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测定时产生误差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thxwskzn
thxwskzn Lv.2
2022年12月12日 13:34:40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COD常用测定方法 氯气 校正法 在被测水中添加一定量的 硫酸汞 、 重铬酸钾 ,并将 硫酸银 作为催化剂煮沸回流,随后可以利用 硫酸亚铁铵 对其进行滴定。 根据硫酸亚铁铵的消耗量就可以估算出相应的水质COD的值。 这个过程中水里剩余的 氯离子 会变成氯气,所以能够消除氯离子带来的偏差影响,可以提升准确度。 库仑滴定法 库伦滴定法也是水质COD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COD常用测定方法

氯气 校正法

在被测水中添加一定量的 硫酸汞 重铬酸钾 ,并将 硫酸银 作为催化剂煮沸回流,随后可以利用 硫酸亚铁铵 对其进行滴定。

根据硫酸亚铁铵的消耗量就可以估算出相应的水质COD的值。

这个过程中水里剩余的 氯离子 会变成氯气,所以能够消除氯离子带来的偏差影响,可以提升准确度。

库仑滴定法

库伦滴定法也是水质COD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利用电解产生的 亚铁离子 来作为滴定剂进行滴定,求出剩余 物质的量 即可得出水质COD的具体值。

该方法的应用难度小,计算方便,被作为我国水质COD检测领域最常用的测定方法之一。

电解法



在不添加氧化剂的情况下,电解法是最为有效的水质COD测定方法。

该方法能够直接利用化学原理进行测量,相当于简化了技术流程,相比于其他技术更具有便利性。

其基本原理是羟基自由基在电极电解的条件下形成较强的氧化能力,同时有机物会被氧化,所以难以氧化的物质往往也会被氧化,这个时候有机物的含量与电流会形成一定正比例的关联,然后根据电流计算出COD值即可。

紫外吸收光谱法

紫外吸收光谱技术是在确定水样有机物的含量基础上,测定出相应的水质COD的值。

这个过程中主要利用了 紫外光谱 对有机物的吸收能力,通过特殊的吸收关系来反映出有机物的含量。

利用该技术的优势在于成本低、速度快,同时也不容易产生二次污染,不过对于水质的构成条件具有一定的要求,不适用于环境较为复杂的水质环境。

高锰酸 盐法

通过硫酸、 高锰酸钾 混合添加的方式,可以通过无机还原性物质被氧化情况来进行水质COD的检测,通过对剩余高锰酸钾的还原情况来计算COD值,该技术的应用较为复杂,目前应用的情况较少。

COD测定的影响因素

预处理

在进行水质COD的检测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

一般来说,排出的水中往往具有许多其他影响水质检测的物质,通过净化、去除等方式进行预处理,可以更好的进行COD的检测工作。

比如说一定含量的油污往往会影响到水质COD的检测,去除油污后进行检查能够更好的反映出水质的本来状态。

取样

取样对于水质COD的检测同样十分关键。

一般来说,进行水质COD的检测,需要做好取样的均匀后处理工作,通过污水处理的过程控制以及样品均匀性管理等方式都可以有效避免取样环节出现的误差。

除此之外,取样过程中还需要涉及到体系的稳定性以及代表性的问题,这些需要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配合国家技术标准来实施。

氯离子

水质COD测定过程中最容易受到氯离子的影响,所以在测定之前需要先对水样中的氯离子的浓度进行检测,如果超过一定标准需要想办法对其进行控制,否则测试出的结果也将不再准确。

COD测定时如何减少误差



回流滴定

水样中具有油化物、悬浮颗粒的情况下,需要借助于回流滴定的方法先行去除掉油化物质,随后再利用分光光度处理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这样能够有效去除杂质对于最终水质COD的测定结果的影响。

取样控制

取样环节控制需要做好避免油脂、悬浮的颗粒物质进入的情况,比如说选择距离液面的油口较近的位置进行处理,效果往往更加显著。

在水样中,悬浮颗粒与油脂较少时,水质的均匀性较好,这个时候更适合进行采样。在大多数情况下,液面水质的污染有机物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在取样时也要关注这一点。

首先,取样过程中需要做好水样的震荡搅拌工作,通过让杂质分散开来保持良好的水质均匀性,这一点对于提升取样代表性十分关键,要求在震荡后立刻进行分析,不可以静置等待;

其次,在取样过程中应该保持一定的量,这是由于如果选取的量较小,那么代表性可能也会相应的降低,特别是一些水质中具有大量高 耗氧量 的颗粒,这些颗粒的分布往往并不是十分均匀,如果取样的范围较小,可能会恰好选中或者没有选中这些颗粒,导致代表性不足。

除此之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水质COD测定中取样的测试可以通过分批重复测试的方法,然后再利用公式计算的方式求出相应的结果,这样更具有代表性。

消除氯离子干扰

氯离子对于水质COD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必须考虑如何对其进行去除。

一般来说,可以借助于硫酸汞来进行处理,达到对氯离子的掩蔽;不过由于该物质属于剧毒物质,所以检测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因而为了进一步实现环保、降低危害,一些学者根据氯离子与COD值的回归曲线来估量COD值的大小。

标准曲线校正法的步骤:先配制不同Cl-浓度的 氯化钠 标准曲线并测定COD值,绘制COD-Cl-标准曲线。然后取两份相同水样,一份对 Cl- 不进行掩蔽测定COD值,记为COD总,另一份测定氯离子含量,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COD值,记为COD·Cl-,则COD总与 COD ·Cl-差值为该样品的真实COD值。

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大量的添加剂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水质COD值,该方法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催化剂来替代硫酸汞,减少污染性的同时可以更好的完成水质COD的测定工作。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方法也能消除氯离子干扰,比如:

叠加法 :通过对污水厂内的高氯水样进行分析,设置出了一种叠加法来测定COD值。通过这种方式使待测水样变为可滤和不可滤两个部分,通过运用标准曲线校正法与国标法来测定,二者得出的总和就是水样COD值。这种方法对于含悬浮物的高氯废水COD值的测定十分实用,能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

密封消解法:其基本原理为在密闭的容器中消解测定COD,当水中的Cl-氧化成Cl2并达到气液平衡时,Cl-便不能再被氧化,使用适当的掩蔽剂,则可以测定样品的COD值。

与标准法比,该方法的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有数据表明,用密封消解法分析高氯废水的COD准确度较高,COD在100mg/L~1000mg/L,氯离子浓度小于10000mg/L时,该方法 相对误差 ≤4.2%。密封消解耗时短,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一定要确保实验的安全。


yj蓝天
2022年12月13日 05:56:56
2楼

资料不错,对于COD准确测定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值得一看,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