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院士:未来城市规划设计如何转型创新
男神霸哥
2022年06月02日 11:23:51
只看楼主

国际设计: 国家正在谋划京津雄冀一体化发展,河北省也在全力推进美丽河北建设经济强省。那么请您从规划设计方面谈一谈沧州可以采取哪些举措去响应这些政策的号召。 沧州城市风貌  ?沧州规划馆 王建国院士: 沧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过去就跟运河是“长”在一起的一座城市,后来又在主要的铁路干线上。它处在河北的中部,靠近天津、雄安的位置上。现在国家在推进,过去叫京津冀的发展,现在还有一个京津雄冀的发展,因为雄安在京津冀里面变成第三级了,原来是两个级加上河北的腹地,这样一个情况下,沧州就不仅仅是和过去的天津和北京有一个联系,而且跟雄安也有某种更多密切的关联,而雄安、沧州都是河北省的,所以在雄安建设的时候,河北进入了一个新的机遇期。实际上是在改变整个河北,特别是在中部和北部的一个大的区域格局上,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国际设计: 国家正在谋划京津雄冀一体化发展,河北省也在全力推进美丽河北建设经济强省。那么请您从规划设计方面谈一谈沧州可以采取哪些举措去响应这些政策的号召。


沧州城市风貌  ?沧州规划馆


王建国院士: 沧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过去就跟运河是“长”在一起的一座城市,后来又在主要的铁路干线上。它处在河北的中部,靠近天津、雄安的位置上。现在国家在推进,过去叫京津冀的发展,现在还有一个京津雄冀的发展,因为雄安在京津冀里面变成第三级了,原来是两个级加上河北的腹地,这样一个情况下,沧州就不仅仅是和过去的天津和北京有一个联系,而且跟雄安也有某种更多密切的关联,而雄安、沧州都是河北省的,所以在雄安建设的时候,河北进入了一个新的机遇期。实际上是在改变整个河北,特别是在中部和北部的一个大的区域格局上,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沧州行政区位


而现在沧州拥有黄骅港这个渤海关港口的存在也非常重要,因为它在功能上可以与天津港有一些互补;   另外它跟雄安比较近,雄安是内陆新发展的一个国家级新区,但它并没有海上的一个通道,所以我觉得这是目前沧州可以抓住的一个很重要的机遇, 它可以看成是区域的一个协同、一体化发展中间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沧州目前就在扮演这么一个角色。

另外,“美丽河北”实际是指河北人居环境的提升,今年已是第五届为河北而设计的大师邀请赛,前面我也参加过邯郸的项目,其实河北这些年就一直在着重打造美丽河北,对河北一些重要城市的迭代更新发展,包括未来的机遇怎么把握、人居环境的改善做了大量的工作。从一开始唐山、邯郸包括邢台都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这次到了沧州,所以我觉得总的来看这是属于国家大的战略发展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河北特别是沧州市抓住了这个机遇,能够通过这次大师邀请赛,邀请全球最强大脑的一部分,能够来助力沧州的未来的城市更新发展,对其未来发展出谋划策,提一些创意想法,我觉得这个大赛组织得非常好。


王建国院士团队参与的第三届河北国际城市规划设计大赛(邯郸)-邯钢片区城市设计竞赛方案   ? 王建国院士团队


国际设计:   沧州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您这次参与的是沧州老火车站片区的设计,那请您谈谈在这样一个片区,我们如何传承历史文化,如何做好交通引导下的地区设计?

