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周导讲园 中国古代造园是一门 综合的艺术 ,既包括生活美学理念,又涉及复杂的操作流程和高难度的建造技术。而且园主或观赏者在不同时间又有不同体验并产生多种解读,所以一般情况下,很难来评定 不同园林之间的高下 。 但是苏州环秀山庄的假山堆叠就经常获得「
转自公众号:周导讲园
中国古代造园是一门 综合的艺术 ,既包括生活美学理念,又涉及复杂的操作流程和高难度的建造技术。而且园主或观赏者在不同时间又有不同体验并产生多种解读,所以一般情况下,很难来评定 不同园林之间的高下 。
但是苏州环秀山庄的假山堆叠就经常获得「 第一 」的赞誉。
东南大学刘敦桢教授认为它在现存的苏州园林湖山假石里,可以推为 第一 ;
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说它是现存园林假山「 佳构第一 」,他甚至说一个造园者如果没有见过这座山,就像学诗的人没有读过「李杜」的诗一样;
杨鸿勋先生认为环秀山庄是山景园里的 典型杰作 ;
曹汛先生说它是现存全石假山中的 神品;
更早的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曾在园中留下题辞,称其水平足以「 甲吴下 」。
环秀山庄在1997年和拙政园、留园以及网师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例证,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
跟另外3座园林,甚至跟2000年再扩展的5座「世遗」园林相比,环秀山庄的 面积 最小,只有3亩略多 (约2000平方米) ;作为主景的假山 规模 也不大,占地约半亩 (330平方米) ;它在清代后期建造, 历史 也不算悠久;而且在城市中的 位置 局促,难以获得周边环境的借景。
那么它凭什么让专家学者纷纷点赞?甚至不吝给出「第一」的称号?它与苏州其他园林假山有何不同呢?
我们今天就来讲讲这座「 不高而显,不大而雄 」,小巧中透着大气的园林假山,分析和品鉴它高超的堆叠 技艺 ,了解它的 特征 以及在中国造园史上的地位,还有创造它的清代叠石大师 戈裕良 。
01
首先来介绍环秀山庄的建造与演变 历史 。
据考证,园林所在的原址最早是东晋时期王氏兄弟「舍宅为寺」而建的「 景德寺 」。
唐末五代之时,广陵王钱元璙之子钱文恽在此造了 金谷园 。到北宋时期,文学家朱长文在此建 乐圃 (也有学者考证乐圃位置不在此处) 。
至明代万历时期成为大学士 申时行的住宅 。清康熙初年,申时行的孙子在宅内造了「 蘧园 」,在其中筑「来清阁」养鹤作伴。每当客至,有双鹤立于门两旁迎接,是当时的一大奇景。
乾隆年间,园林归刑部员外郎 蒋楫 所有,当时曾在院子中挖出泉水,名为「飞雪泉」。之后归曾任湖广总督的毕沅,他把园的东部分割出来,称「 适园 」。
嘉庆年间成为四库全书总篆官之一的 孙士毅宅园 ,孙士毅有爱石之癖,其孙孙均在嘉庆十一年(1806)专门请叠石大家 戈裕良 来造假山。
道光年间,孙氏宅园被没收入官,道光末年两位汪姓官员汪藻和汪堃将其购入后建汪氏宗祠,又名耕荫义庄。他们重修东部花园,命名为 环秀山庄 ,也叫 颐园 ,从此园林基本成型。
园林在1860年太平军攻占苏州时受到很大的 损坏 ,之后到清末、民国逐渐沦为一般民宅,被分隔成很多部分。
幸运的是 大假山 基本完好,到1950年代园林建筑还剩下问泉亭和补秋山房。1970年代后期重建了南部的厅以及西面的楼。但园林长期被苏州刺绣研究所使用,一直到1990年代初才对外开放 (其中大假山仍不能进入) 。
▲园林纵剖面? 江苏省苏州市环秀山庄及艺圃修复规划与设计
02
接下来分析园林的空间结构和各部分内容。
环秀山庄狭长的空间采取简洁的「 前厅后园 」格局。
