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共授予112名杰出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胡思得院士和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林鸣院士。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授予66位在数学力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科学发现,或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下设青年创新奖、产业创新奖、区域创新奖三大类,共授予44位优秀科技工作者。
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共授予112名杰出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胡思得院士和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林鸣院士。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授予66位在数学力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科学发现,或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下设青年创新奖、产业创新奖、区域创新奖三大类,共授予44位优秀科技工作者。
-
2021年北京工业大学 彭永臻 院士获资源环保技术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2022年同济大学 徐祖信 院士获生态环保技术奖 (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爱杰 教授 获产业创新奖( 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 获奖人简介
彭永臻,山东省莱州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污水处理领域知名专家、工学博士,现任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111计划”京津冀区域环境污染控制创新引智基地主任。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人民教师”等称号,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2021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多年来,彭永臻教授一直工作在污水处理领域的教学科研第一线,在解决污水脱氮除磷难题、新工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8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其中IF >9.0的20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220余项并转让100余项;出版专著9本,3本是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也是本领域第一本专著。培养工学博士89人,有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王爱杰,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主任,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际水协会(IWA)杰出会士兼厌氧专委会主席、中国发明协会会士及副监事长、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SIA)副理事长兼智慧环境与水务专委会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微生物生态专委会副主任,Environmental Research主编,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执行主编,BMC Microbiology副主编,《环境工程学报》副主编等。长期从事污水资源化工程科技研究,发展了生物过程优化控制理论,形成了系列核心工艺和优化集成技术系统,实现了大规模工程应用,引领了低碳水处理与资源化方向的发展。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5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学者;申请和授权专利100余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