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在支撑环保产业发展的各要素中,创新是最受环保企业诟病者之一。业内的情况往往是,创新可以在台面上大讲特讲,但在实操上却得是“极度务实”的另一回事。 一个业内人心照不宣的事实是,创新在更多时候只是项目申报、专利申请、装点门面时的假把式,并非真正成为推动企业业务增长的真本事。
一直以来,在支撑环保产业发展的各要素中,创新是最受环保企业诟病者之一。业内的情况往往是,创新可以在台面上大讲特讲,但在实操上却得是“极度务实”的另一回事。
一个业内人心照不宣的事实是,创新在更多时候只是项目申报、专利申请、装点门面时的假把式,并非真正成为推动企业业务增长的真本事。
据青山研究院数据库显示,环保企业所依靠的业绩增长要素中,资源关系排第一、其次是资本、再次是营销,这三者占了绝对的比重,而创新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
不排除行业有一部分企业在创新上做出了实质内容,但从整体上看创新还没有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要素。且在当前的生存法则下,在创新研发上投入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甚至是冒险的。由此便有了环保企业在研发上的普遍投入甚微的现象,甚至产生了“环保行业没有技术含量”的论断。
对于一个承载着为世界级人口和经济大国提供环保服务的产业而言,这看起来多少有些荒谬;但这不是环保企业不求上进的颓废之象,而是其迫不得已的生存之道。
但事实上,很多环保企业对创新驱动、品质品牌导向的市场竞争机制是心向往之的。
那么,究竟中间存在怎样的产业发展之痛呢?青山研究院团队对此进行了调研,访谈了数位环保企业家和科研领域的专家,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对环保产业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所以我们决定将环保产业的创新发展作为一个专题持续地研究下去,同时系统地产出文章。
本文是这个系列专题的第一篇,主要在宏观层面阐述环保产业陷入创新窘境的病根,后续会根据调研的进展在多维度做系统深入的解读,希望能为青友们答疑解惑、带来有价值的参考,同时欢迎对这一专题感兴趣的朋友添加主编微信一起探讨。
行业内有一种说法认为,环保行业的技术门槛极低甚至没什么科技含量,这种观点是针对行业粗放发展阶段的乱象而言的,据实而论,这显然是不成立的。
从环保的广泛涵义来讲,环保的需求特征、应用场景是多样化的,这就意味着技术门类、工艺路线、装备设备的供应也是多样化的,且随着产业的发展,环保的涵义在不断拓展,而对创新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
在环境问题仍然尖锐、极端气候严重的环境形势下,环保的内涵以及对环保技术的要求会不断延伸和提升,比如规范标准的升级、碳中和的提出。就这一意义而言,社会对环保领域创新的需求更甚于一些其他领域,未来这种趋势会加强,因为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
另一方面,对环保产业的要求取决于社会的需求,我国是人口大国且各类工业产业繁多,对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需求是非常高的,由此国内的环保市场被认为是世界级的市场,只不过国内环保产业尚处在较低的水平上,由此产生了环保行业没有科技含量的错觉和谬论。
从切实和发展的角度看,国内环保产业的整体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在针对国内特殊市场需求的产业升级过程中,创新一定是需要的。
环保确实不是高技术领域,但却是一个需要与时俱进的产业。得出“环保没什么技术含量”的论断的另一个原因是,视角停留在过往的、落后的阶段,工程思维、末端治理思维过重,认为创新永远是老一套的东西,对技术的使用奉行绝对的“拿来主义”。
一位在创新上卓有成就的朋友表示,在国内稍微做出些有用的创新、哪怕是非纯技术的,就会有很大的机会,近几年一些产品化、装备化、模块化的创新便是如此。
也有行业朋友认为,环保行业的技术需要叠加在其他行业技术之上,比如材料、设备制造、电子电器、生物、化学等等,这导致了实现技术差异的难上加难。
这确实是过往环保行业创新的一种大致逻辑,但并非环保创新困难的真正原因,也不是环保创新没有空间的理由。环保行业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应用场景,很多工艺和技术要依赖上游的供应链,但这并不意味着环保没有的自己的定位和内容。
环保企业很像是医院,环保工程师很像是医生,所做的事就是为环保问题做诊断,并通过各种专业的工艺、设备解决问题,诊断并给出合理且优良的解决方案就是环保企业的定位,这并不是一件简单低级的事,环境保护需要优质的环保企业和环保工程师,就像社会需要好医院和好医生一样迫切。