前厅 由南部三进院落构成,建筑体量相对较大。从南面开始,分别是「有榖堂」、庭园、四面厅。
四面厅为三开间,宽度10多米,四周是回廊,视线通透,可向北观赏大假山。是整个园林在南面的「 立基 」。它的北面有用栏杆围成的临水大平台。
▲ 环秀山庄平面图 ?《中国优秀园林规划设计集(二)》
▲ 环秀山庄图底关系 ?张家骥
▲ 「前厅」庭园
▲ 有榖堂 ?Can Zhao
▲ 「前厅」临水平台
「 后园 」山水区由大型池山和园林建筑构成。池山即《园冶》里所谓「 池上理山 」,计成认为「池上理山」是所有园林中的第一妙景。
山水区的景色可以用山中一个亭的名称来概括,叫「 半潭秋水一房山 」,表明假山占了主要的部分,并被半潭池水包围。
▲ 「后园」鸟瞰
这座湖石假山的内部空间非常复杂,但它的形态结构则简单清晰,由 主山 跟 次山 一南一北呼应构成。主山的 主体 位于东南, 余脉 则落到东北的起伏岗阜上;次山较小,位于水池北面。
曲折蜿蜒的水池从西南面环绕假山,然后又在主山中间穿过,形成 涧壑 。所以主山被西北走向的涧壑隔成有关联的两部分。涧壑南面的山内有一个石洞,北面有一个石室。
山水区内的建筑仅为「 一舫两亭 」。一舫是园林最北端,靠墙而建的「 补秋山房 」,也叫「补秋舫」,它可以算是园林北部的「立基」,隔了中部假山和南面的「四面厅」形成南北呼应关系。
两亭之一是位于「补秋舫」东面、在水潭边略高位置的「 半潭秋水一房山 」 (1979年重建) 。另一亭是和它形成东西对景的「 问泉亭 」,立于小岛之上,在「飞雪泉」遗址的一侧。
一舫两亭前后错位,整体上与池山形成穿插环抱关系。不过问泉亭体量略显大,有点影响后面「补秋舫」主立面的呈现。
▲ 补秋山房
▲ 半潭秋水一房山
▲ 问泉亭
整个水池西面是廊道和边楼, 廊道 呈南北走向,紧贴的 边楼 进深很浅,采用大面积玻璃明窗,可俯瞰下面的山水空间。
由于西围墙较高且较近,为减少对山水区的压迫,附在其上的边楼立面以虚为主,弱化实体感觉。一层墙面上布置了各式漏窗,窗下嵌有书法石刻 (可能是1990年代修复时所做) 。
▲ 边楼 ?刘少宗主编《中国优秀园林设计集(二)》
▲ 边楼立面的漏窗和书法石刻 ?Brookqi
03
接下来重点分析环秀山庄的 湖石大假山 。
中国园林假山往往以古代画论中所谓「 可游可入 」为标准,希望将山水意境融入现场体验。
但是很可惜,环秀山庄由于周边地质情况变化,为保护这座已有200年历史的全石山,它长期被围起来不让游人进入。人们只能在外部观赏,失去了沉浸其中、全面感受并了解其艺术特征的机会。
实际上, 不入其中 ,是难以窥见各种山石形态和空间转换变化的,也无法感受其鬼斧神工的技艺和深厚的历史韵味。
也许管理方可以采取限定人数、时间的方式让游人进入体验,不然就浪费了其丰厚的艺术文化 资源 。
我们先用文字来描述进入其中的 游览过程与感受 。
游线一般从南部「四面厅」前的平台开始,由平台西北角通过石桥进入水池中的栈道。
狭窄的 栈道 一边临水,一边贴着假山的石壁。水池平面比地面低1米,峭壁高差大概有4米,行走其中如同在悬崖边通行,一开始就有进入险峻之山的感觉。
▲ 曲桥与栈道
栈道尽端是涧谷入口,到此似乎山穷水尽,但马上即转向西北进入到 山体内 。先到石洞,内有石桌石凳供人小憩,洞顶如同天然溶洞,还有光线透射进来。
石洞出去后就到了分隔主假山的 涧谷 ,沿着涧谷向西北前行中可体会到强烈的明暗变化和大小空间转换。上仰视天空,下俯瞰涧水,前面则对着次山。
中途转向东北,到达 石室 ,石室在平面上其实跟石洞距离很近,其形态相对规整,如同修禅的禅房,也有石桌石椅,沐浴在孔洞透入的光线中。
▲ 假山山洞图 ?陆楚石《手绘中国造园艺术》
出石室涧谷,沿 蹬道 拾级而上,几度盘旋升降就到达假山西南 山巅 ,如立悬崖之上,向下可看到曲桥、水池。
停留后沿山径从 北面 下山,到达园林东北角的平岗短阜,进入枕山临潭、树荫环抱的「半潭秋水一房山」,再下到其西北的「补秋山房」,观赏山房南面小场地上种的芍药。
