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钠在水处理中的用途 氯酸钠和次氯酸钠仅有一字之差,也都是氧化剂,但氯酸钠溶于水时不会产生次氯酸,常温下也不会氧化COD,根本没有去处COD的效果。
氯酸钠和次氯酸钠仅有一字之差,也都是氧化剂,但氯酸钠溶于水时不会产生次氯酸,常温下也不会氧化COD,根本没有去处COD的效果。
有些污水处理厂会把氯酸钠当COD去除剂使,然而氯酸钠并不能真正去处水中的COD,只是掩蔽了测定过程,使得COD的测定结果偏低。
不过今天要说的是次氯酸钠,和氯酸钠只有一字之差,但这可是水处理中适用范围最广的药剂之一,正经的那种。
次氯酸钠下水后先水解成次氯酸NaCLO+H2O→NaOH+HCLO然后次氯酸钠又能分解出新生态氧HCLO→HCL+(O)
记住这个新生态氧,他是个独立的氧原子,可牛逼了,化学性质非常活波,有强大的氧化剂,次氯酸钠的作用多半和他脱不开关系。
次氯酸钠能杀菌消毒有两个原因,首先是那个新生态氧,强大的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源微生物致死,走的是外家拳法。
其次,细胞膜表面是带有负电荷的,而次氯酸是中性小分子,可以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与DNA和线粒体发生反应直接杀菌,拼的是内功心法。
如果水中恰好还有点氨氮的话,会和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氯胺化合物,氧化性比次氯酸弱一点,但能稳定在水中持续杀菌。
洗膜指的是给MBR膜加药反洗,用MBR工艺的人都知道,膜用的时间长了会有微生物附着在上面,铺满的话会严重影响膜通量。
洗膜的本质还是杀菌,次氯酸钠自然就会从MBR膜上脱落下来。
次氯酸钠能当COD去除剂可不是外门邪道,还是拜新生态氧的强氧化性所赐,可以氧化一部分COD,但对污泥不太友好,所以尽量少用。
次氯酸钠入水分解出来的氯离子同样会干扰COD的测定,但是氯酸钠的干扰不一样,次氯酸钠的干扰是让COD虚高。
依旧是依靠新生态氧的强氧化性,次氯酸钠在印染废水中常作为脱色剂或者漂白剂,两者大致区别是:和金属离子反应后形成沉淀叫脱色;氧化有机染料叫漂白。
前面也说过次氯酸钠会和氨氮生产氯胺化合物,现在正式介绍一下氯胺三兄弟。
NH2CL+HOCL →H2O+NHCL2 二氯胺
这三个反应都是可逆反应,三兄弟随时都能变回去,至于变不变,那全是PH说了算,想稳定脱氮就得把PH弄成弱碱性,不断消耗H+,促进CLO-电离,确保反应不会逆。
继续添加次氯酸钠的话,氯胺化合物会被进一步氧化成氮气,这时候加氯量越多,水里余氯反而越少,两者的关系大楷和下图一样。
那个低点被称为折点,按照这个量加次氯酸钠既能脱氮又能让余氯最少,这种脱氮放大俗称折点加氯,总反应方程式长这样:
2NH3+3NaCLO→ N2+3H2O+3NaCL
氰化物特指带有氰基(CN)的化合物,只记得以前看柯南时凶手用的最多的毒药就是氰化物,只要一两滴就能迅速置人于死地,一度成为我童年阴影。
氰化物在电镀工艺中起到络合的作用,能使镀层细密光滑,所以电镀废水里除了重金属之外就属于这玩意最多,处理电镀废水时有一道专门的工序叫破氰。
次氯酸钠破氰被称为氯氧化法,氰化物先被氧化成氰酸盐,再被氧化成无害的氮气和碳酸盐,过程比较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