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钢结构的介绍,高炉本体如何设计
闻闻翁翁
2022年05月13日 08:57:32
只看楼主

高炉钢结构包括炉壳、炉体框架、炉顶框架、平台和梯子等。高炉钢结构是保证高炉正常生产的重要设施。本篇将对高炉钢结构主要部分及其作用做简要介绍。 01 高炉本体钢结构 高炉本体钢结构的主要作用是 承受炉顶荷载、将炉身荷载传递到路基并且对炉壳进行密封的作用

高炉钢结构包括炉壳、炉体框架、炉顶框架、平台和梯子等。高炉钢结构是保证高炉正常生产的重要设施。本篇将对高炉钢结构主要部分及其作用做简要介绍。




01

高炉本体钢结构


高炉本体钢结构的主要作用是 承受炉顶荷载、将炉身荷载传递到路基并且对炉壳进行密封的作用 。高炉本体钢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自力式(图1a)

炉顶全部荷载均由炉壳承受,炉体周围 没有框架和支柱 ,平台走梯也支承在炉壳上,并通过炉壳传递到基础上。

其特点是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钢材,炉前宽敞便于更换风口和炉前操作。

为减小热应力,炉壳转折点应尽量少,折点部位应尽可能平缓过渡;高炉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炉壳冷却,特别是炉龄末期炉壳可能变形,需要增设外部喷水冷却;另外,高炉大修时炉顶设备需要另设支架。

过去中小型高炉多采用这种结构。


2)炉缸支柱式(图1b)

炉顶荷载及炉身荷载由炉身外壳通过 炉缸支柱 传到基础上。

其特点是 :节省钢材,但风口平台拥挤,炉前操作不方便,并且大修时更换炉壳不方便。

高炉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炉身部位的冷却,特别是炉龄后期,由于受热和承重炉壳有可能变形,这将影响装料设备的准确性。

过去255m3以下高炉多采用这种结构。


3)炉缸炉身支柱式(图1c)

炉顶装料设备和煤气导出管、上升管等的重量 经过炉身炉壳传递到炉腰托圈 ,炉顶框架、大小钟荷载则 通过炉身支柱传递到炉腰托圈 然后再通过炉缸支柱传递到 基础上 。煤气上升管和炉顶平台分别设有座圈和托座,大修更换炉壳时,炉顶煤气导出管和装料设备等荷载 作用在 平台上

这种结构降低了炉壳的负荷,安全可靠。但耗费钢材较多、投资高,因此只适用于大型高炉。

我国五六十年代所建高炉多采用这种结构。


4)炉体框架式(图1d)

近年来我国新建大型高炉多采用这种结构。

其特点是 :由四根支柱连接成框架,而框架是一个与高炉本体不相连的独立结构。

框架下部固定在高炉基础上,顶端则支撑在炉顶平台。因此炉顶框架的重量、煤气上升管的重量、各层平台及水管重量, 完全由大框架直接传给基础 只有装料设备重量经炉壳传给基础

这种结构由于取消了炉缸支柱,框架离开高炉一定距离,所以风口平台宽敞,炉前操作方便,还有利于大修时高炉扩容的扩大。


                  a              b               c              d

图1 高炉本体钢结构


02

炉壳


炉壳是高炉的外壳 ,里面有冷却设备和炉衬,顶部有装料设备和煤气上升管,下部坐落在高炉基础上, 是不等截面的圆筒体


炉壳的主要作用 是固定冷却设备、保证高炉砌砖的牢固性、承受炉内压力和起到炉体密封作用,有的还要承受炉顶荷载和起到冷却内衬作用(外部喷水冷却时)。 因此,炉壳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


炉壳外形与炉衬和冷却设备配置要相适应 。存在着转折点,转折点减弱炉壳的强度。由于固定冷却设备,炉壳具有开孔。炉壳转折点和开孔应避开在同一截面。炉缸下部转折点应在铁口框以下100mm以上,炉腹折点应在风口大套法兰边缘以上大于100mm处,炉壳开口处需补焊加强板。


炉壳厚度应与工作条件相适应 ,各部位厚度可由下式计算: δ=kD ,δ—计算部位炉壳厚度;D—计算部位炉壳外弦带直径(对圆锥壳体采用较大端直径);k—系数,mm/m。高炉下部钢壳较厚,是因为这个部位经常受高温的作用,以及安装铁口和风口,开孔较多的缘故。


