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抗旱减灾设施 — 浦江溪井
朝气蓬勃的帽子
2022年08月09日 15:42:19
来自于防汛抗旱
只看楼主

古 代抗旱减灾设施  —   浦江溪井  


代抗旱减灾设施  —   浦江溪井


 


从古至今,旱灾发生频繁,而抗旱无外乎找水、取水、输水。现今科技的发展,使我们可以建设水库蓄水,打井找水,建设引水渠道输水。那么在古代,古人们又是怎么抗旱的呢?



     

溪井

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有一种独有的工程形式—— 溪井,用于平时蓄水,旱时取水 。溪井只在浦江县有发现,在国内其他地方目前还没发现过。


溪井又称水仓、闷塘、匣、水孔等,是部分山区在溪岸、溪底筑坑集水、蓄水的一种古老独特的水利设施,分有盖与无盖两种,其修建历史可追溯至宋代。


有盖溪井(溪底)


               



无盖溪井(溪岸)


               


             
溪井地处河底,类似水窖蓄水,是备用水源的“底线”。一般布设在河床内有岩隙渗水之处,长宽深浅随地形而不同。溪井长(顺河流方向)一般为5-20米,宽5-8米,深1-2米,最深的有4米多,灌溉面积5至数十亩不等。经调查,浦江境内的溪井保存完好且现今仍可使用的还有数百个。              


溪井淘挖淤砂


               



溪井内部结构实景


               


溪井四壁以块石和松木叠砌,垒砌成井字形,用松木为梁柱,开口处用松木、条石覆盖,防止河沙淤积。在极端干旱年份,打开溪井,架设水车,进行提水灌溉。                            

             


溪井结构示意图


               
             



水车取水


               
             
                 
浦江县岩头镇刘笙村,沿着浦阳江支流蜈蚣溪,建有比较密集的溪井,现存有20处溪井,总灌溉面积350亩。其中有一大型溪井——深堰水仓,长15m,宽5m,深0.8m,灌溉面积24亩。              
             


刘笙村20处水仓分布图


               


深堰水仓示意图




深堰水仓直接灌溉区域



             


   
END      

来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