另两焊件装配成十字形的接头。
48.阴极斑点:电弧放电时,负电极表面上集中发射电子的微小区域。该区域具有明显的光的斑点。
49.阳极斑点:电弧放电时,正电极表面上集中接收电子的微小区域,该区域呈现光亮的斑点。
50.焊接循环:指在焊接热源作用下,焊件上某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51.角变形:指焊接区沿板材厚度方向不均匀的横向收缩而引起的回转变形。
52.熔合比:熔焊时,被熔化的母材在焊缝截面上所占的比例。
53.熔合线:焊接接头横截面上,宏观腐蚀所显示的焊缝轮廓线。
54.熔合区:焊接接头中,焊缝向热影响区过渡的区域 。
55.预热:焊接开始前,对焊件的全部(或局部)进行加热的工艺措施 。
56.预热温度:是按照焊接工艺的规定预热需要达到的温度。
57.后热:焊接后立即对焊件的全部(或局部)进行加热或保温,使其缓冷的工艺措施。
58.回火:将淬火的钢加热到A1线以下的任意一个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然后冷却下来的热处理方法。
59.无损探伤:不损坏被检查材料或成品的性能和完整性检测其缺陷的探伤方法。
60.磁粉探伤:利用在强磁场中,铁磁性材料表层缺陷产生的漏磁场吸附磁粉的现象而进行的无损检验法。
61.使用割炬的安全注意事项:
(1)割嘴通道应保持清洁、光滑;
(2)停止工作时,应先关切割氧阀门,再关乙炔阀门和预热氧阀门;
(3)等压式割矩发生回烧时,应迅速关闭乙炔阀门,再关氧气阀门。
62.气焊、气割用的辅助工具:有橡皮气管、橡皮管接头、点火枪、护目镜。
63.多道焊:指熔敷两条或两条以上焊道完成整条焊缝所进行的焊接。
64.多层焊:指熔敷两个或两个以上焊层完成整条焊缝所进行的焊接。
65.烧穿:指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向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穿孔的缺陷。
66.未熔合:指熔焊时,焊道与材料之间或焊道与焊道之间未完成溶化结合的部分。
67.夹杂物:指焊后残留在焊缝金属中的非金属杂质。
68.白点:碳钢或合金钢焊缝中,如碳含量过多,则常在其破断面出现光圈,形成局部脆性断裂称为白点。
69.熔敷效率:熔敷金属量与熔化的填充金属(通常指焊芯,焊丝)量的百分比。
70.熔敷系数:熔焊过程中,单位电流,单位时间内,焊芯(或焊丝)熔敷在焊件上的金属量。
71.弧长:焊接电弧的长度,即阴极区,弧柱和阳极区长度的总和。
72.飞溅:焊接过程中,熔化的金属颗粒和熔渣向周围飞散的现象。
73.三角形加热:加热区为三角形,称为三角形加热。
74.线状加热:火焰沿直线方向移动或同时在宽度方向作横向摆动,这种加热方式称线状加热。
75.点状加热:加热区域为一定直径圆圈状的点,这种加热方法称为点状加热。
76.立焊:是指在焊缝角为8°~9°焊缝转角为0°~180°的焊接位置进行焊接。
77.火焰钎焊:是使用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燃烧的火焰进行加热的一种钎焊方法。
78.钎焊:钎焊就是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连接焊件的一种焊接方法。
79.堆焊:是指为了加大或恢复焊件的尺寸或使焊件表面获得具有特殊性能在熔敷金属面进行的焊接。
80.层间温度:多层焊时,在施焊后继焊道之前,其相邻焊道应保持的最低温度。
81.熔池:熔焊时在焊接热源作用下,焊件上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液态金属部分。
82.熔池的一次结晶:指焊接熔池由液态向固态转变过程。
83.应力集中:由于焊缝的形状和焊缝布置的特点,焊接接头工作应力的分布不均匀,其最大应力值比平均应力值高,这种情况称之为应力集中。
84.焊接速度: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单道焊缝长度。
85.焊缝成型系数:指熔焊时,在单道焊缝横截面上的焊缝宽度与焊缝计算厚度的比值。
86.反变形法:是指为消除角变形,在焊接前可将焊件向焊接变形方向相反方向进行人为的变形。
87.残余氢:焊件中扩散氢充分逸出后仍残存于焊缝金属中的氢。
(本文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