王建国院士:   我看了沧州的城市地图。虽然因为疫情,还没有到现场去进行调研,但是相关的图纸包括方案阶段,我们已经紧锣密鼓的开展了。   以前最早知道沧州还是我小学的时候,是从小说《水浒》里,当时有个沧州道,林冲在这儿有一段历史。后来知道沧州是京杭大运河上的一座重要城市,一座因运河而繁荣的城市。


大运河穿越沧州中心城区 ?沧州规划馆


它现在也是京沪铁路上一个重要的干线车站,交通上它是水路铁路有密切相关的一座城市,过去的老火车站恰恰是过去京沪铁路的一个枢纽车站位置,在当时城市化进程不像今天这么大发展的规模情况下,当时的老城还是比较小的。所以当时的火车站在今天来讲就是一个老站或者说一个普客车站,实际上它都是靠着老城来建设的。

沧州城市的东边是铁路、火车站,西边是京杭运河,高铁成长起来之后,又在运河的西边建了高铁站,有一些客运交通就到那边去完成了,这边老火车站呈现出沿了几条路跨路的发展,而且现在它的城市发展方向跟东边的黄骅港有某种关联,所以它的城市发展其实有东西向的发展的情况和态势。  


沧州火车站片区设计范围


老的火车站正好处在老城和新的发展中间的一个关键的节点上,所以这次拿老火车站地区来进行改造更新的设计来说,从沧州市人民政府的角度我认为这个点的选择比较重要、关键,怎样去活化这个城市老火车站地方的活力,同时能够把地域的一些文化特征和一些地形地貌特点能很好的保存下来,同时又能够结合新的产业的发展和新的城市的发展的一些动能态势布局,一些新的功能的安排,能够激发这个地方,进一步的扩大它的能级,变得很重要,同时还 要克服铁路作为一个门槛的存在, 那么东西向的发展如何形成一个TOD的一体化的带动,就变成这个项目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沧州老火车站,来源:Mapio  


国际设计:   我们也知道您提出了城市设计4.0的范式,请您谈一下我们未来的城市规划设计,技术转型创新有哪些趋势?

王建国院士:   我觉得现在的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势,总体来看,大概有几个方面:   一方面是数字化转型,   我们的整个社会数字化了,进入到 万物互联 的时代,又进入到高速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所以我们今天信息多元数据的获取,以及如何在汲取之后经过梳理来服务于更加科学的设计,今天就变得很有可能性了,所以我们未来的城市设计这个方面会有比较大的发展。我们前面已经看到了它的很多的发展,包括对 手机信令数据 的一些获取, POI(Point of interest)业态数据 的获取,包括街景的识别等等,可以在比较大的尺度上,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对全体信息的多层次的信息,一次性的去进行把握,包括百度词频热度的搜索,包括比如 通过Panoramio或Flickr照片 汲取一些大家兴趣点的收集,会构成我们往下做城市设计的一种新的工具手段的支撑和依据,城市设计就会变得更加科学,这是一个方面的发展。

还有一个发展是在生态方面优先的考虑,   我们这次在沧州城市,仍然会考虑这么一个问题,现在大家知道,中国已经制定了双碳的目标,2030年碳排放达峰2060年碳中和,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在老城的更新改造中,如何用低碳的方式去实现这样的一种更新,甚至还有一些功能形态和业态的转型等等,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也会对生态绿色也会提出一些见解。

第三个特点就是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也包括对民生的关注。   现在沧州,相对来说在中国的发展应该不算是最快的那种城市,但是它也处在京津雄冀的关键节点上,所以它的 城市发展现在就要进入城镇化的下半场,总体来讲应该进入一个以品质内涵提升为主的、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就不再是一个以简单的人口用地的要素来驱动的城镇化,这个时候 我们未来的沧州用什么发展模式去赢得未来,要形成老百姓能够有获得感的一座城市,而且能够有民生得到提升, 这也是这次城市设计里面是要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沧州文化地标形象——铁狮子


另外就是刚才讲的,因为过去老的火车站它就是建在老城的边上,所以它跟过去的运河、过去老城里面的格局道路,都有很多联系,解放路就是在南边的老城城墙基础上建的。包括还有多元文化的交融,回民的聚集区跟运河的关系,所以它的历史文化的传承, 特别在当今时代如何传承、扬弃,另外同时要创新发展, 就给我们提出了挑战,所以我们城市设计都会综合考量这样一些影响的方面: 民生、区域发展协同、生态绿色,还有怎么样通过最新的工具手段和时代的最新方法用到城市设计上 ,这就是我想回答的这个问题的几个主要方面。



