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建筑都市主义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艺术到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城市的设计理论都是以建筑和建筑学为基础的,这种设计理论可以被称为建筑城市学或建筑都市主义。 建筑长期以来决定着城市的形态,城市被当做放大的建筑来设计。这种“建筑都市主义”长期主导着规划设计界,其后果是城市对自然生态过程的忽视、对城市空间系统的吝啬、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与冲突,城市形态的随意与混乱等。 02 景观都市主义
01
建筑都市主义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艺术到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城市的设计理论都是以建筑和建筑学为基础的,这种设计理论可以被称为建筑城市学或建筑都市主义。
建筑长期以来决定着城市的形态,城市被当做放大的建筑来设计。这种“建筑都市主义”长期主导着规划设计界,其后果是城市对自然生态过程的忽视、对城市空间系统的吝啬、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与冲突,城市形态的随意与混乱等。
02
景观都市主义
景观都市主义一词是由查尔斯·瓦尔德海姆在1997年正式提出的。瓦尔德海姆吸收和整合了麦克哈格的生态规划思想和科纳的城市设计理念。
景观都市主义就是将城市理解成一个生态体系,通过景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将基础设施的功能与城市的社会文化需要结合起来,使当今城市得以建造和延展。该主义是当今城市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心是强调景观是所有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的载体。
景观都市主义认为景观是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在传统的城市规划中,一些结构要素(墙体,道路,或建筑物)引导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绿地被布置到城市遗留区等次要的地块,与建筑物不相适应,或仅仅作为装饰品。
在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中,是城市和场地的文化和自然过程指引设计师进行规划和组织城市形态。
景观都市主义的主要观点
1. 历时过程和过程形态
2. 水平性
3. 基础设施
4. 生态学
5. 技术与操作方法
6. 想象力
景观都市主义的核心论点
从景观的角度来思考城市问题,生态策略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景观应该替代建筑,成为决定城市形态和城市体验的最基本要素。
詹姆斯·科纳强调城市化是一种动态过程,城市地段由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而成形。景观都市设计强调一种动态、弹性的规划过程,其中随时间发生变更的机会被赋予超过那种一次定型的“总体规划”的首位性。
PS:什么是动态景观,什么又是弹性的规划过程,尚蘇理论小灶后面会有专题为大家讲到。
03
生态都市主义
生态都市主义想象一种途径“具有调和生态学和都市主义内在冲突的能力”,尤其是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混合、人工生态技术,成为解决和城市对立问题的切入点。
生态都市主义尝试通过一种生态的途径来拯救当代城市,并提出可替代和可持续的城市化形式及相应的原则。生态都市主义对待城市化并没有统一的方式,而是从全球的视角,多尺度和多学科的途径来应对。设计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将生态与城市联系起来,而不与环境相冲突。
04
景观生态都市主义
景观生态都市主义认为景观都市主义极少注意到城市生态方面取得的进展,如果这些生态进步被纳入,就可以提出新的概念思想,景观生态都市主义。
生态学的研究已经进入城市中,人在城市生态系统的角色是不能忽视的。作为一个以城市为基础的生态研究,城市生态学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强调跨学科的方法,研究城市景观和城市化相关的驱动力、格局、过程和结果。
景观都市主义和城市生态学的融合,创造出反映文化过程和自然过程的新领域———景观生态都市主义,强调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文化和自然的双重基础。
景观生态都市主义3个可能的研究方向:审美认识的演变、人类对生态学的深刻理解、通过实践的反思性学习。
景观都市主义的两个代表项目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项目中,如今被认为是景观都市主义最早的实践。屈米和库哈斯的设计方案抛弃了传统的公园设计手法,而采用了一种景观与城市语汇紧密交融的设计策略——一种“城市化的景观”或“景观化的城市”。
屈米认为拉·维莱特虽然名为“公园”,其实是一种新类型的城市,是“巴黎最大的不连贯城区”;库哈斯同样认为无法用传统的“复制自然”的公园设计手法达成设计目的,他期望拉·维莱特成为“社会工具的稠密森林”。
两个方案发出了景观将作为一种媒介的角色的信号,藉由它清晰表达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都市设计:层叠的,无等级的,弹性的,以及战略性的。
两个方案都提出了景观都市主义的初生形态,构建了一个基础设施的水平场域,能够适应随着时间流逝而发生各种各样的都市行为:计划的和未计划的,设想过的和未设想到的。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通过景观创造出城市生活和事件的舞台,貌似与场地文脉毫无关联的设计事实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多伦多当斯维尔公园
当斯维尔公园所在的场地是一个废弃的空军基地,由于城市的扩张,它现在所处的位置已经是大多伦多市区的中心,周边交通发达。政府和市民希望通过这一场地的改造和复兴,激发城市新的活力。
库哈斯团队的方案名为“树城”。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在方案中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形式,而是提出一系列阶段性的策略指导公园的建设和形成。设计者放弃了一开始就进行全面建设,并以建造新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原动力的做法,选择多伦多最具特色的资源—树木,通过持续不断的种植为城市发展创造财富,提升土地价值,控制前期投入和预算,使公园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设计构想将分3个阶段来实现:
第一阶段(2001-2005年),对公园场地受污染的土壤进行整理和救治。
第二阶段(2006-2010年),增加人工干预,建设道路网络,并为场地安排一些活动,在清理过的场地上完善原先的种植并开始新的种植。
第三阶段(2011-2015年),大约25%的场地将形成成熟的植物群落,设计者期望促使这些植物逐渐穿越场地而自由分布,而其余场地的用途则根据未来的发展和规划来决定。(生长出来的景观,让自然做功)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英国Eva Castro阐释都市景观主义
知识点:景观都市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