而如何更好地用上游的种种供应解决好环保问题就是环保创新所要发挥作用的环节,比如把PVDF材料做成超滤膜用于污水处理就产生了MBR工艺。
行业之所以认为是“依赖上游”而非“使用上游”,一是对环保的需求和解决方案研究不够、对上游技术供应的情况了解不深,二是国内上游的技术供应本身也不够扎实,三是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环保创新理念。
一直以来,国内普遍认为高校、体制内科研机构才是科技工作的主体,进而便认为技术源于科学,科学是更高级的东西,技术发展依赖于科学发现,科技进步应该遵循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于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成为了国内科技发展路径模式的标准设计,在此之外的科技创新就会被认为是违背主流的、不现实的。
这显然是一个错误的观念,比如,近年来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环保领域同样也有院士产生自环保企业。
综上而言,国内的环保行业是需要广泛和深度创新的。退一步讲,即便环保行业无法通过高技术创新形成绝对的门槛,但一定存在提升服务水准、产品质量的可能性。
而若论创新,就不得不说作为创新主力军之一的中小企业。在当前的产业格局中,中小企业不在主导地位上,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环保企业不重要,而是有着不可获取的作用。
一方面环保行业的需求不全是大型的项目,此外还有大量多样化的需求,比如工业环保领域,这类需求的解决要依赖中小环保企业。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虽然没有资本上的优势,但具有灵活、富有创造力的特征,更能在一些细分领域实现突破。
但是,如果中小企业不能凭借创新变成大企业,那么中小企业的创新就成了悖论。中小民营企业具有创新的动力和基因,从产业整体的角度看这本是值得挖掘的保障,但关键是要有创新的土壤。
那么,行业真实的创新环境如何呢?中小环保企业的真实处境究竟如何呢?
坦白说,环保行业的大多数企业走的是短期机会主义路线,这完全符合环保产业现阶段的逻辑和实情,无可厚非、也不需过多讨论。
而还有一部分企业走的是以创新和品牌建设为主导的长期主义路线,通常认为这部分企业是环保产业的潜力股和未来之所在。 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在这类企业所直面的真实处境中隐藏着环保创新的窘境乃至整个环保行业的困境。
在青山研究院团队上半年的调研中发现,不少国内较为优质的产品型、技术型企业已经把目标从“活得好”调到了“活下去”。 一家设备制造企业的研发总监苦诉,“这几年在研发上的投入确实换来了好名声,但是没有换来明显的高增长,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实在是无法琢磨,没有市场的积极反馈,研发投入的可持续性将会是个大问题。”
这句话中的情况也是行业中很多创新工作共同面对的窘境,而“叫好不叫座”的背后才是环保行业最真实的商业逻辑。
问题出在哪呢?
环保行业一个根深蒂固的弊病是真正的需求跟技术和产品之间很多时候是割裂的,在中间隔着厚厚的中间商。很多环保项目做得很烂,并不是环保企业没能力、没好产品,而是经过中间商对利润空间的层层盘剥之后,留给真正做事的企业发挥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了,最终导致行业走向了劣币驱逐良币。
而真正做技术、做产品的企业基本上是处在环保产业生态位末端的,让他们在被压榨到极限的利润空间内进行创新实在是强人所难,但这正是很多环保企业的艰难处境。
在行业中广泛存在的各种关系户、白手套、无良总包就像是一大毒瘤,他们以中间商的角色攫取了一个项目中相当份额的利润,却并不发挥实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这一行业积弊在根本上扼杀环保产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和可能性,同时增加了全社会做环保的成本。
如此长久下来,环保企业对创新的态度也变得审慎且冷淡,研发人群和技术人群更是丧失了对创新的热爱,要知道创新工作者是一个产业进步的重要源泉。
好产品和好技术不全是由需求决定的、也不全是在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中产生,这其中近乎厚黑学之类的江湖哲学对创新是极大的扼杀,为创新工作者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在调研中甚至发现,在一些环保企业中从事研发的工作者对“创新”二字持有一种夹杂了怀疑和厌恶的态度。