-王建国院士团队相关作品解读-


01 基于风貌保护的南京老城城市设计高度研究


基于风貌保护的南京老城城市设计高度研究-总体城市设计意向   ? 王建国院士团队


基于风貌保护的南京老城城市设计高度研究-高度控制总图   ? 王建国院士团队


基于风貌保护的南京老城城市设计高度研究-高度分布结构三维图   ? 王建国院士团队


基于风貌保护的南京老城城市设计高度研究-玄武湖天际线设计意向及设计成果实施6年后实景   ? 王建国院士团队


为落实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传承要求,实现高度控制的法定化,研究以老城40平方千米内的5569个权属地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法定规划高度控制整合基础上的、城市设计控制与赋值计算双向校核的技术方法。

项目尝试取得以下成果:第一,基于经典城市设计特色风貌研究理论方法和大尺度城市设计土地属性科学建模评价的数字化平台有机结合,初步实现了整合和统一各种相关法规、条例和已批规划设计成果的“一张图”成果;第二,虑城市保护、修补、再生发展的动力和限制因素,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部分不确定性留下“有边界、有区位、有尺度”的调适余地,成果具有相对精准的中国历史城市的针对性;第三,复合目标、问题、政策、运维的多重导向,形成高度视角下的南京老城空间形态保护深化图则,后纳入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南京市老城建筑高度规划管理规定》(宁政规字[2017]3号),并于2017年5月开始施行,为南京老城高度的科学引导与管控发挥了作用。


02 第三届河北国际城市规划设计大赛-邯钢片区城市设计竞赛方案


邯钢片区城市设计竞赛方案   ? 王建国院士团队


对于邯郸一座因钢而起,因钢而兴的城市,团队将设计的中心聚焦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如何融入中国新时代发展新动能的问题上,以此统一整体的设计思路,提出“邯钢印迹·浴火重生”的设计理念,以“转型、记忆、新生”三步曲确定技术路线,使其成为国内外城市工业区功能、产业、环境升级转型、产城融合的新范本。设计聚焦六个主要策略: 1引入新兴产业,孵化复合功能;2活化工业遗产,留住城市记忆;3复兴邯钢片区,带动空间触媒;4快疏慢游的综合交通网络;5打造蓝绿系统,净化生态空间;6建构健康社区,营造活力场所。 通过对工业遗产保护、城市活力塑造、生态环境优化的协同推进,实现邯钢片区的华丽转型。


03 西湖东岸城市景观规划——西湖申遗之城市景观提升工程


西湖东岸城市景观规划——西湖申遗之城市景观提升工程   ? 王建国院士团队


西湖东岸城市景观规划——西湖申遗之城市景观提升工程-现状西湖游船路线与景观等视线叠合图  ?王建国院士团队


西湖东岸城市景观规划——西湖申遗之城市景观提升工程-规划西湖游船路线与景观等视线叠合图   ? 王建国院士团队


西湖是中国传统山水园林中,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案例。项目即是在西湖酝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背景下,针对其景观提升展开的研究。

规划设计首先对西湖形成的自然历史和人文历史进行了梳理,进而廓清了西湖景观的价值和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原因。规划设计成功创制并实践了基于GPS和GIS技术研究西湖随机视点分布规律的方法,同时还引入了“空气能见度”与景观观赏关系的研究,为西湖景观环境的提升和整治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规划设计以“疏解老城、城湖交融、山水入城”为理念,综合运用基于城市设计的大尺度空间形态控制理论、景观视觉评价理论和城市中心体系发展理论,分析了城市未来的高度形态分布,寻求西湖东岸城市景观控制的不同途径,提出“二核四辅”的高层分布、“山水绿脉”的景观轴线、“赏游合一”的观景游线和“秀隐谐巧”的建筑风貌四方面的综合景观提升策略。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