再向西向南到达问泉亭,在此回望小巧玲珑的 次山 ,欣赏石壁下泄的瀑布。最后通过长廊或从次山登上边楼,从上面俯瞰整座假山。
▲ 假山顶与半潭秋水一房山 ?子禾
▲ 问泉亭
▲ 问泉亭外望
从建筑到水边,进入假山,又跨涧谷,出洞入洞,上到山顶,再下到建筑,返回山外。这条游览路线并不长,但很 紧凑 。
游人在整个过程中如同处在一个复杂的容器内,不断 进退、转折、上下 ,视线也不断 前后、左右、远近 变化,或 平视、仰视、俯视 ,体验不断迎面而来的水池、栈道、峡谷、幽洞、绝壁、石梁,亭榭。。。。。。
▲ 环秀山庄游线 ?子禾绘制,底图来源陆楚石
▲ 路径空间展开示意图 ?李保峰等《AUing-与时代同行》
▲ 假山各部分剖面图 ?李保峰等《 AUing-与时代同行》
04
基于以上空间分析和体验描述,我们来归纳环秀山庄的造园 艺术特征 。首先是它最突出的 假山堆叠 。
刘敦桢教授 概将其特征概括为三点:一是富于变化,即假山有各种形态和空间上的变化;二是接近自然,认为它是对大自然山体的概括和提炼;三是处理细致,指整个假山结构严密又有大量细节。
我根据个人现场感受和理解,也把环秀山庄湖石假山的营造特点总结为 三个方面 。
一是「 深入 」,即这座假山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深入的内部挖掘把「可游可入」做到了极致。
我们知道中国园林假山的 发展脉络 大致是从堆 土山 到 土石相间 ,再到 叠石堆山 。最具挑战的是山石堆叠。
实际上欧洲传统园林中也有 堆石 ,而受中国影响的日本园林中有 置石 ,但它们始终没有发展出「 堆叠 」这种形式。
堆叠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最大的难度,就是「 嵌空 」,即在内部形成大小孔洞。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山洞,而是山体内部玲珑通透又连续变化的空间。
这种嵌空打破了山体的厚重,带来轻盈和多变的形态,又造就游人进入内部体验的场所。
环秀山庄的「嵌空」深入又巧妙,由此带来内部空间的丰富变化。人们一旦进入,似乎来到另一个世界,既看到真实的深山壑谷,又会联想各种山水画面。
二是「 流动 」,即动观的体验被拓展到极致。人们随着路径的流动可充分欣赏假山的各个部分与层面。景色应接不暇,从外部的「山形面面观」到内部的峡谷、山涧、石洞、悬崖、绝壁等等。
景观 变化引导了流动 ,一个接一个的嵌套空间带来了大小、上下,宽窄的变化,以及湖石材料表面肌理、堆叠形式上的变化。
整体上还有绵延起伏的山体与水池、建筑、植物加上季节、天光云影之间的组合变化。
▲ 观山体验描绘长卷 ?金秋野等 《乌有园:绘画与园林》
三是「 真实 」,包括了 艺术表达 上的真实和 实际感受 上的真实。
艺术表达上的真实,诚如刘敦桢先生所言,是对自然真山的概括和提炼。
但环秀山庄还保留了许多 具体的真实 。比如小块的湖石都是顺着纹理来叠嵌,没有「补缀」的痕迹。
更关键的是靠近人的山体尺度都非常恰当,没有缩小比例。也就是在人的视觉和触觉上是真实的。而且通过 拉近 人跟山的距离,减少视距、扩大视角,强化了对真山细部的体验。
当然更重要的是艺术表达上的真实。近代文学家金松岑曾在《颐园记》里说,环秀山庄把所谓 天台、雁荡、庐山、衡山、泰山甚至居庸关 的千变万化和奇妙造型都汇聚在一起,把它们转换为山峰、洞穴、幽谷、绝壁。
这让我们联想起宋代宋徽宗在建造 艮岳 时也试图把全天下著名的山体都浓缩其中,他是通过借鉴绘画理论、技法来实现的,也是追求艺术表达上的真实。
总而言之,环秀山庄通过深入、流动、真实这几方面实现了中国古人堆叠假山追求的「 咫尺千里 」的目标,即通过小而集中的山体来表达千岩万壑的感觉。
它不是微缩,反而是放大,尤其是对人体验的放大与加强。相当于从一个 微小的真实尺度 里又爆发出一个 巨大的感知尺度 。
