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在这个盛会“遇见”大家,很有幸能同这么多同行大咖一起“预见”2022年。放眼未来,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攀成德公司是一家有实力、有思想、有号召力的咨询公司,在这样的变局下,把我们聚集在一起,共同预见2022年建筑行业的发展,体现的是一种自信、一股力量、一份责任。中交集团与攀成德公司是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中交集团始终把追求世界一流企业作为使命,借这个机会,我想和大家分享中交集团在变局中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历程,也和大家共同探讨大型企业审时度势、危中寻机的发展路径。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在这个盛会“遇见”大家,很有幸能同这么多同行大咖一起“预见”2022年。放眼未来,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攀成德公司是一家有实力、有思想、有号召力的咨询公司,在这样的变局下,把我们聚集在一起,共同预见2022年建筑行业的发展,体现的是一种自信、一股力量、一份责任。中交集团与攀成德公司是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中交集团始终把追求世界一流企业作为使命,借这个机会,我想和大家分享中交集团在变局中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历程,也和大家共同探讨大型企业审时度势、危中寻机的发展路径。
我的分享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我想先同大家一起回顾企业发展所处的时代背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世界一流。
企业离不开时与势。 当前,我们处在一个复杂变化的时局,整体来说是一个四期叠加的时代:从国际局势看,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持续深化期;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看,我们正处在一个加速拓展的时期;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看,我们处在一个开局起步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从国资央企的改革看,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
对当前的时与势,总书记把握历史的主动,把中国的经济放在历史的长河、时代的大潮和全球化视野中,做出了一个战略性判断: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 正是基于这么重要的战略性判断,总书记提出了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性布局。所以,时与势这种重要战略性的判断,让我们企业对所处的环境充满信心,也是我们做好世界一流企业的底气。
▌1. 国际形势之变——格局重塑
从国际形势看,时与势在我们这边,世界的政治格局和经济的重心正在向东方转移。但是,当前国际局势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像逆全球化、单边主义、经济不断的衰退,全球动荡显著增多,大国竞争从过去的政治经济已经延伸到了科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入,面临的困难在不断加剧,国际局势更加复杂多变。加之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格局的变化,我们卡脖子技术还依然存在,对外运输集装箱一箱难求的情况还不断出现。可以说,从政治格局、世界的形势的变化来看,企业发展的国际环境越来越严峻。
▌2. 中国经济之变——持续改革
从经济增速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化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特征日趋显著。从增速上看,我国的经济整体增速日趋放缓,向中高速逐步换轨;从结构上看,产业发展重心正在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资源分配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从动能上看,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动能”日益崛起,经济增长正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
如今我国经济从之前的高速增长转向6%左右的速度增长已是事实, 经济社会发展仍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改革仍然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安全”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改革呈现出时代新特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新阶段,在全球疫情防控、中美战略博弈影响下,基建投资作为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工具, 以“补基建短板”为导向,以“新基建”为突破口, 在民生所需、产业升级所需、新动能创新所需的方向引导提高投资效率,从以往更多注重短期刺激到更加关注有利于长远发展。在“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中、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上。贯彻新发展理念进入新阶段,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在关注发展质量的同时,更加关注质量、效率和效益,更加关注绿色发展、安全发展。 效率与动力变革进入新阶段。 以技术创新为根本,以数据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数字化发展,将不断的推进我们企业进入数字化转型时期,数据作为创新的资产要素作用不断显现。华为公司成立了四大军团,要进入采矿业,要进入交通业,开展智慧交通、智慧公路、智慧码头。可以说数字化对我们每一个企业,尤其是对我们建筑行业会带来一些深刻的变革和影响。传统行业要通过获取数字化的能力来不断的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不断的提升工作效率,也不断的创造新的模式。通过创新驱动建筑业不断的变革,进行产业升级技术升级。