03

炉体框架


炉体框架由四根支柱组成 ,上至炉顶平台,下至高炉基础,与高炉中心成对称布置,在风口平台以上部分采用钢结构,有“工”字断面,也有圆形断面,圆筒内灌以混凝土。

风口平台以下部分可以是钢结构,也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一般情况下应保证支柱与热风围管有250mm间距。



04

壳体、进出口封头及分布板


高炉基础是高炉下部的承重结构,其作用是将高炉全部荷载均匀地传递到地基 。高炉基础由埋在地下的 基座部分 和地面上的 基墩部分 组成,如图2所示。



1—冷却壁;2—水冷管;3-耐火砖;4—炉底砖;5—耐热混凝土基墩;6—钢筋混凝土基座

图2  高炉基础

1)高炉基础的荷载

高炉基础承受的荷载有: 静荷载、动荷载、温度应力的作用 ,其中 温度造成的热应力作用最危险


髙炉基础承受的 静荷载 包括高炉内部的炉料重量、渣、铁液重量、炉体本身的砌砖重量、金属结构重量、冷却设备及冷却水重量、炉顶设备重量等,另外还有炉下建筑物、斜桥、装料卷扬机等分布在炉身周围的设备重量。

从力的作用情况来看,前者是对称的,作用在炉基上,后者则常常是不对称的,是引起力矩的因素,可能产生不均匀下沉。


动荷载 是指高炉非正常生产如崩料、坐料时加给高炉基础的额外荷载。 动荷载是相当大的,检测鉴定时必须考虑


炉缸中贮存着高温的铁液和渣液,炉基处于一定的温度下。由于高炉基础内温度分布不均匀,一般是里高外低,上高下低,这就在高炉基础内部产生了 热应力


2)对高炉基础的要求

1 高炉基础应把高炉全部荷载均匀地传递给地基,不允许发生沉陷和不均匀的沉陷 。髙炉基础下沉会引起髙炉钢结构变形,管路破裂。不均匀下沉将引起高炉倾斜,破坏炉顶正常布料,严重时不能正常生产。


2 具有一定的耐热能力 。一般混凝土只能在150℃以下工作,250℃便有开裂,400℃时失去强度,钢筋混凝土700℃时失去强度。过去由于没有耐热混凝土基墩和炉底冷却设施,炉底破损到一定程度后,常引起基础破坏,甚至爆炸。釆用 水冷炉底及耐热基墩 后,可以保证高炉基础很好地工作。


3 高炉基础一般应建在地基允许承压能力大于0.2MPa的土质上 ,如果S过小,基础面积将过大,厚度也要增加,使得基础结构过于庞大,故对于S<0.2MPa的地基应加以处理,视土层厚度,处理方法有夯实垫层、打桩、沉箱等。


05

结语


高炉作为高温高压反应器,高炉钢构件通常处于恶劣的生产环境;高炉又是庞大的竖炉,设备层层叠叠,运行期间高炉钢结构常常存在各种设备安装、更换,大型设备的进出、吊运、临时停放的可能。

随着服役时间增长,我国早期建设的高炉已逐渐步入暮年,安全风险逐年增大、生产效能不断减低,在生产和改造检修过程中尤应注意结构的安全。




高炉本体设计


   

   

   



1 高炉炉型


概念:高炉内

部工作空间剖面的形状称为高炉炉型或高炉内型。 1 炉型的发展过程  

1.无型阶段 

2.大腰阶段——炉腰尺寸过大的炉型。炉缸和炉喉直径小,有效高度低,而炉腰直径很大。

3.近代高炉 

2

五段式高炉炉型




 

1. 高炉有效容积和有效高度


1)有效高度:

            高炉大钟下降位置的下缘到铁口中心线间的距离称为高炉有效高度(Hu),对于无钟炉顶为旋转溜槽最低位置的下缘到铁口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2)高炉有效容积 :

        在有效高度范围内,炉型所包括的容积称为高炉有效容积(Vu)。

Hu/D:

