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地质图集,彻底搞明白韧性剪切带!
打个酱油造个饭
2022年07月11日 08:50:19
来自于地质勘察
只看楼主

剪切带   是地壳和岩石圈中 广泛发育的主要构造类型之一, 可以在不同层次、 不同环境下发育。 剪切带(图源@Mikenorton/en.wikipedia.org) 其尺度范围包括从


剪切带   是地壳和岩石圈中
广泛发育的主要构造类型之一,
可以在不同层次、
不同环境下发育。

剪切带(图源@Mikenorton/en.wikipedia.org)

其尺度范围包括从
超显微的晶格位错到造山带或
变质基底内几十公里宽和
上千公里长的韧性剪切带。

韧性剪切带(图源@Mikenorton/commons.wikimedia.org)

对于剪切带的研究
在整个岩石圈构造及
全球构造动力学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




   
01



根据剪切带的
几何产状和运动方式,
可将剪切带划分为
走滑(平移)型剪切带、
推覆(逆冲)型剪切带和
滑覆(正断)型剪切带
等主要类型。


根据剪切带发育的
物理环境和变形机制的不同,
可将剪切带划分为
下列三种基本类型。


脆性剪切带   是在地壳上部的
低温及高孔隙压力与
静岩压力比条件下发生的
脆性变形的产物。

脆性剪切带(图源@Rudolf Pohl)

其特点是具有一个或
多个清楚的不连续界面,
两盘位移明显,
变形集中在个别不连续面上,
伴生有各种
碎裂岩系列的断层岩。

(图源@文献[1])

脆-韧性剪切带   有多种类型,
主要型式有两种:
一种为似断层牵引现象的
脆-韧性剪切带。

脆-韧性剪切带(图源@Rudolf Pohl)

在韧性变形的岩石内部
发育不连续面,
沿不连续面可能产生摩擦滑动,
其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岩层或
其他标志体则发生
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

(图源@文献[1])

另一种为 韧-脆性剪切带
由张裂脉的
雁行状阵列表现出来,
雁列张裂隙反映岩石的跪性变形,
而张裂隙之间的岩石一般
受到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

理想断层/剪切带的强度剖面和岩石类型随深度变化(图源@Mike Norton)

韧性剪切带是   岩石
在塑性状态下发生
连续变形的
狭窄高剪切应变带。
典型韧性剪切带内变形状态
从一壁穿过剪切带到
另一壁是连续的,
无破裂或不连续面。

韧性剪切带(图源@Rudolf Pohl)

带内变形和两盘的位移
完全由岩石的塑性流动或
晶内变形来完成,
并遵循不同的
塑性或粘性蠕变律。

韧性剪切带(图源@Marli Miller Photography/www.marlimillerphoto.com)

根据剪切带的
边界条件和位移情况,
韧性剪切带的几何类型
可分为如下两种。

(底图源@摄图网)

剪切带外的岩石
未受变形的韧性剪切带包括:
不均匀的简单剪切(A);
不均匀的体积变化(B);
不均匀的简单剪切和
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之联合(C)。

(图源@文献[1])

剪切带外的岩石
受到均匀应变的韧性剪切带包括:
均匀应变与不均匀的
简单剪切之联合(D);
均匀应变与不均匀的
体积变化之联合(E);
均匀应变、不均匀的
简单剪切和   不均匀的
体积变化之联合(F)。

(图源@文献[1])




   
02



从力学角度来看,
韧性剪切带是地壳和
岩石圈中不同尺度的缺陷,
是应变软化带和
应变局部化带。

韧性剪切带(图源@Mikenorton/en.wikipedia.org)

其变形过程中的
应力、   应变速率和
温度等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受不同的流动律控制,
从而形成了特征性的
岩石、构造和
其他微观变形现象。

韧性剪切带 (图源@ Miken orton/ en.wikipedia.org


糜棱岩



糜棱岩   是颗粒很细
呈条带状分布的动力变质岩。
岩石中大部分矿物
不能用肉眼分辨。

糜棱岩(图源@Piotr Sosnowski/en.wikipedia.org)

由原来粗粒岩石(花岗岩等)
受强烈的定向压力
破碎成粉末状(断层泥),
再经胶结形成坚硬岩石,
矿物成分与原岩无多大变化。

糜棱岩(右旋剪切下的)(图源@Woudloper/en.wikipedia.org)

糜棱岩中不同矿物   常常具有
不同的形态和变形特征。
石英相对容易
发生塑性变形,常呈矩形,或为
细小的重结晶颗粒围绕碎斑,
构成糜棱岩的典型
构造-核幔构造。

岩相学显微镜下的糜棱岩(包含石英斑状碎屑)(图源@Strekeisen/en.wikipedia.org)

长石等硬矿物一般颗粒较大,
多以残斑出现,
常表现为脆性碎裂,
也可因位错滑移形成
波状消光及机械双晶等现象。

糜棱岩(包含白色长石斑状碎屑)(图源@Woudloper/en.wikipedia.org)