▌3. 行业发展之变——更新理念
把目光聚焦到建筑行业本身,26万亿的总产值与相对平稳的增量,说明中国建筑行业基本正处在“顶峰”。我们已站在行业“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关键变革“窗口期”。行业边界正在被不断打破,行业的竞争逻辑、资源逻辑、价值逻辑、发展逻辑加快变革重塑。从业单位的多元化发展、多极化演变会形成行业的重整分化和重新“洗牌”, 具有一体化、综合能力强的企业将占据价值链高端,具有精专特新和独特运作模式的企业也会有自己的个性市场, 行业竞争已然在质变阶段,细分领域进入卡位时点,谁在巨变的环境中主动适应变化,找到创新的突破口,谁才能在红海搏击中找到升维进化的路径,谁才能走向蓝海、主导未来。
面对大变局,我们每个企业都在煎熬中生存发展。要求企业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适应新形势,不断的找到新的发展方向,来适应新的变化的要求。
华为公司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严峻,但是华为提出:面对变局,要活着,要有质量的活着,要成为世界级的华为,要建立以客户为核心,以生存为底线的管理体系。为此, 华为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不断整合资源,着力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难题,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同时,随着变局的不断变化,过去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模式、发展逻辑和发展路径都发生了变化。靠复制以前的模式,不会再出现第二个万喜。所以, 每个企业要立足自己的特点和基础,谋划好未来新时代的发展。 中交集团一直把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目标,在这过程中做了大量探索。目前中交集团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61位,连续15年在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中亚洲第一,全球第四,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第二部分我想同大家分享过去几年中交实践。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回顾中交集团的实践之路,我想可以总结为三句话: 坚持做大局观下思想坚定、笔耕不辍的践行者;坚持做创新观下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的突破者;坚持做价值观下无私无畏、值得信赖的拼搏者。
▌1. 践行国之大策,做企业的楷模
中交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是国家战略的卓越执行者,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展现央企担当,做经济战争的顶梁柱。
通过全面对接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制造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度融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国家区域发展规划,服务雄安新区“千年大计”, 成功实施海南工程、港珠澳大桥、冬奥工程等一批国家重大战略工程, 在助力脱贫攻坚、化解制裁风险等大战大考中召之能来、战之能胜,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用最快速度、最高标准建成“火眼”实验室,支援全国100多家专门医院、方舱医院建设,成为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中交“十三五”提出“五商中交”战略,实现了由“工”到“商”的转变。 企业赚钱过去靠体力、靠技术,现在要靠资本、生态、模式。“十三五”期间,中交集团实现了业务的新布局和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基础设施建设“一头沉”的局面,向运营、投资要效益,拓宽了产业发展的增长面和未来空间。同时,中交集团也完成由业务线型布局到产业立体发展、由以工程建设为主向全产业链一体化运作、由中交国际化向国际化中交转型升级,国内形成覆盖十大区域的多层次立体经营网络,海外布局157个国家和地区,为高质量发展打开宽广空间。这是我们在战略上融合国家发展,在企业层面不断转型升级取得的成绩。
▌2. 坚持海外优先,做“一带一路”旗帜
中交集团实施海外优先优质发展战略,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硬联通还有软联通。
作为最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之一,海外优先优质战略一直以来就是中交的一面旗帜。 中交发挥海外发展的最大优势,承担了一大批基础设施联通的硬联通工程,先后成功实施了蒙内铁路、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喀喇昆仑公路等一批闪耀全球的地标项目、品牌项目、明星项目,在全球打响了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城品牌。特别是去年以来,面对全球疫情蔓延、世界经济衰退、西方国家打压等多重挑战,全体中交海外人顶住压力,在市场开拓上奋发作为,实现了全球经济严重衰退的大背景下非常难得的逆势增长。
中交集团不仅注重硬联通,还加强属地化的“软”联通建设。 通过开展一些承担社会责任,经济帮扶等各种方式融入海外社会。目前,中交集团业务网络遍布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连续15年荣膺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中国企业首位,世界五百强排名从187位跃升至第61位,在全球舞台充分展现了迈向一流的豪情志气。可以说,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在走出去方面,中交集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
▌3. 突破卡脖子难关,做行业的先驱