有效高度与炉腰直径的比值(Hu/D)是表示高炉“矮胖”或“细长”的一个重要设计指标,不同炉型的高炉,其比值的范围是:

2. 炉缸


       高炉炉型下部的圆筒部分为炉缸,炉缸的上、中、下部位分别设有风口、渣口与铁口。 


(1)炉缸直径

        炉缸截面燃烧强度:指每小时每平方米炉缸截面积所燃烧的焦炭的数量,一般为1.0~1.25t/m2·h。

计算得到的炉缸直径再用Vu/A进行校核,不同炉容的Vu/A取值为:

大型高炉:22~28

中型高炉:15~22

小型高炉:11~15

(2)渣口高度:

渣口中心线与铁口中心线间距离。渣口过高,下渣量增加,对铁口的维护不利;渣口过低,易出现渣中带铁事故,从而损坏渣口;大、中型高炉渣口高度

多为1.5~1.7m。也可以参照下式计算:

(3)风口高度:

         风口中心线与铁口中心线间距离称为风口高度(hf)。

        风口高度可参照下式计算: 

(4)风口数目(n):

        主要取决于炉容大小,与炉缸直径成正比,还与冶炼强度有关。

        风口数目可以按下式计算: 

风口数目也可以根据风口中心线在炉缸圆周上的距离进行计算: 

(5)风口结构尺寸(a):根据经验直接选定,一般0.35~0.5m

(6)炉缸高度:

3. 炉腹

        炉腹在炉缸上部,呈倒截圆锥形。


作用:

(1)炉腹的形状适应了炉料熔化滴落后体积的收缩,稳定下料速度。

(2)可使高温煤气流离开炉墙,既不烧坏炉墙又有利于渣皮的稳定。

(3)燃烧带产生大量高温煤气,气体体积激烈膨胀,炉腹的存在适应这一变化。

炉腹的结构尺寸是炉腹高度和炉腹角。

炉腹高度由下式计算 :

        炉腹角一般为79o~83o,过大不利于煤气分布并破坏稳定的渣皮保护层,过小则增大对炉料下降的阻力,不利于高炉顺行。 

4. 炉身: 炉身呈正截圆锥形。

作用: 

(1)适应炉料受热后体积的膨胀,有利于减小炉料下降的摩擦阻力,避免形成料拱。

(2)适应煤气流冷却后体积的收缩,保证一定的煤气流速。

(3)炉身高度占高炉有效高度的50~60%,保障了煤气与炉料之间传热和传质过程的进行。 

炉身角:

一般取值为81.5o~85.5o之间。大高炉取小值,中小型高炉取大值。

4000~5000m3高炉β角取值为81.5o左右,前苏联5580m3高炉β角取值   

炉身高度 :

5. 炉腰: 炉腹上部的圆柱形空间为炉腰,是高炉炉型中直径最大的部位。

作用:

(1)炉腰处恰是冶炼的软熔带,透气性变差,炉腰的存在扩大了该部位的横向空间,改善了透气条件。

   (2)在炉型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炉腹向炉身的过渡变得平缓,减小死角。

炉腰高度(h3):

一般取值1~3m,炉容大取上限,设计时可通过调整炉腰高度修定炉容。

一般炉腰直径(D)与炉缸直径(d)有一定比例关系,D/d取值:

大型高炉1.09~1.15 

中型高炉1.15~1.25  

小型高炉1.25~1.5 

6. 炉喉(d1、h5): 炉喉呈圆柱形。

作用:

承接炉料,稳定料面,保证炉料合理分布。炉喉直径与炉腰直径比值 d1/D取值在0.64~0.73之间。 

7. 死铁层厚度(h0)


 铁口中心线到炉底砌砖表面之间的距离称为死铁层厚度。 

作用:

(1)残留的铁水可隔绝铁水和煤气对炉底的冲刷侵蚀,保护炉底;

(2)热容量可使炉底温度均匀稳定,消除热应力的影响;

(3)稳定渣铁温度。

死铁层厚度:新设计高炉的死铁层厚度h0=0.2d。


3
炉型设计与计算

名词概念:

(1)设计炉型:按照设计尺寸砌筑的炉型;

(2)操作炉型:指高炉投产后,工作一段时间,炉衬被侵蚀,高炉内型发生变化后的炉型;