经历了这些年的阶段性发展,大家都以为环保产业该到了质变的时候,但似乎又没有, 除了对政策的一哄而上,产业没有形成新的突破口,尤其没有形成对创新的正向反馈机制。
其中最大的问题不是创新有问题,而是市场就没有创新者的土壤。政策对创新的导向和产业对创新的呼唤是美好的,但到了赤裸裸的市场上,这些都成了空中楼阁。
因为,中间商看的是利益,而不是专精特新,他们也压根儿就不懂专精特新。
在需求和供给严重割裂、创新空间极其逼仄的窘境下,创新还要面对的另一挑战是恶性竞争和无下限的低价竞争。适度的低价竞争可以刺激创新,过度的低价竞争会摧毁行业共同的前程。
更加残酷的现实是,在行业的规则严重崩坏的情况下,行业的发展是会开倒车的。当创新没有回报、优质企业没有安全感,鼓励创新就成了一个滑稽的现象。
最难能可贵的是仍然有环保企业在此间跋涉,因为他们的处境比充斥在行业中的头部企业的所谓危机更难。
如前述,在一些情况下产业的发展是可能开倒车的,这对创新无疑是不利的;另一种艰难是一旦行业整体处在下行趋势之下,企业的创新投入甚至连着生存都会面临窘境。
在最近的调研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今年上半年环保企业的境况普遍是艰难的。一位朋友分享,去年费尽千辛万苦中标的项目,却成了企业今年最心惊胆战的事儿,项目进度在疫情之下一再延期,本就可怜的利润空间越干越没底。
一些做设备的企业甚至出现了业绩腰斩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本就费力不讨好的研发投入一时间面临中断。
有企业愿意在创新上投入本是一个产业的幸事,但不幸之处在于创新工作很多时候是以最单薄的企业群体在做最有风险的事。
在与几家企业的高管团队的交流中可以感受到,企业主调在从攻转为守,从前大胆激进的锐气早已不在,有些创新上研发不敢干、甚至不敢想了。
看得出来行业普遍在面对低潮期,这种行业性的困境,是创新性企业首要面对的。
其次,环保创新型企业还要在颠倒错乱中前行,应对错乱秩序。创新难,在没有道理可讲、没有公平可言规则下创新更难。
在现阶段,环保的创新要面对“高价值、低回报”的痛点,低回报的原因一方面是环保行业解决的是社会性、成本性、公益性需求,高技术很难实现高利润,溢价的空间十分有限;另一方面是本身有限的利润空间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压榨。
再者,环保行业的很多问题在于需求端本身是不成熟的,这也是限制产业向好发展和创新的原因之一。
很多时候环保企业需要面对不懂还乱提要求的业主,据一位工程领域的朋友讲,有些项目最终做到70分,不是做不好、没能力,而是其中的20分是客户不专业的干涉导致的。
因此,行业总结了两大类优质客户,一类是回款正常的客户,另一类就是尊重专业且肯配合的客户,但这样的客户往往是可遇不可求。
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但总体上环保产业百般凋敝,原因不在环保企业,主要在于需求的虚假、竞争的混乱、规则的崩坏。
行业笼统的认为,粗放之后会迎来高质量发展,可只有这些真正在行业最前沿掘进的创新企业知道行业是否真的质变,趋势是否正在到来。
在青山研究院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在坚守正道的企业不在少数,但产业的种种弊端匹配不上他们的努力和坚持。
若时代红利只肥了粗制滥造
那环保的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如实现?
中国环境问题的解决,需依靠一个高水准的环保产业,国内环保产业的提升离不开创新,而有效的创新则全在于行业的健康机制。
环保只是一个需求场景,用技术从业者的话说,寻求最佳解决方案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只有创新才能让环保的成本更低。
如果堵死了环保创新发展的通道,那这个行业的进步也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创新不是当前环保企业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但一定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个技术应用型产业真正的发展停滞是创新的停滞。
没多少环保企业能在一条逼仄的道路上持续深耕,即便是有志于环保或走长期主义路线的企业,没有创新的土壤是难以长出创新的成果的。
因此,要向那些坚持在创新道路上的环保企业和环保人致敬,他们所做的事才是最难最有价值的、是这个行业最前沿的探索。
如果哪一天这些探索都失败了,这不是一部分企业的失败,而是整个产业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