中交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要义。创新是第一动力,世界一流企业必须具备行业领军创新能力,以重大工程和重大创新平台为牵引进行科技攻关。
一个企业做强,关键在于创新,在于具有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的能力。 中交集团一直以重大工程为牵引,解决工程中存在的问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效率非常高。在高原冻土、离岸深水港、深埋沉管隧道、超大直径盾构、长大桥建设以及岛礁快速成陆等领域,牢牢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建造一批以“天鲲号”“振兴号”为代表的国之重器,组建成立由院士专家组成的高端科技智库。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中交集团已有两名院士,十几名全国设计大师。七年来,累计牵头编制发布国际标准5项,主导编制我国交通行业70%的建设标准规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4项、詹天佑奖36项、鲁班奖51项,诸多原创性成果引领带动了基建行业技术水平提升。
▌4. 传承优秀精神,打造企业文化
经过多年发展,中交集团传承了优秀的企业精神和文化,不仅打造了一批中国路、中国桥的工程名片,也随着时代变化,塑造了独特的发展愿景: 让世界更畅通,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
中交集团的发展愿景充分体现了我们立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发挥交通本行的优势,彰显基础设施建设的光荣使命,又融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美好生活的向往。多年来,在为国担当的奋斗中,中交集团凝结了“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两路精神;“甘于吃苦,无私奉献”的墨脱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港珠澳大桥精神;“每一粒砂都是国土、每一段堤都是长城”的海南工程精神等。在中交集团百年的发展的历史,形成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总是和时代同步,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榜样人物,像港珠澳大桥项目的项目部总经理林鸣总,推动我们的企业文化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发展。
十三五的发展为十四五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交集团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路上还要不断的改革创新,进行战略升维。一个企业最大的迷失就是战略上的迷失,战略的不清晰、不升级,很难面对新的复杂的形势变化。
第三部分我想同大家分享中交战略升维的一些思考。
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对国企的发展有52字的要求: 支持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更加具体的是:要担负起做强做优做大重大的责任,要担负起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任务,担负起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的作用。中交集团作为国企代表,必须承担起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的使命和责任。
对于世界一流的标准是什么,大家各有说法。任正非总对世界一流标准的定义比较简单:第一个是至少有一到几项在全球领先的技术;第二个是要拥有一批全球顶尖的人才;第三个是要有留住顶尖人才的环境。我的理解是: 世界一流的基本准则: 企业要拥有全球资源配置的主导地位、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的创新能力、全球领先的经营效益和产品服务品质、全球顶尖的人才队伍、全球产业发展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全球领先的公司治理能力、全球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
对中交集团来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牢记我们是一个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企业,要聚焦主责主业,发挥作用;也要遵循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和高质量发展这样“三新一高”的时代要求下,承担更多的使命,做出更大的成绩,这是中交集团战略升维的一个基础。
▌1. 坚定“核心战略”,打造“三型”世界一流企业
面对“两个大局”交织演进的复杂局面,中交集团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提出不管形势怎么变,都必须把建设“三型”世界一流企业这件应该做也必须做的事情做好。 这里的“三型”指的是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这是中交面对“时代之问”的核心战略回答, 也是中交为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制定更为清晰的路线图。
打造科技型世界一流企业, 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做强企业,科技创新要围绕产业发展、要建立生态,要加大投入。
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先行示范,也是中交迈进世界一流行列的投名状, 全面吹响建设科技强企的号角,更好服务科技强国。这方面中交双管齐下: 一是建立清晰的技术路线图谱,规划好研发方向和“卡脖子”技术清单。通过对研发方向布局的缜密分析,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加强综合交通与智能交通、海洋与水系开发治理、新基建、超高层建筑等领域攻关,尽快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传统产业“换核、强芯、赋智、融合”,持续巩固扩大在离岸深水港、长大桥隧、深海沉管隧道、疏浚吹填、高寒冻土工程技术等领域的领先优势。二是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对科技管理机制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引入“赛马机制”“揭榜挂帅”等体系,以更先进的激励体系确保科技创新的资源投入更加关注长远价值而不单单是当期的市场回报。华为公司一年的科技投入是营业收入的15%,今年科技投入总额也已经超过了千亿。而且华为的研发方向,是把更多的研发投入,围绕着产业,围绕着业务科技成果的转化进行投放。三是建立产业生态圈,打造“模块化配置、专业化发展、扁平化管理、系统化运用”的协同开放创新平台,通过社会资源的整合,确保潜力科研项目能够持续获得资源投入,也进一步加快科技转化的速度。