(3)合理炉型:指冶炼效果较好,可以获得优质、低耗、高产和长寿的炉型,具有时间性和相对性。 

1. 比较法:


        由给定的产量确定炉容,根据建厂的冶炼条件,寻找条件相似,炉容相近,各项生产技术指标较好的合理炉型作为设计的基础。经过几次修订参数和计算,确定较为合理的炉型。

        目前,设计高炉多采用这种方法。

2. 计算法:


        计算法即经验数据的统计法。

        计算时可选定某一关系式,算出某一主要尺寸,再根据炉型中各部位尺寸间的关系式作炉型计算,最后校核炉容,修定后确定设计炉型。 

经验公式 :


       对现代大型高炉和巨型高炉可以用书上16页式3-14~3-23计算,用这些公式计算得到的炉型,体现了近代高炉横向型发展的总趋势。

       书上表3-5为我国部分高炉炉型尺寸,表3-6为国外部分高炉炉型尺寸,设计高炉时可作参考。 


  高炉炉型计算  

设计年产制钢生铁280万吨的高炉车间



2 高炉炉衬


概念:按照设计炉型,以耐火材料砌筑的实体为高炉炉衬。

作用:

       (1)在于构成高炉的工作空间;

       (2)减少高炉的热损失;

       (3)保护炉壳和其它金属结构免受热应力和化学侵蚀的作用。


1
炉衬破损机理

1. 炉底 炉底破损分两个阶段,初期是铁水渗入将砖漂浮而形成锅底形深坑;

铁水渗入的条件:

       (1)炉底砌砖承受着液体渣铁、煤气压力、料柱重量的10~12%;                 (2)砌砖存在砖缝和裂缝。 

 第二阶段是熔结层形成后的化学侵蚀。

         铁水中的碳将砖中二氧化硅还原成硅,并被铁水所吸收。 


影响炉底寿命的因素:

       (1)是承受的高压;

       (2)是高温;

       (3)是铁水和渣水在出铁时的流动对炉底的冲刷;

       (4)砖衬在加热过程中产生温度应力引起砖层开裂;

       (5)在高温下渣铁对砖衬的化学侵蚀,特别是渣液的侵蚀更为严重。

2. 炉缸:


        (1)渣铁的流动、炉内渣铁液面的升降,大量的煤气流等高温流体对炉衬的冲刷是主要的破坏因素;

        (2)化学侵蚀;

        (3)风口带为最高温度区。  

3. 炉腹:


       (1)高温热应力作用很大;

       (2)由于炉腹倾斜故受着料柱压力和崩料、坐料时冲击力的影响;

       (3)承受初渣的化学侵蚀。

4. 炉腰:


       (1)初渣的化学侵蚀;

       (2)上、下折角处高温煤气流的冲刷磨损。

       (3)高温热应力的影响;

5. 炉身:

炉身中下部:


       (1)热应力的影响;

       (2)受到初渣的化学侵蚀;

       (3)碱金属和Zn的化学侵蚀。

在炉身上部:

       (1)下降炉料的磨损;

       (2)夹带着大量炉尘的高速煤气流的冲刷。 

6. 炉喉:  受到炉料落下时的撞击作用。用金属保护板加以保护,又称炉喉钢砖。

7. 决定炉衬寿命的因素:


       (1)炉衬质量,是关键因素。

       (2)砌筑质量。

       (3)操作因素。

       (4)炉型结构尺寸是否合理。


2

高炉用耐火材料

一. 对耐火材料的要求:


(1)耐火度要高。

         耐火度是指耐火材料开始软化的温度。

(2)荷重软化点要高。

         荷重软化点是指将直径36mm,高50mm的试样在0.2Mpa荷载下升温,当温度达到某一值时,试样高度突然降低,这个温度就是荷重软化点。 

(3)Fe2O3含量要低。 


(4)重烧收缩要小。

        重烧收缩也称残余收缩,是表示耐火材料升至高温后产生裂纹可能性大小的一种尺度。

(5)气孔率要低。

(6)外形质量要好。 

二. 高炉常用耐火材料

       陶瓷质材料:粘土砖、高铝砖、刚玉砖和不定型耐火材料等;

       碳质材料 :碳砖、石墨碳砖、石墨碳化硅砖、氮结合碳化硅砖等。

  1. 粘土砖:

