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加坡做BIM经理:在高度成熟的BIM市场中,怎么搞出有用的创新?
茶香烟草味
2022年05月19日 10:14:23
来自于行见BIM
只看楼主

看到标题,也许你会以为我们要介绍一个可以照搬的成熟体系,或者是一个应用点非常多的、高大上的巨型项目。 你猜错了。 今天要给你聊的,是一位老朋友 @唐越 带来的分享,他讲述的,是在新加坡一个很小的项目里,集中所有力量办的一件「小事」。 说它是「小事」,是跟国内很多动辄几十个应用点的大型BIM项目做对比,但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事还真不小。唐越用他的真实故事,给我们国内苦苦挣扎为BIM找出路的人们,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启示。


看到标题,也许你会以为我们要介绍一个可以照搬的成熟体系,或者是一个应用点非常多的、高大上的巨型项目。

你猜错了。

今天要给你聊的,是一位老朋友 @唐越 带来的分享,他讲述的,是在新加坡一个很小的项目里,集中所有力量办的一件「小事」。

说它是「小事」,是跟国内很多动辄几十个应用点的大型BIM项目做对比,但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事还真不小。唐越用他的真实故事,给我们国内苦苦挣扎为BIM找出路的人们,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启示。

咱们先用第一人称来给你转述他的故事,最后来说说BOX自己的想法。

   

你好,我是唐越,2021年结束了新加坡的9年学习工作生活,回到了国内,现在我在江苏金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担任 BIM 事业部负责人一职。

2012年开始我在 新加坡建设局学院(BCAA) 系统的学习了 BIM 技术,在学期间,永远不会忘掉的一段对话,就是导师在第一节课程上问大家的这么一句:「Whatis BIM?」

同学们各种花式回答接踵而至,「BIM is Revit」,「BIM is a solution」等等,而导师在听完大家的答案之后说出了一句经典的话:

BIMis a process(BIM 是一个过程)。

可以说,这句话从一开始就深深植入了我的脑海,就像当年学 JAVA 时候老师一直强调的一句话,JAVA 是面向对象的开发。

我们在大力推行全生命周期 BIM 应用的当下,也是在不断探究 BIM 作为一个过程技术,如何拓展应用场景和思路的一个阶段,在中国,各路神仙尽显技术能力,百花齐放,然而往往到最后甲方的一句:你能给我带来什么?又让众多大拿沉下心来认真思考这一充满哲学意味的问题。

近几年来,新加坡在 BIM 技术应用上一直走在前列,作为发达国家,新加坡不光在经济发展,同样在建筑业有着较为领先的技术和思想,更重要的则在于,整个国家层面对推广 BIM 技术应用不遗余力的坚定支持。

新加坡在1997年开始部署 CORENET(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Network,建筑与房地产网络),初步建立建筑业数字化信息系统,从刚开始的2D 图纸电子图审,到后期的3D 模型 E-submission(数字移交),最终成功的在2016年将建筑全专业 BIM 图审落到了实处。

在这里,我不过多赘述新加坡政府和建设局这十几年的过程和研究有多艰辛,但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们制定了目标,就要将它完成的这种恒心和毅力。

2018年,我在新加坡的老东家 Vigcon(一家本地总承包商)承接了 MOH(新加坡卫生局)的一个新建项目——AMK23NH 宏茂桥23街区老人院新建项目,我当时的身份是公司的 BIM 部门经理。

这个项目总建筑面积只有7928平米,很不起眼的一个小工程,可以说跟国内动辄十几二十万平米的工程完全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工程,却被赋予了新加坡建设局对于 BIM 项目最高级别的要求——1st Class BIM Project(一级 BIM 项目)。

一级 BIM 项目施工阶段实现路径图

当时公司是懵的,我也是懵的,BIM,还是1st Class,就这么小一个项目,做什么 BIM 应用才能达到如此的高度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新加坡的项目 BIM 执行团队架构以及管理模式。

新加坡的 BIM 项目管理体系较为科学成熟,首先甲方有专门的 BIM 管理部门,针对特定项目再由建筑设计院(Architect)建立项目的 BIM 全流程管控体系,并确定项目 BIM 总负责人,然后由结构顾问、机电顾问以及造价顾问提供专人,形成设计阶段 BIM 执行团队。

当项目结束设计,交付到施工总承包商手上时,再由总承包商指定专人,接过项目 BIM 模型和数据的拥有权,继续进行项目实施,而建筑设计院的 BIM 经理以及甲方的 BIM 经理,全程都会审核承包商的工作内容以及提交的成果。