打造管理型世界一流企业, 是在推进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上先行示范,是建筑企业迈向管理红利时代的“敲门砖”。中交将锚定“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标,一是提升国际化水平(属地化),全面升级海外优先发展战略,构筑一体化发展体系,强化全球化配置能力,构建更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二是完善市场化机制,优化现代管控体系,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三是提高专业化能力(聚焦主责主业、专精特新),聚焦战略性前瞻性新兴产业,推进重组整合专业化。四是加强区域化统筹,聚焦重点项目、重要区域、重大市场,完善区域化布局。五是推动标准化管理,坚持用制度管企治企,强化项目标准化管理,加快先进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的复制裂变。六是夯实信息化支撑(管理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以数字化促进管理变革,以数字化推动产业升级,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
打造质量型世界一流企业 (新发展理念、突出效益和效率、运营的质量、风险的防控),是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上先行示范,按照面向世界、聚焦建设、突出主业、专注专业的发展思路,做大工程、做强投资、做实资产、做优资本。
为实现“三型”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中交集团明确了“两步走”中长期愿景规划: 到“十四五”末,要基本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世界一流企业,企业发展进入“高质量中交”新时代;到2035年,要全面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世界一流企业,率先完成跨国公司向全球公司的转型,公司进入“全球中交”时代。
在实现“三型”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的过程中,要努力达到四个飞跃: 一是创新发展体系的飞跃。 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出一批顶尖的科技人才和团队,为科技强国注入新动能。 二是产业发展体系的飞跃。 在产业关键技术上具有控制力,在产业链条上具有整合力,在产业集群上具有带动力,打造一大批硬核产业,形成了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三是绿色发展体系的飞跃。 抢占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制高点,绿色环保生产成为展现企业良好形象的发力点,绿色环保产业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率先走出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是全球化发展体系的飞跃。 跨国指数超过50%,成为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的领军企业,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堪当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典范、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全球知名品牌形象的典范。
▌2. 凝聚“关键思考”,升级“三核五商”全新模式
站在“十四五”时期开局点,中交进一步确立了打造 “三核五商” 新中交的战略部署,即推动中交向核心科技先导、核心主业突出、核心优势鲜明企业迈进,以工程承包商筑牢地板、以投资运营商培育长板、以城市发展商补齐短板、以装备制造商跃上跳板、以生态治理商建成样板。
强调核心科技先导,引领中交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强调突出核心主业,打造一批行业产业龙头企业、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一批专精特新冠军企业、一批基础保障骨干企业,形成实力雄厚、业绩一流、支撑有力的核心产业集群。强调核心优势鲜明,通过做“一带一路”建设排头兵,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利用“向水而兴、向海图强”的领先优势,率先成为江河湖海领域的领头羊。
“五商”是要打造工程承包商、投资运营商、城市发展商、装备制造商、生态治理商的全新“五商”。 工程承包是建筑企业的立身之本,中交要打造业务覆盖全面、技术保障一流、管理高效专业、品牌形象良好的全球一流工程承包商。投资运营是强链的战略之举,中交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将打造特色鲜明、行业领先的全球一流投资运营商。城市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中交将打造产业链协同联动、多业态融通发展的全国一流城市发展商。装备制造是竞争的核心基础,中交将打造服务交通、智慧低碳的全球一流交通装备制造商。绿色经济是未来的“高成长赛道”,中交将打造科技支撑、机制灵活、行业领先的全国一流生态治理商。
“三核五商”,重心在“核”,关键在“商” (经济组织要赚钱,要有价值创造,还要讲商业逻辑)。“三核”是推动“五商”发展的根基所系、驱动所在,“五商”是发挥“三核”力量的目标所指、行动所向。“三核五商”新理念的提出,是中交在探索世界一流道路上对商业模式的再次升级,中交也将以核为核、在商言商,加快形成基于商业逻辑、商业思维、商业运作的经营机制,促进“工”“商”深度融合。
▌3. 打 通“重点环节”,应对“数智中交”全新挑战