    基本特性:

    (1)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2)抗渣性好;

    (3)成本较低。 

  2. 高铝砖:

    AL2O3含量大于48%的耐火制品。

    基本特性:

    (1)比粘土砖有更高的耐火度和荷重软化点;

    (2)由于AL2O3为中性,故抗渣性较好;

    (3)加工困难,成本较高。

       粘土砖和高铝砖的外形质量也非常重要,对于制品的尺寸允许偏差及外形分级规定见下表。 


  3. 碳质耐火材料:

    主要特性:

    (1)耐火度高,不熔化也不软化,在3500℃升华;

    (2)抗渣性能好;

    (3)高导热性;

    (4)热膨胀系数小,体积稳定性好;

    (5)致命弱点是易氧化,对氧化性气氛抵抗能力差。 

  4.  不定形耐火材料:

    捣打料:用于炉底炭砖与水冷管之间、风口、铁口、渣口周围及铁沟。

    喷涂料:炉壳。

    泥浆:把耐火砖粘结成为致密的整体炉衬。要求泥浆的化学成分与耐火砖的相近。

    填料 :用来填充炉壳与冷却壁、冷却壁与砌砖之间的间隙,起密封和补偿收缩作用。

    优点:工艺简单、能耗低、整体性好、抗热震性强、不易剥落,可以减小炉衬厚度。 



3 高炉冷却设备

1
冷却设备的作用

(l)保护炉壳。

(2)对耐火材料的冷却和支承。

(3)维持合理的操作炉型。 

(4)促成炉衬内表面形成渣皮,代替炉衬工作,延长炉衬寿命。

2
冷却介质            

1.冷却介质:

         水——水冷

         空气——风冷

         汽水混合物——汽化冷却 

2. 对冷却介质的要求:

(1)有较大的热容量及导热能力;

(2)来源广、容易获得、价格低廉;

(3)介质本身不会引起冷却设备及高炉的破坏。

3. 水的硬度:指每m3水中钙、镁离子的摩尔数。

根据硬度不同,水可分为三类:

        软    水:硬度<3mol/m3

        硬    水:硬度在3~9mol/m3

        极硬水:硬度>9mol/m3

水的软化处理:就是将Ca2+、Mg2+ 离子除去,通常用Na+ 阳离子置换。


3
高炉冷却结构形式

两种:

外部冷却:向炉壳外部喷水冷却。

★内部冷却:将冷却介质通入冷却设备内部进行冷却。包括冷却壁、冷却板、板壁结合冷却结构、炉身冷却模块及炉底冷却等。

一. 外部喷水冷却

       适用于小型高炉,对于大型高炉,在炉龄晚期冷却设备烧坏的情况下使用。

       炉身和炉腹部位装设有环形冷却水管,距炉壳约100mm,水管上朝炉壳的斜上方钻有若干φ5~φ8mm小孔,小孔间距100mm。 

二. 冷却壁

       冷却壁设置于炉壳与炉衬之间,有光面冷却壁和镶砖冷却壁两种 。

      基本结构图:

1. 光面冷却壁 

        (1)结构:

        在铸铁板内铸有无缝钢管。无缝钢管为φ34×5mm或φ44.5×6mm,中心距为100~200mm的蛇形管。

       (2)应用部位:炉缸和炉底部位冷却。

       风口区冷却壁的块数为风口数目的两倍;渣口周围上下段各两块,由四块冷却壁组成。

       (3)冷却壁尺寸:

        光面冷却壁厚80~120mm,宽度为700~1500mm,高度一般小于3000mm。

        圆周冷却壁块数最好取偶数;

       (4)安装:

        ①同段冷却壁间垂直缝为20mm;

        ②上下段间水平缝为30mm;

        ③上下两段竖直缝应相互错开;

        ④光面冷却壁与炉壳留20mm缝隙,用稀泥浆灌满;

        ⑤与砖衬间留缝100~150mm,填以碳素料。


4 高炉送风管路


1
热风总管与围管

1. 作用:

(1)热风总管:输送热风

(2)热风围管:将热风总管送来的热风均匀地分配到各送风支管中。

2. 材质:均由钢板焊成,管中有耐火材料筑成的内衬。 

3. 直径的确定: 热风总管与热风围管的直径相同,由下式计算: 

