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公园城市的建设核心是要将整座城市建设成一座大公园,将以公园和绿地为主体的绿色空间作为载体,统筹生态、功能、景观、业态、活动组织等多维要素,共同营造充满生态气息的城市氛围,以此来提升城市的活力、吸引力和开放度。公园城市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途径,是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是一种全新的统筹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新理念和理想型城市建构的新模式。
2018 年 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公园城市的建设核心是要将整座城市建设成一座大公园,将以公园和绿地为主体的绿色空间作为载体,统筹生态、功能、景观、业态、活动组织等多维要素,共同营造充满生态气息的城市氛围,以此来提升城市的活力、吸引力和开放度。公园城市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途径,是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是一种全新的统筹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新理念和理想型城市建构的新模式。
从“绿色”到“智慧”,从“公园”到“家园”,从“传统城市”到“韧性城市”,从“减碳”到“碳中和” ,等等,公园城市是一条走向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智慧的中国城市建设道路,是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公园城市这一全新的城市建设理念的提出,既丰富了风景园林学科的内涵,也赋予了风景园林设计师新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对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进行不断地深入研究探讨和实践总结,将对拓展当下城市公园景观的设计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是实现城市公园景观建设的主要途径。正如中邦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景观设计总监陈强在《公园城市: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与改造》一书中提到的, 基于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大致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以人为本,健全优质便民服务设施。 城市公园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该结合周边用地性质与规划定位,大力拓展市民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形成多类型、 多元化、多节奏、多体验的便民服务体验空间,实现从生态绿地到城市界面的多层级空间变化;通过合理布置公厕、避雨回廊、生态停车场、无障碍通道以及应急避难场所等基础便民服务设施,让城市公园能更好地服务于周边居民,提升公园的使用效率,实现“以人民为中心,为生活而设计”的美好愿景。
长春市东新开河景观设计项目
生态赋能,构建可持续生态系统。 城市公园景观的规划设计需要坚持以生态优先为指引,优先运用低维护的乡土植物材料,构建稳定的地域性植物群落,积极倡导近自然、本土化、易维护、可持续的生态建设方式,并通过多种低碳、零碳及负碳类技术的组合运用,提升城市公园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促进碳达峰和碳平衡,构建高韧性与可持续的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城市健康发展。
北京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
城园融合,营造生态宜居综合体网络。 城市公园体系不仅要考虑综合性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和口袋公园等各类公园个体的规划设计,如何通过生态因子和绿道系统将这些不同类型的公园串联起来,使其形成完整的城市公园建设体系,也是规划设计中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因此,还需要加强绿色生态廊道的建设,通过绿色生态廊道将各类公园串联成有机的整体,强化公园之间的网络联系及多维度连接,并将公园有机融入城市空间结构,实现绿地格局与城市结构的融合与协调,实现公园绿地与城市功能的依附共生,并最终打造一个连续、无边界、渗透成网、生态宜居的综合体网络。
武汉青山江滩设计
智慧设计,营造智能化公园场景。 信息模型时代的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需要通过 LIM 智能化设计、大数据采集、物联网交互、沉浸式体验、AI 辅助设计、无人机测绘等新
技术的合理运用,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提供可视化、可量化、可优化等便捷的设计路径。同时,通过开展智能化设计为市民实现“智慧健身”“智慧出行”等多种便民功能,提高市民幸福指数,打造新时代的高科技智慧公园体系。
业态耦合,提升城市公园的活力多元。 城市公园景观的规划设计需要通过探索发展休闲、便捷、多元的生活性服务业态功能,实现公园绿地的活力多元。同时,设计中需要通 过科学谋划,同步建立类型丰富、体系完善的创新运营模式,这样才能长久保持城市公园的活力与生命力。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起步相对较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并借鉴国外成功的公园运营经验,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城市公园运营创新之路。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
成都作为公园城市理念的首提地,积极探索公园城市建设的实现路径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其他城市也在积极推进与公园城市相关方面的建设,涌现出一批公园城市理念下的优秀城市公园景观实践案例。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近年来出现在我们身边的这些优秀城市公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