从而造就了两座山:一座 存在的山 和一座 观念的山 ,每个人都通过体验对 实际 的山进行了再次加工,把它的变成了「 自己 」的山。
所以直到今天,虽然跨越了200年,我们依然被当初的造园意匠所吸引,明知是人工所为,仍然充满好奇地进入其中探究,而且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被吸引,不断前行,出来之后还有长久的回味。
05
除了假山,环秀山庄 其他园林要素 的设计与建造水准也不低。
水池 以衬托山体为主,含蓄、不张扬,面积不大但曲折有致,从西南环绕并渗透到南北走向的假山之中,有深邃之感。水之「源」和山之「脉」形成了很好的结合互动。
在山水组合的基础上,少量点景和观景 建筑 被安置在靠后、靠边的位置上。它们虽然体量较大,但古朴简雅,并没有与山体之间形成矛盾冲突,或对水面构成压迫感。
建筑周边还有树荫浓密,或造型古朴的松、柏、玉兰、紫薇等作为背景和过渡。
「补秋山房」充分限定了前后空间,「问泉亭」和「半潭秋水一房山」也处在比较恰当的高度与位置,三个建筑通过连廊构成环抱和对景,借助绿化、水体体现了 人工和自然 的结合。
▲ 环秀山庄水景
▲ 人工和自然的结合 ?子禾
06
最后来介绍环秀山庄的叠造者 戈裕良 。
他被认为是中国园林叠山的 最后大师 。因为在他之后,传统的假山堆叠技艺就没有什么 创新 性的突破了,而且文人背景的 匠师 群体也走向衰弱,中国传统园林也整体走向衰落。
▲ 戈裕良画像 ?《吴中先贤谱》
戈裕良没有留下太多个人信息,据魏嘉瓒先生考证,他生于1764年,卒于1830年。其生活和造园实践基本在清代 嘉庆和道光 年间。早年以绘画谋生,后来完全以造园为业。
当时有两位重要文人与他有交往,一位是多才多艺而且四处游历的文人 钱泳 (1759-1844),他在 《履园丛话》 里描述自己曾亲自与戈裕良交流。
另一位是戈裕良的常州同乡,著名诗人 洪亮吉 (1746-1809),他写了多首诗赠给戈裕良,称赞他「奇石胸中百万堆......五岳经君位置来」,说他能够「移尽天空片片云」,虽然表述有点夸张,但可以看出他极为推崇戈裕良的叠山技艺。
▲ 钱泳
▲ 洪亮吉
两位文人都将戈裕良与明末清初的叠山大家 张南垣 (1587-1671)并称,说二人是「三百年来两轶群」,也就是两座高峰。
张南垣被认为是中国园林叠山历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跟计成先后提出了「 截溪断谷 」,即截取真山一角、用局部来表现整体的做法,对后世带来了深远影响。
他在江南地区完成了十几处假山作品,可惜都没有留存。但当时有不少著名文人为之作传,记叙他的生平,描写他的工作状态和作品效果,他的观点也通过别人的总结而 流传下来 。
戈裕良虽然离今天更近,他的作品也很少保留下来,除了环秀山庄只有一处规模更小、位于常熟的燕谷。
他关于叠山观点的表述只有钱泳记录的对 狮子林 的批评,认为其假山石洞「皆界以条石,不算名手」。
似乎他只关注技法,没有什么思想。那为什么如今被认为是 巨匠 ,给他的作品极高的赞誉?我们可能要站在中国园林假山堆叠的历史上来看。
前面讲过中国假山堆叠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后期最大的突破就是所谓「嵌空」叠法及其带来的内外流动、可游可入的空间体验。
这是中国造园家对于自然的一种技巧性 再加工 ,而且这种再加工具有深刻的艺术特征,尤其体现了传统绘画的画理、诗词意境与技术的结合。
但是这种加工需要 适度 的把控。没有技术的支撑,无法实现很多细微的艺术感受与追求,但过度追求技术又可能就会带来繁琐、造作。
所以我们发现假山堆叠艺术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甚至会有长时间的停滞。一定要出现环境的 新刺激 、需求的 新变化 或者社会的 新认知 ,才会向前发展 (典型的是晚明时期) 。