式中:

           d ——热风总管或热风围管内径,m; 

          Q——气体实际状态下的体积流量,m3/s;

           v ——气体实际状态下的流速,m/s。一般为25~35m/s 。 

2
送风支管

一. 作用:

        将热风围管送来的热风通过风口送入高炉炉缸,并且通过它向高炉喷吹煤粉。

二. 要求:

①送风支管密封性好;

②压损小;

③热量损失小;

④有自动调节位移的功能。

三. 结构:

由送风支管本体、张紧装置、附件等组成。

宝钢送风支管结构 图:

1. 送风支管本体:

由A-l管(鹅颈管)、A-2管(流量测定管)、伸缩管、异径管(锥形管)、弯管、直吹管等组成。

(1)A-1管是连接热风围管的支撑管,由钢板焊成,内砌耐火砖。

(2)A-2管也由钢板焊成,接在A-1管下面,内侧用不定形耐火材料浇注成文杜里氏管结构,用来测定送风量。

(3)伸缩管的作用是调节热风围管和炉体因热膨胀引起的相对位移,法兰连接,内有不定形耐火材料浇注的内衬;

(4)异径管用来连接不同直径的管道,用以安装张紧装置。

(5)弯管的作用是转变送风支管方向和连接直吹管,设有观察孔和下部拉杆。

2. 张紧装置:

(1)作用:稳定和紧固送风支管,并使直吹管紧压在风口小套上。

(2)组成:包括吊杆、拉杆、松紧法兰螺栓等。

3.送风支管附件:包括托座、起吊链钩、观察孔等。

(1)托座固定在炉壳上,用来固定中部拉杆。

(2)起吊链钩用于更换风口时使弯管和直吹管成振摆状运动,便于更换风口。

(3)观察孔用来观察风口区燃烧情况


3
直吹管

       直吹管是高炉送风支管的一部分,尾部与弯管相连,端头与风口紧密相连。

1. 组成:

        由端头、管体、喷吹管、尾部法兰和端头水冷管路五部分组成。见图  

2. 直吹管的主要技术要求: 


(1)要求直吹管端头与风口相接触的球面上不准有缺陷和焊补。

(2)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水压和气密性试验。

(3)要求喷吹管中心线与直吹管管体中心线的夹角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夹角为12°~14°左右。 

4
风口装置

       风口(小套)与风口中套、风口大套装配在一起,加上冷却水管等其它部件,形成高炉的风口装置。

一. 风口

       又称风口小套或风口三套,是送风管路最前端的一个部件,用紫铜或青铜制造,空腔式结构,内通水冷却。

1. 安装:成一定角度探出炉壁。

2. 风口的损坏原因:(l)熔损;(2)开裂 ;(3)磨损。 

3. 延长风口使用寿命的措施: 

(1)提高紫铜纯度,以提高风口的导热性能;

(2)改进风口结构,增强风口冷却效果;

(3)对风口前端进行表面处理,  

二. 风口中套 

       风口中套前端内孔的锥面与风口小套的外锥面配合,上端的外锥面与大套配合。

1. 作用:支承风口小套。

2. 材质:用铸造紫铜制作,用冷却水进行冷却。

三. 风口大套 


        风口大套由铸铁铸成,内部铸有蛇形管,通水冷却。

        其前端锥面与风口中套上端锥面配合,上端通过风口法兰与炉体装配连接在一起。 

        风口大套的作用是支承风口中套与小套,并将其与高炉炉体相连成为一体。


5 高炉钢结构


一. 设计高炉钢结构考虑的因素: 

(1)考虑到各种设备安装、检修、更换的可行性,要考虑到大型设备的运进运出,吊上吊下,临时停放等可能性 ;

(2)具有耐高温高压、耐磨和可靠的密封性;

(3)应留有足够的净空尺寸,并且要考虑到安装偏差和受力变形等因素 ;

(4)对于支撑构件,要认真分析荷载条件,做强度计算 ;

(5)避免积尘积水;