同时,顾问公司的 BIM 负责人也会全程配合施工阶段的 BIM 协调等相关工作,在这样一个周全完善的组织架构下,确保了整个项目 BIM 执行周期内的体系化管理。

BIM 项目执行组织架构图

再回到项目本身,我在获得项目的执行目标和 BIM 目标后,了解了具体的要求,下面这张表中就包含:根据甲方需求创建BIM模型,至少在三个里程碑节点提交多专业协调模型,实施4D施工模拟,用于关键区域的实体模型,预制混凝土装配式BIM模型,机电设计和分析,基于云的BIM协作和信息交换,提出并落实新技术。

一级 BIM 项目施工阶段 BIM 要求

在这一整个目标文档里,只有第5条( BIM 与装配式 )和8两条( 承包商需要提出并且落实新技术 )属于非常规 BIM 应用。

在这样的条件要求下,我们做了相应的思考,除了这两条,其他的几条要求在应用上似乎很难做出亮点,那我们就集中在这两条上做进一步讨论。

在2018年,DfMA(Design for Manufacturing & Assembly),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装配式,在新加坡的项目技术层面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新加坡的 PPVC(Prefabricated Prefinished VolumetricConstruction,箱式预制装配系统)和 PBU(PrefabricatedBathroom Units,预制整体卫浴)应用,以及常规的预制构件,包括横向竖向结构,都已经有着成熟的工艺技术。

那么 BIM 与 DfMA 又能有什么关系呢?精细化钢筋建模?模型出图工厂预制?装配式安装工艺模拟?这些都不是核心应用,也带来不了多大的价值,毕竟几乎所有的项目都在做这些事。

新加坡建设局的 DfMA 指南里的 BIM 应用描述

我们和公司技术部门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入的讨论,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现场安装的角度,我们逐渐发现了问题,而且是实际工作中真正遇到的问题——预制构件生产、运输及安装管理。

新加坡是一个很小的岛国,本国制造业不发达,几乎都是依靠进口,预制构件的生产100%都是由马来西亚厂家生产,并运输到新加坡,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项目都不约而同会存在生产滞后、运输延误等问题,还有本地仓储及项目现场堆放管理混乱,预制构件到达现场后验收不通过等问题。

而 AMK 项目的预制率高达76%(结构预制率),也就预示着后续的工作过程中,我们也会面临同样的管理问题。

甲方、设计院和我们自己都很关心预制构件管理问题,那么我们最终就敲定,通过这个的项目,进行预制构件管理的研究。

Tekla 是我们项目预制构件模型搭建的主要工具,项目中 Revit 和 Tekla 进行模型、数据交互的标准文件格式是 .ifc,同时我们的预制分包商也是使用 Tekla 进行出图和工厂预制加工 。

那么如何利用模型管理好整个项目的预制构件进程、运输及安装情况?

刚开始我们就决定利用天宝(Trimble Solution)的云平台 Trimble Connect,原生的平台及对 Tekla 的完美支持都很适合这个项目,但是问题来了,TC 作为一个成熟的平台类产品,无法根据我们的需求进行多样化的定制。

那么我们只能利用现有平台的功能去进行设计,在一套完善的平台流程中插入定制化成分比较高的模块,但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于是我们请天宝提供研发人员,与我们一起设计一个 B/S 架构的构件追踪平台。

这个时候还没有雏形,一切都是我们内心的想法,下一步,就是将想法形成产品。

由于曾经学过编程,所以在大家第一次坐下来讨论目标的时候,几个不同技术领域的沟通也成功的擦出了火花,无论是从程序、研发的角度,还是模型、建筑的方向,各参与方都成功的领悟到了对方想要什么,自己需要做什么。

这也使得后续整个开发落地的过程异常的顺利,虽然不会使用原型图工具,但是对于产品所需要展示的内容和架构,已经在大家的脑海中形成,这也催生出了一张用 Excel 绘制的平台 UI 原型图。

梦开始的地方:用 Excel 简单绘制的平台主界面

上线后的平台主界面截图

那么虚拟世界中的构件与现实世界中的构件,怎么能产生关联和互动? 是不是需要用到一些介质,比如二维码?