从这个角度来看,戈裕良的贡献更多是认知上的提升。不是他在技术上多娴熟或发明了新材料,而是他通过自己的理解和经验的积累,使针对假山的认知更 全面、深入 ,表达更 系统、完善 ,从而引领中国假山堆叠走向历史最后一个高峰。
戈裕良精通画理,又通过长期实践获得领悟,能够充分把绘画的意境落到假山的整体、局部与细节安排上。所以他所叠的假山整体上不强调山峰,而体现脉络连贯、前后呼应。
细节上借鉴绘画的「 斧劈皴 」法塑造悬崖绝壁,把小块的湖石嵌合成整体。
体现在环秀山庄上就是 弱化 外观,减少从外部观察整体假山的机会, 压缩 而不是拉开视距,使人们在一个个狭小空间里体验迎面而来的山水局部,然后在脑中叠加、积淀形成完整的山体意象。
戈裕良在 具体技术 上也有独创,如《履园丛话》中所记,他发明了一种针对假山内各种孔洞、石洞穹顶的「 钩带联络 」做法。
他提出要像造拱桥一样,利用大小石块的天然形状进行咬合连接。大块石头之间顺着它的肌理形状互相勾连,小块石头用来补缀。
这就造出了如同真山洞壑的洞顶,可以从 下壁 到 上拱 整体地连成一体,有些地方还有 局部悬垂 ,如同喀斯特溶洞的形状 (他认为狮子林假山之所以不够高明就是采用条石来做洞顶,显得不够自然) 。
这是戈裕良在深入观察并理解自然规律之后,所感悟到的做法。虽没有特别之处,但需要现场的精准把控和随机应变。
将人工处理的空间深入到假山内部各个角落,但外部又整体而浑然天成。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体现了计成所谓「 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的标准。
▲ 环秀山庄复原平面图 ?杨鸿勋《 江南园林论》
▲ 假山西南侧透视图 ?陆楚石《手绘中国造园艺术》
▲ 环秀山庄假山形式 ?郭征等《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
张南垣和计成曾经批评假山堆叠中过度追求「 小中见大 」,因为随着城市私园规模的缩小,面面俱到的小中见大,会造成如同「小人国」般的微缩景观,显得繁杂凌乱。
所以他们提倡「截取真山一角」,用 局部 的真实来代表、象征 整体 的真实,追求写意与氛围。
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牺牲了山的多样性,降低了趣味性,而且发展到一定阶段又走向模式化。
而戈裕良的作法可以被认为是 再次回到 「小中见大」,不过他并没有把真山按比例缩小,而是让人进入其中,感受山体真实的局部和各类肌理形态,通过拉近人与细节的距离获得 真实与抽象结合 的空间体验。延续且丰富了张南垣的局部真实,既达到了 小中见大 ,又保证了 小中见全 。
▲ 环秀山庄秋景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
总结
苏州环秀山庄的湖石大假山虽然是清代后期的作品,但体现了高超的技艺,被誉为「江南园林假山第一佳构」。
园林采取「前厅后园」格局,后园山水区由半潭池水、主山、次山和补秋山房(舫)、半潭秋水一房山(亭)、问泉亭构成。进入湖石大假山能充分体验栈道、涧谷、石洞、石室、悬崖、山巅、石岗等一系列景观。整个叠山富于变化、接近自然、处理细致、体现了深入、流动和真实的造景特征,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其叠造者戈裕良不仅全面提升了对假山技艺的认知,也在具体技术上有巧妙创新,采用「钩带联络」等方法塑造出自然的洞顶,引领中国传统假山堆叠达到历史上最后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