(6)合理设置走梯、过桥和平台 。 


1
高炉本体钢结构

一. 炉缸支柱式——曾用于中小型高炉 

1. 特点:炉顶荷载及炉身荷载由炉身外壳通过炉缸支柱传到基础上。

2. 优点:  节省钢材。

3. 缺点:风口平台拥挤,炉前操作不方便。

4. 应用:目前小高炉多用这种结构。 

二. 炉缸、炉身支柱式——五、六十年代大型高炉


1. 特点:

①炉顶装料设备和煤气导出管、上升管等的重量经过炉身传递到炉腰托圈;

②炉顶框架、大小钟荷载则通过炉身支柱传递到炉腰托圈;

③传递到炉腰托圈的重量再通过炉缸支柱传递到基础上。

2. 优点:降低了炉壳负荷,安全可靠。

3. 缺点:耗费钢材较多、投资高。

三.  炉体框架式——大型高炉多用 


1. 特点:

①由四根支柱连结成一个大框架;

②框架本身是一个与高炉本体不相连接的独立结构。

③框架下部固定在高炉基础上,顶端支撑在炉顶平台上。

④因此除装料设备重量经炉壳传给基础外,其余所有重量均由大框架直接传给基础。

2. 优点:风口平台宽敞,炉前操作方便,有利于大修时高炉容积的扩大。

四. 自立式 ——小型高炉多用


1. 特点:不设任何支柱,全部荷载均由炉壳承受,并传递到基础上。

2. 优点: 钢材消耗少,结构简单,炉前宽敞。

3. 注意:设计时应尽量减少炉壳转折点;高炉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炉壳冷却;高炉大修时炉顶设备需要另设支架。

2
炉  壳

 

一. 作用:

①固定冷却设备;

②保证高炉砌砖的牢固性;

③承受炉内压力和起到炉体密封作用。

④有的要承受炉顶荷载和起到冷却内衬作用(外部喷水冷却时)。

二. 设计时注意的问题:

①炉壳折点和开孔应避开在同一个截面;

②炉缸下部折点应在铁口框以下100mm以上;

③炉腹折点应在风口大套法兰边缘以上大于100mm处;

④炉壳开口处需补焊加强板。 

三. 炉壳厚度


式中:


3
炉体框架

       炉体框架由四根支柱组成,上至炉顶平台,下至高炉基础,与高炉中心成对称布置,保证支柱与热风围管有250mm间距。 


4
炉缸炉身支柱、炉腰支圈和支柱座圈

一. 炉缸支柱:

1. 作用:用来承担经炉腰支圈传递下来的全部荷载。

2. 数目:支柱的数目常为风口数目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均匀地分布在炉缸周围。

        支柱向外倾斜6o左右,以使炉缸周围宽敞。  

二. 炉身支柱:


1. 作用:支承炉顶框架及炉顶平台上的荷载、炉身部分的平台走梯、给排水管道等。

        一般为 6 根,下端应与炉缸支柱相对应。


三. 炉腰支圈 :


1. 作用:

        将其承托的上部均布荷载(砌砖重量及压力等)变成几个集中载荷传给炉缸支柱,同时也起着密封作用。

        与上下炉壳连接处,两侧都用角钢加固,在外侧边缘也用角钢加固,以加强其刚性。 

四. 支柱座圈


       为了使支柱作用于炉基上的力比较均匀,在每根支柱下面都有用铸铁或型钢做成的单片垫板,并且彼此用拉杆或整环连接起来 。



6 高炉基础


一. 作用: 将高炉全部荷载均匀地传递到地基。

二. 组成:

        由埋在地下的基座部分和地面上的基墩部分组成,见图: 

三.  高炉基础的负荷 

1. 静负荷

2. 动负荷

3. 热应力的作用

四.  对高炉基础的要求 


①高炉基础应把高炉全部荷载均匀地传给地基,不允许发生沉陷和不均匀的沉陷。

②具有一定的耐热能力。 

五. 基墩:


        基墩断面为圆形,直径与炉底相同,高度一般为2.5~3.0m 。

六. 基座:


        基座直径与荷载和地基土质有关,基座底表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A  ——基座底表面积,m2;

           P ——包括基础质量在内的总荷载,t;

           K ——小于1的安全系数,取值视土质而定;

           S允 ——地基土质允许的承压能力,t/m2。一般建在>2.0kg/cm2的土质上 。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