褶皱变形



在各向异性的地质体内
产出的韧性剪切带内,
经常出现复杂的 褶皱变形

(图源@ myweb.facstaff.wwu.edu/~talbot/cdgeol/Structure/Fold/Sheath

由于剪切带内差异性剪切作用,
改变了先存面状构造的方位,
导致标志层出现被动褶皱,
一般形成相似褶皱。

被动相似褶皱(图源@文献[1])

主动纵弯褶皱是
先存标志体或面状构造
受挤压失稳形成的。
褶皱形成的先决条件是:
标志体与围岩之间
存在能于性差。

主动纵弯褶皱形成(图源@文献[1])

鞘褶皱是韧性剪切带中
一种特殊的A型褶皱
(剪切带中大部分褶皱的褶轴与
拉伸线理的方向大致平行)。

鞘褶皱 (图源@ myweb.facstaff.wwu.edu/~talbot/cdgeol/Structure/Fold/Sheath

因形似刀鞘故名鞘褶皱。
鞘褶皱常成群出现。
大小不一,以中、小型为主。
鞘褶皱大多呈扁圆状或
舌状,或成圆筒状。
多数为不对称褶皱

鞘褶皱(图源@myweb.facstaff.wwu.edu/~talbot/cdgeol/Structure/Fold/Sheath)



变质作用和流体作用



韧性剪切带既是
强烈的线状应变带,
也是线状的变质作用带。
伴随着变形作用,
剪切带内岩石和矿物中形成
一定的应力梯度和化学浓度梯度,
为流体及组分的运动提供了
驱动力,开辟了通道。

变质作用带(图源@Anne Burgess/en.wikipedia.org)

流体和组分的运动,
导致流体与岩石、矿物之间或
岩石、矿物的组分与
组分之间的不平衡,
从而发生变质反应,
使岩石间的差异变小,
并使岩石发生软化。

变质等级增加示意图(图源@Woudloper/en.wikipedia.org)

剪切带既是
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
也是流体-岩石
发生相互作用的   主要场所。
在剪切带的变质、
变形作用过程中,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03


韧性剪切带的
剪切运动方向,
可根据许多方面来确定:

(图源@google.com)

穿过剪切带的标志层
往往呈“S”形弯曲,
造成标志层在
剪切带两盘明显位移,
根据错开的方向   可确定剪切方向,
但应用这一方法时   要注意
先存标志层与   剪切带之间的
方位关系,
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鞘褶皱(图源@文献[6])

鞘褶皱枢纽的方向或
垂直Y轴剖面上的褶皱
倒向指示剪切方向。
韧性剪切带内常发育
两种面理平行于剪切带内的
应变椭球的X,Y,面的
剪切带内面理   (S),
在剪切带内呈“S"型展布。

S-C构造(图源@www.eri.u-tokyo.ac.jp/people/ichihara/vp2007plan)

糜棱岩面理   (C)实际上
是一系列平行于剪切带边界的
间隔排列的小型强剪切应变带。

S-C构造(图源@www.eri.u-tokyo.ac.jp/people/ichihara/vp2007plan)

常由更细小的颗粒或
云母等矿物所组成,
"S”型面理和“C"面理
所交的锐夹角,
指示剪切带的剪切方向。

S-C构造(图源@www.eri.u-tokyo.ac.jp/people/ichihara/vp2007plan)

云母鱼构造   多发育于
石英云母片岩中。
其两端发育由细粒的
层状硅酸盐类矿物和
长石等组成的尾部,
代表强剪切应变的微剪切带。
与S-C组构一样,
其锐夹角指示剪切方向。

云母鱼构造(图源@www.eri.u-tokyo.ac.jp/people/ichihara/vp2007plan)

韧性剪切带内 压力影构造
呈不对称状,
坚硬单体两侧的纤维状的
结晶尾呈单斜对称。
据此可以确定剪切方向。

压力影构造(图源@文献[2])

糜棱岩中的较强硬的碎斑,
在递进剪切作用下
产生破裂并旋转,
使每个碎片向剪切方向倾斜,
尤如一叠书被推倒,
形成“多米诺骨牌”构造。
其裂面与剪切带的锐夹角
指示剪切带的剪切指向。

“多米诺骨牌”构造(图源@en.wikipedia.org)

糜棱岩中的碎班或
矿物集合体、
侵入岩体中的   捕虏体等,
在递进剪切作用下,
使其一侧被拉长(或拉断),
形成曲颈瓶状。
曲颈弯曲方向表示
剪切带的剪切方向。

糜棱岩捕虏体(图源@www.sandatlas.org/mylonite/)

与小型剪切带相比,
准确鉴定大型的、结构和
变形历史复杂的剪切带的
剪切方向更加困难。

各种规模剪切带 (图源@www.sandatlas.org/mylonite/)

需要从不同尺度,
全面地收集
剪切带内和 带外变形特征,
再进行更多复杂的研究
才可能判断
大型剪切带复杂的运动。

韧性剪切带(图源@University of Vermont/www.uvm.edu)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