但是由于预制构件的运输不是两点一线,张贴在构件上的二维码纸张很容易损坏,而从马来西亚到新加坡的整个过程中分为了马来西亚预制场、新加坡临时存储地、项目现场、安装等四个主要阶段,针对这么多运输步骤的现实情况,最终我们确定并选择了 RFID 芯片作为介质。

通过编码器对 RFID 芯片进行编码,对应芯片通过构件属性里的 GUID 识别并绑定模型,保证了唯一性,一个 GUID 对应一个构件编号,构件编号又与图纸上的标号形成一致,这样一个输入的步骤,数据库里就多了一列 RFID 编号。

编码器、扫描器、RFID 芯片及芯片埋置过程

RFID 编号通过数据库的实时更新,传输给了平台端的模型,平台端显示用的是 Trimble Connect 的底层轻量化引擎,这也间接解决了图形显示的问题。

通过定制化的开发接口,我们可以自由的给模型定制不同阶段和相对应的颜色,让进度一目了然。

同时,扫描器的 APP 也同步更新,每一次扫描,我们都可以写入实时的时间和相应的阶段,在更新数据库的同时,通过服务器同步更新到平台端的模型。

手机端和平台端通过图形和编号对构件情况进行实时查看

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接踵而来的,也是所有做 BIM,并且想把 BIM 给做好的同行们遇到的最大问题。

那就是人的问题。

数据是死的,实时数据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会跟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客户能够通过不同时间模型变化所得到的视觉反馈,了解现实世界中所发生的实际情况,所以实时的数模更新才是最终我们要得到的成果。

每一个构件都要经历4个过程阶段、4个不同位置的移动、4把扫描器,接收送出一共6个阶段的扫描。同时,我们还需要4个负责任的专人,在每一个构件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及时用扫描器对埋在构件里的芯片进行数据更新。

构件运输至现场的验收扫描过程及扫描结果

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过程,因为一旦跳过某一个阶段,整条数据链条的准确性就产生了问题:我们一定要确保10个构件已经生产了,才能发生10个构件运输到了新加坡这样的情况。

这个过程很痛苦,特别是在应用初期,基本上每一个位置的人员都会出现不扫描、漏扫描的情况,导致运输列表、生产列表,以及平台模型三块信息的不一致。同时也导致我们无法确定,每一个构件在经过这些不同步骤的时候是否进行了有效的验收,这样的不确定性,很容易增加构件运输到现场后的不合格率。

幸运的是,在预制厂家、运输仓储方、现场验收人员,以及安装人员的全力配合下,大家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将整个预制构件追踪的过程全程,以近98%的准确率完成了数据动态录入。

上面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无法道出这其中有太多的不易。

其实这个过程在很多项目上都是「补充录入」,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录入而录入」,这也是目前很多应用场景下,大家都不愿意去做的一件事。

最后一个预制构件成功安装后的平台截图

从使用者的角度,在整个执行过程中,每周的会议各参建方都通过平台,沟通讨论我们的预制情况,结合预制安装计划进行项目管控,时间精确到每半天,我们也通过平台对各参建方进行工作协调及进度调整,无论是 PC 端还是移动端,随时打开随时得到我们想要的内容,各层级之间的管控也依赖于平台上所展示的实时状态。

周例会、月度例会及每日工作都通过平台进行实时追踪

最后我们也得到了行业内在预制构件追踪数据方面很好的成绩, 和另一个常规类似体量预制项目相比, 这个项目的平均构件安装时间提升了50%,而项目的预制构件运输和现场验收准确率达到了100%, 整个项目预制构件没有一个不合格品到达现场!

一方面,这样的模式提升了项目的执行效率;另一方面,公司后期对多个项目采用了同样的应用,结合各个项目最终导出的完整项目构件追踪表,通过数据分析,也能够摸索出一套更加科学的生产、预制、安装管理流程和时间体系框架,从而为总承包商积累相应的管理经验,并拿出比同行更加成熟的解决方案。这个操作给公司带来了更长远的价值。

最终的完整构件追踪数据表

这个 AMK23NH 项目,在得到新加坡卫生局基建办高度认可后,在2021年新加坡建设局举办的第一届数字化集成交付项目(IDD Integrated Digital Delivery)评选中,得到了金奖的荣誉。

如此小规模小体量的项目,在众多大型项目的对比下,显得是那么的不起眼,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应用、一个不算创新的创新,落地后所带来的成果让大家都看到了它的价值。

2021年 BCA IDD 金奖项目

由于在 AMK23NH 项目上的成功应用,Trimble 也看到了其中的商业价值,专门安排拍摄了宣传片,对这个项目的应用进行了大力推广。

目前,Trimble Solution Asia 已经在新加坡市场实现了这个平台的商用,平台目前的功能容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当时我们所做的原型,包括材料、人员、堆场等各方面的电子化管理也被收录进其中。

从市场角度去考虑,新加坡这5年的技术路径,就是实现 IDD 数字化集成交付的全面普及,我们则通过这个项目的成功实践,在这条发展道路上留下了难能可贵的足迹。

故事讲到这儿,又想起了当年导师的那句话:

BIM is a process.

