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完模型以后,同学们都知道需要根据屋面层柱的位置判断边角柱。那为什么要判断边角柱呢?这里就参考到16G101-1 P67 边角柱纵向钢筋构造。 图上给了五种构造,他们都有相应的使用条件,我们逐个来分析: 一、节点① 柱筋作为梁上部筋使用 柱纵筋要作为梁上部筋使用是有条件的:
建完模型以后,同学们都知道需要根据屋面层柱的位置判断边角柱。那为什么要判断边角柱呢?这里就参考到16G101-1 P67 边角柱纵向钢筋构造。
图上给了五种构造,他们都有相应的使用条件,我们逐个来分析:
柱纵筋要作为梁上部筋使用是有条件的:
1、柱外侧纵筋直径大于梁上部钢筋直径,才可伸入梁内做上部钢筋使用;
2、柱顶角部外侧加3根直径≥10mm,间距≤150mm,水平段垂直度长度均为300mm的附加钢筋。
关键信息:柱外侧纵筋直径大,附加钢筋
柱的纵向钢筋往上伸,自梁底算起,锚固垂直段与水平段总和≥1.5labE且超过柱内侧边缘。
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1.2%,分两批截断,第一批截断位置在1.5labE处,第二批截断位置在1.5labE+20d处。
其次,我们用柱外侧钢筋总面积除以柱截面面积得到外侧钢筋配筋率。(钢筋配筋率%=S外侧/S柱。)。
最后,当外侧钢筋配筋率>1.2%时,柱纵筋就分两批截断。
关键信息:超过柱内侧边缘,外侧钢筋配筋率,两批截断
刚刚我们讲柱筋自梁底算起1.5labE超过柱内侧边缘,那没有超过柱内侧边缘怎么办呢?这就看到节点3。
虽然自梁底算起1.5labE没有超过柱内侧边缘钢筋,但其锚固水平段长度一定要≥15d。
若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1.2%,依旧分两批截断,相应的有两种情况:
A、1.5labE锚固水平段满足15d:第一批截断位置在1.5labE处,第二批截断位置在1.5labE+20d处;
B、1.5labE锚固水平段不满足15d:第一批截断位置hb-bhc+15d,第二批截断位置在hb-bhc+15d+20d处。
关键信息:未超过柱内侧边缘,外侧钢筋配筋率,两批截断
当柱顶纵筋不能伸入梁锚固时,我们就要看到节点④。节点④有两种锚固方式:
第一种、柱顶纵向钢筋自我“解决”,第一层伸至柱内侧边缘向下弯折8d;第二层钢筋伸至柱内边即可;
第二种、解决方法是柱与厚度H≥100现浇板相接触时,也可按照节点②方式伸入板内长度不小于15d进行锚固。
关键信息:未伸入梁内 “自我解决” 相接板厚H≥100
之前我们讲节点①②③时,都是柱子的钢筋都比较“主动”伸入梁内锚固。对于节点5,是梁的钢筋“主动”往柱子里面进行锚固。一起看到节点⑤ :
1、柱子纵筋锚固长度为梁顶减一个保护层;
2、柱子纵筋与梁上部钢筋锚固垂直段搭接,搭接为长度≥1.7labE;
3、当梁上部纵筋配筋率>1.2%时,应分两批截断,先截断第二排钢筋。
关键信息:梁内伸入柱内,搭接长度,两批截断
之前我们讲柱外侧钢筋的时候,很多小伙伴应该注意到有这么一句话了“柱内侧钢筋同中柱柱顶纵筋构造”。一起来看16G101-1 P68中柱纵向钢筋四种构造。
中柱纵向钢筋锚固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当柱纵向钢筋端采用锚头/锚板形式,详见节点③。
第二种,当中柱顶部纵筋采用弯直锚,需要判断纵筋弯直锚的适用条件,判断条件为梁高(hb)减去一个保护层(bhc)与laE比较:
1、当hb-bhc≥laE时,柱纵筋直锚,直锚长度为hb-bhc(节点④)。
2、当hb-bhc<laE时,柱纵筋弯锚,直锚长度为hb-bhc+12d;纵筋在柱内,朝对侧弯折12d(节点②)。
3、当hb-bhc<laE,且柱顶有≥100厚的板时,柱纵筋弯锚,弯锚长度为hb-bhc+12d;纵筋在柱内,以柱相对位置朝板方向,弯折12d。(详见节点①)。
中柱柱顶纵筋构造常用的是节点①②④,其中①和②虽然条件不同,钢筋弯折的方向也不同;但都是弯折长度都是12d,对于算量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知识点: 柱钢筋顶层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