数字化时代是任何一个行业都逃不开的话题,也是任何一个探索世界一流的企业都需要攻克的新高地。中交在探索世界一流的进程中,一直将数智化升级作为首要任务,数字化以支持企业战略成功为目标开展,通过数字化提升竞争力,让顾客更满意,效率更提升,模式更创新。
管理数字化: 瞄准业务,以流程为核心进行管理变革。业财一体化、项目管理系统
产业数字化: 中交将按照 “布点-连线-构面-成体” 的逻辑和路径推进。简单讲,布点强调场景应用为基础,连线是产业链贯通共享,构面是基础平台全面支撑,成体是建内外生态,体系化推进。布点即应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典型业务场景、业务增长方向、竞争突围领域,聚焦项目生产过程、生产工具、工艺工法、施工管控、指挥调度、资产运营等,提升项目一线生产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动实现绿色低碳高效生产方式升级。连线即以BIM为主线,串联规划、投资、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与管理数字化协同打造流程级应用,实现项目全要素管理和全参与方协同,实现产业链各环节数据互通共享,沉淀全量项目数据形成全集团项目大数据资源池,推动公司内部各产业间的集成融合、创新下一代交通基建产品和服务模式。构面即基于布点和连线能力的提升推动建设智慧工地、智能制造、数字孪生三大平台,并逐步孵化新平台,形成“3+X”的全集团统一智能化平台,有效盘活各类数字化资产资源,形成知识、产品和技术共建共创共享的能力中台,大幅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应用效率,助力各子公司产业数字化发展。成体即依托交通基建互联网体系,以联合组织、联合研发、联合应用、联合运营等多种方式连接跨组织、跨业务、跨行业和跨产业资源,对内以“数智+主业”推动公司内部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新业务模式、新发展方式;对外以“数智中交+行业”构建产业联盟,大力发挥链长作用,推动外部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数字经济价值开放和共创共享。
数字产业化 : 另一方面“数据”作为新兴生产要素催生全新的产业业态,创造价值。
▌4. 回答“时代命题”,建造“绿色低碳”未来蓝图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向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而对企业来讲,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也倒逼我们转变发展理念、发展技术和发展模式,推动绿色转型升级。变革意味着挑战,也意味着机遇, 作为基建领域的大型央企,中交早启动、早部署,今年将出台行动方案,明确“双碳”工作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接下来,中交还将围绕三个方面部署,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双碳”工作体系,形成“双碳”战略规划体系、标准规范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产业布局体系、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碳资产管理体系。二是加快“双碳”技术升级,打造中交绿色低碳品牌,瞄准基础设施设计施工运营全过程绿色升级难点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新业务领域技术瓶颈做技术攻关,为碳排放核查、碳减排管理、碳交易行动等提供技术指导,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绿色低碳政策、法规、标准制订。三是推进“双碳”业务布局,开拓公司绿色产业新领域,在装配式建筑、环保、海上风电等一些新兴的产业上加快布局,向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碳汇开发等新的工程领域、二氧化碳捕集封存等新的装备制造领域、向绿色金融服务和碳排放交易服务等新的咨询服务领域迈进。四是碳资产管理。结合我们的产业进行碳核查、碳排放的管理,以及未来的碳交易做些准备。五是绿色金融服务。要充分的利用国家正在出台的绿色金融的一些政策,服务产业的发展。
▌5. 加速“机制革新”,引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中央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央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央企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是中央推动与企业实践上下结合的产物。其中心环节和核心内容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工作主线是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
当前,正是国企三年改革行动的攻坚期,中交集团抓住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向深里改、向实里改,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董事会建设、市场化经营机制、职业经理人、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向激励等方面加速推进。随着改革的不断的深入,企业的活力不断被激发,必然会推进和带动中交集团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道路上,迸发出更强大的精神的动力和改革的动力。
最后再和大家分享一个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先生的观点: “一个伟大的科技公司的兴衰,往往不在于内部的管理,而在于对外的业务洞察和决策落地”。 这对建筑业也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建筑业是一个产业化的行业,业务是关系到一个企业生存的首要因素,业务发展的方向对不对,业务资源配置的优不优,业务落地执行的强不强,是所有改革和发展首先应该瞄准的靶向。
各位嘉宾,各位同仁,中交是在世界一流企业道路上奋力奔跑的一员,是在时代变局中与诸位并肩的同行者,是与众多优秀企业一样的“躬身入局者”。面对变局,希望能与大家一道,担负起时代发展的使命,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企业,携手共进、合作共赢,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