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
#608
青云胡同里的戏剧天地
原地建筑
将新的戏剧文化活动融入北京老城的文化根基
建筑师: 原地建筑
地点:北京
面积:1300平方米
建筑分类: 展览类、文化类、改造类
推荐理由:用新式语言与传统元素的结合;文化建筑激活老城区活力
#01 设计背景
前门地区位于北京紫禁城南侧,见证了北京城数百年兴衰历史。位于前门东区的青云胡同23~29号院,正是这部宏大史诗中的一个缩微烙印。其南院曾是百年前京剧大师梅兰芳居住过的地方,与平遥颜料会馆的戏楼只有一巷之隔,他曾在院里练功吊嗓,酝酿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中院原有关帝高庙,一度香火鼎盛殿房林立,附近胡同街道都以之命名。北院几十年前被“时髦工业”-电子管厂占用,钢结构红砖墙的厂房拔地而起。
△基地历史状态和改造策略| 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这一切正在烟消云散。近几十年里,先后经历了拥挤群居的杂院时代、集体搬迁的腾退潮之后,人走了,院子空了,房屋成片坍塌,城市肌理和文化记忆破碎分解。如今剩下南院一间残房、关帝高庙遗存的两座偏屋,以及屋顶塌落、四面漏风的破败厂房,其余都已消失在一片土堆瓦砾中。
△建筑原状| 图片来源网络
本次改造行动旨在通过适当的介入,修复城市文脉,留住文化记忆,并使城市与社区恢复生机活力。
△改造后| 图片来源网络
#02 设计理念
1.微胡同与连续院落
建筑师首先对用地变迁的过程进行了深入调研梳理,对仅有的遗存给与保护,然后谨慎选择一部分损毁的建筑体予以重建,形成院落空间群,使缺损的城市空间肌理重新获得感知。
同时借由特意留出的缝隙,将一系列“微胡同”引入院落内部,作为外部城市街道的内向延伸,带动整个院落群内外空间的连续流动。
△内部院落| 图片来源网络
△留出缝隙形成微胡同| 图片来源网络
2.记忆载体
建筑不只是无机的物质,更是活着的历史。改造中对真实遗存的历史多样性给予肯定与尊重,破损与完好、红砖与灰砖、厂房与合院的冲突,被包容、甚至被强化 。
△改造保留历史多样性| 图片来源网络
高庙遗留残墙被原样保留下来,作为沧桑的见证。有些建筑进行了必要的加固与缝补,用 梯台状的砖扶壁 支撑倾斜将倒的墙,用新木将老残柱上下墩接、使其恢复结构强度,新措施与旧构件牢牢锚固生长在一起。经过对土堆瓦砾考古式的清理发掘,湮没已久的几组梅兰芳旧居大青石柱础,被重新发现、归位。其他周边散落的老物件和材料–老基石、旧砖、瓦片,被收集起来,作为时光碎片随机错位混砌到新的墙体和地面中。
△梯台状的砖扶壁| 图片来源网络
3.新旧碰撞的墙
复建房屋的砖墙中部,如云雾般插入了大量弥散的 玻璃砖 ,房屋实体的存在感被削弱,既是对自己虚构身份的表白,又仿佛对生而又灭、灭而又生的轮回的追问。另有几处实砖墙被不规则钢构件穿透,留下杂院时代穿墙打洞的 记忆隐喻 。
△玻璃砖| 图片来源网络
#03戏剧与文化
源于已有的历史积淀,这里被定位为胡同空间与戏剧文化的融合体,为周边社区与城市的复兴注入动力。与大型集中式的现代大剧院不同,一系列戏剧创作、排练、演出、交流的场所,共同组成小尺度的散布群落,吸引着 新兴的小型文化创意群体 。
北侧老厂房和关帝高庙配房被改造成戏剧排演工厂和特色小剧场;南侧梅兰芳旧居遗址上生长出的戏剧文化交流沙龙,向南侧的三里河打开,将河沿风光与游人引入内部;中部散落的几处创意空间和连续的内部街巷,将各个部分衔接起来。为了保证各处空间的现代舒适条件,园区统筹配备了各种设施系统,每个房间内的空调设备根据情况隐藏于地面之下或墙壁之中。
△功能分析图 | 图片来源网络
△戏剧排演中心 | 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未来运营逐渐成熟,希望新的戏剧和文化活动突破界限,顺着流动的巷道向胡同深处漫延,融入北京老城深厚绵延的文化根基之中 。
#04 技术图纸
△首层平图 | 图片来源网络
△剖面图 | 图片来源网络
△立面图 | 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ArchKey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