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管理是一项复杂且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实现造价目标的全过程管控。要实现质量、进度和效益平衡统一,动态造价管控必须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它有别于提交报告就完事的阶段性造价咨询服务,要求造价咨询公司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并做以下准备:
①项目组织:由专业人员组成项目小组,并由具备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经验的注册造价工程师任负责人;
②技术准备:整理、归类工程造价信息(价格信息、指标指数、与承接项目类似的已完工程信息);
③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许多业主单位还没有全过程造价咨询的观念,造价咨询企业要建立一定的沟通机制,消除部分业主单位在投资管理会否被咨询企业控制、会否有利益输送风险等方面的疑虑;同时针对业主不同的诉求,能够有效磋商;重视各单位间的横向沟通、协调,从而提高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效率[1]。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进行项目发承包,但应用领域及项目多为水利水电项目或者工业项目,房屋建筑领域鲜少涉及。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房建领域逐渐推广,但各地区推行力度不一致,发展不平衡。2014年,住建部再次发文强调要加大工程总承包推行力度;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包括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变成建筑市场中流行的发承包方式,然而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政策规范等都还较为缺失,为项目管理埋下诸多隐患。
2019年12月,住建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明确,企业投资项目的工程总承包宜采用总价合同,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总承包应当合理确定合同价格形式。采用总价合同的,除合同约定可以调整的情形外,合同总价一般不予调整。EPC项目多采用固定总价合同,项目执行的风险大都已经转移到总包商身上,面对既定的合同条件和固定的合同收入,总包商只能想办法降低成本,在改善自身成本管理模式上做文章,才能争取更大的收益。
EPC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按照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对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实行全过程的承包,并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和造价等全面负责的承包方式。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在设计、采购、施工等方面建设单位只需要和总承包单位签订一个总承包合同,改变了以往平行分包模式下,建设单位分别于各个单位签订合同的形式。传统模式与EPC总承包模式对比图与合同关系图详见图1与图2。但是由于总承包合同涵盖了设计、采购、施工,甚至调试等方面,总承包方项目管理难度增大,工程造价控制风险也全部转移到总承包商身上,总承包商如果想实现工程利润,对于工程造价管控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提倡EPC建设模式,采用EPC总承包模式进行建设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EPC模式最大的优点是整合了设计、采购和施工过程,尤其是以设计为龙头的EPC总承包商,利用设计的优势,有机的将项目整合为一个系统工程。但由于EPC模式整合了设计、采购、施工几个方面,相对比较复杂,工程造价管理难度也更大。
建设单位与EPC总承包单位签订的合同通常为固定总价合同,并且技术标准的确定也大多以初步设计为依据,但是进入施工图阶段后,随着设计的深入,建设单位会提出一些设计变更以满足建设单位需求。建设单位提出的这些设计变更大多数是提高标准等增加费用的变更,EPC总包方对于这些设计变更存在提报不及时的情况,建设单位也存在签批不及时甚至是不予签认的情况,这就造成了EPC总承包方成本增加的情况。
一方面,由于建设单位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建设工程项目,大部分工程管理职能均由EPC总承包方承担,因而建设单位配备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有限,造成工程结算拖延;另外一方面,结算工作在竣工后才启动,并且建设单位对于工程结算往往安排多层审核,除了监理、建设单位,还会有建设单位上级部门,第三方审计等。
EPC总承包模式对于总承包的优势就是,优化设计,既满足合同约定的技术标准,又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但由于设计优化需要设计人员投入大量的精力,反复计算数据,既满足规范标准,又能为总承包方降低成本,这就对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对于设计优化的投入要求很高,因上述原因大多数EPC项目的优化力度有限,没有体现出EPC的优势。
最近几年由于环保力度加大,建筑材料价格一直波动较大,如遇到EPC总承包投标年份与项目实施年份材料价格增长较多时,会导致项目成本会大幅上涨,并且与建设单位签订的EPC总承包合同通常是固定总价合同,也没有材料价差调整条款,但是与施工分包单位签订的合同中有材料价差调整条款,造成了EPC总承包方出现亏损的情况[2]。
EPC总承包项目整体造价数据对于项目费用控制来说非常关键,由于EPC总承包范围包含设计、采购、施工,以及调试、培训、各项专项验收等范围,相关造价人员还是按照原有管理思维,各项成本数据收集不全,或是没有对整体工程造价数据动态更新,不利于EPC总承包项目的总体造价控制。
4.1 合同结算条款中需要明确设计变更费用调整范围
为避免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及签证无法获得费用补偿,建议在总承包合同中明确属于总承包合同固定总价外可以获得费用补偿的变更或签证范围。主要是两类:
②相比总承包合同技术文件提高标准的变更或签证。另外,在总承包合同中明确上述变更和签证结算原则,与建设单位确定好变更和签证审批单审批权限及签署流程。
针对建设单位工程结算时间拖延的问题,建议的解决方案是,在工程建设初始与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就工程结算工作做好沟通,了解建设单位对于结算工作的要求,例如:需要哪些资料,哪些审批流程,结算资料格式要求等。避免工程结算因流程、资料等问题出现反复。
对于以往工程结算在竣工后开展的不利局面,可以通过开展过程结算的方式来改善,将占比工程结算工作时间较大的工程量核对等工作环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展。对于建设单位层层工程结算层层审核的问题,建议在总承包合同中约定工程结算以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单位达成一致的结算审核报告为准,而不是建设单位上级主管部门二次审核为准[3]。
EPC总承包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以设计为龙头,充分利用设计技术优势对工程进行设计优化从而既满足工程建设标准要求又节省费用。对于EPC总承包商而言,如何做好设计优化就是关键了。但由于EPC总承包项目设计方案优化往往需要反复优化调整,设计出图的速度、质量、顺序也都比纯设计项目要求高,在没有相应激励措施的情况下,设计人员参与EPC总承包项目的积极性较低。因此在调动设计人员设计优化积极性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①对设计人员宣贯EPC总承包项目重要性,从思想意识上提高设计人员对EPC总承包项目的重视程度;
②制定合理可操作的参与EPC 项目的设计人员薪酬分配方案;
③同等条件下参与过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人员可以在职称、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作为激励。
工程项目建设中,材料价格占工程费用的大约60%,占比比较高,并且工程建设项目周期较长,材料价格也会出现波动,尤其是近几年,钢材、水泥、预拌混凝土、砂石料等主要建筑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作为EPC总承包商控制材料价格风险尤为重要。为了控制材料价格风险,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在编制设计概算和投标报价时充分考虑材料价格风险因素;
②在招投标和施工合同签订中,发承包双方应按风险共担原则,明确约定主要材料的范围、风险幅度和调整方法;
③主要大宗材料提前预判材料价格趋势,结合工程进展有计划的进行采购[4]。
EPC总承包工程造价管理最为重要的就是整体造价的把控,EPC总承包方应在项目初始根据EPC总承包投标报价文件编制项目控制概算,并且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定期动态更新实际成本,这样就可以实时掌握项目整体盈利情况,分析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
EPC总承包模式是当今工程建设的新趋势,有诸多优点,但是也对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控制好EPC工程造价就需要在EPC总承包合同中与建设单位谈好造价相关条款,有效控制设计变更费用,做好过程结算,加大设计优化力度,控制材料价格风险,做好EPC项目总体工程造价数据分析。通过以上策略做好EPC工程造价控制,提高企业在建设工程市场竞争地位。
本文来源:成都市工程造价协会 廖述友 四川明合泰建设管理咨询,工程造价管理整理
版权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