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班玛藏族碉楼营造技艺
不想再起名
2022年10月13日 17:09:59
只看楼主

班玛县藏家碉楼,藏语称为“夸日”,大概可分为三种:隘碉、烽火碉、家碉。建筑风格分为四种:木式、石式、石木混合式、新式。多建于向阳坡地,一般都傍山,外形呈阶梯形,属“干栏式”建筑。碉楼由藏族专门的砌石匠修建,原料为普通石块,用泥土粘合,不吊线,不绘图,全凭经验,信手砌成。其壁面能达到光滑平整,不留缝隙。碉楼一般分为两层或三层,上层堆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建筑整体高约10米,屋面多为平顶,墙砌石、木交错,隙间夹杂黄土营造而成。

班玛县藏家碉楼,藏语称为“夸日”,大概可分为三种:隘碉、烽火碉、家碉。建筑风格分为四种:木式、石式、石木混合式、新式。多建于向阳坡地,一般都傍山,外形呈阶梯形,属“干栏式”建筑。碉楼由藏族专门的砌石匠修建,原料为普通石块,用泥土粘合,不吊线,不绘图,全凭经验,信手砌成。其壁面能达到光滑平整,不留缝隙。碉楼一般分为两层或三层,上层堆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建筑整体高约10米,屋面多为平顶,墙砌石、木交错,隙间夹杂黄土营造而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班玛藏家碉楼的营造技艺是一门独特的手工技艺,工具一般自制,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但要做到三好:石质好、木材好、泥土粘性好。其砌墙不用标尺,仅靠眼力,形状多为梯形。建成后外墙表面齐整平滑,棱角分明,稳固扎实,具有一定的抗震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班玛碉楼营造技艺在继承和发扬了本民族碉楼技艺的同时,将藏、羌碉楼营造技艺进行了改进和升华,形成了班玛独具特色的碉楼营造技艺。2008年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



供稿:厅非遗处

图文编辑:青海文旅厅信息中心

知识点:班玛藏族碉楼营造技艺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