在这个项目 BIM 技术执行的整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进行人、机、模的交互和管理,在这个解决路径中,我们既没有提及 Revit,也没有用到算量、深化这些常规的应用,而在这个预制构件追踪方案已经层出不穷的大环境下,我们仍然把这件事做出了价值,得到了业主、政府——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认可。

这一点,可能是我们在今后的 BIM 技术应用推广中,需要多加关注的——过程,对人员的精准管控,一定是确保应用成果和应用价值得到体现的最重要关键节点。

数据的录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除了一些有明确运维和数据需求的项目,如何让模型摆脱「空壳子」的尴尬境地,这是一个长期需要面对的问题。

我们一直在考虑数据对于客户有什么价值,也应该反过来考虑,数据对我们自己有什么价值。

我认为,核心就在于用数据去生成更有说服力的数据。

同时,采集数据和录入数据的过程和工具也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去做某件事情,怎么能够让某件本不应该由他们去做的事情,隐含在他们的日常工作行为中,不会轻易被察觉,但又能够给 BIM 过程录入重要的数据信息。

中国在 BIM 发展道路上,比新加坡要困难很多倍,一方面是国家地域广、体系多、建筑系统庞大,在这样的体系之下很难让人才找到平衡点,哪怕是有想法、有思路的开拓者,也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障碍。

另一方面,自上而下的 BIM 应用推广缺乏指导和手段,调子定下来之后,很难去利用资金扶持、强制考核等实际有效的行为进行把控。

我在跟同行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朋友都会迷茫,看不太清今后的发展趋势,不知道 BIM 的真正价值是否能够得到体现,也不知道大环境什么时候才能给 BIM 正名。

我认为,坚持初心,绝不轻言放弃,才是正确的选择。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既漫长又痛苦的过程,方向对了,恒心和毅力就是抵达目标的保证。

   

好了,唐越的故事和观点就给你分享到这儿,

「BIM是一个过程」,这句话让我想起项飙的《把自己作为方法》。

项飙讨论的是,在这个复杂且多变的世界中,个人应该如何看待社会,以及如何自处?

唐越思考的是,在成熟且浮躁的市场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一个技术,如何实现价值?

很多人会来问我们,还有哪些BIM应用点?再来一点,多来一点。而一旦看到其他项目用了哪些技术的时候,又会嗤之以鼻——就这些?早听过了。还有新鲜的不?

而唐越的故事告诉我们,别着急跑,别着急表演,把一件事做稳,把果子里的汁水榨干净,价值会自己浮现出来。

怎么做稳?就是正视技术的局限性,正视PPT和真实世界的区别。

如果技术还不够自动化,那就通过管理去解决,同时用现有的技术去做开发,让有限的技术尽可能为人服务、为过程服务。

RFID构件追踪,这在很多项目的汇报PPT里,也许就是两张图片、三行文字,你非要说这个技术本身值多少钱?我看,远远不及让它落地的人值钱。不同项目的构件追踪,追到什么程度,积累什么数据,带来怎样的说服力,这些才是硬实力的表现。

有位大佬前些天和我们说,BIM推广存在的问题,有些是真心想做好、但因为技术不足,暂时没做好;也有一些是人心里就不想做好。阶段性地看,结果差不多,长期来看,天差地别。

所谓成熟,不是不吹牛,而是对每一个吹出来的牛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心中有数。

而所谓成就,就是埋下头躬身入局,付出代价,把吹出去的牛,变成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现实。

BIM在中国的发展,还有很多事是在「吹牛」,但我们很高兴的看到,同时有一个个牛人、牛团队,让飘在天上的东西一点点落地。

站在十年之后回看,他们今天用的办法可能会显得有点拙钝,但也正是他们在塑造未来的十年。

时间会给每个人答案, 我们为这样的人起立敬礼,也衷心希望你也成为这样的人。


免费打赏
青椒抄肉丝
2022年05月19日 14:03:52
2楼

感谢,学习一下。

回复
爱吃炸鸡番茄酱
2022年05月19日 23:12:52
3楼

长远的见解是开拓认知的钥匙,感谢分享,不一样的牛人又不一样的故事,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一群人的力量很大,吹过的牛要躬身入局,才有掀翻波涛重归平静和美好的明天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