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 孙永利:全面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助力持续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wx_63885645
2022年04月24日 09:49:16
只看楼主

导 读 201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后附全文),持续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应该说经过这6年多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环境保护行动的持续推进,再加上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的实施,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水体黑臭问题。但是部分城市还存在区域污染和雨后水体黑臭问题,已经完成治理的城市水体也会出现返黑返臭现象。此次文件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示精神,是在早先文件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重点聚焦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巩固和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工作,对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县级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都提出了明确的技术和政策要求。

导 读

201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后附全文),持续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应该说经过这6年多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和环境保护行动的持续推进,再加上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的实施,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水体黑臭问题。但是部分城市还存在区域污染和雨后水体黑臭问题,已经完成治理的城市水体也会出现返黑返臭现象。此次文件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示精神,是在早先文件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重点聚焦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巩固和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工作,对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县级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都提出了明确的技术和政策要求。

       

孙永利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城市环境研究院院长,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1

对于地级城市,今后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持续推进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强化长效机制建设与落实,加强日常性跟踪监督,持续推进雨季溢流污染总量削减等都将成为地级及以上城市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常态化工作。


(一)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排查与治理,协同推进水体治理与提质增效。

新发展形势、新发展理念对城市水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政策文件要求“到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很多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现状与该目标要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高效收集处理生活污水污染物,减少污染物入河量将是今后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新文件提出“地级及以上城市政府要排查新增黑臭水体及返黑返臭水体,及时纳入黑臭水体清单并公示,限期治理”,进一步明确了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作的长期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城市政府有关部门还需要继续系统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和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将城市水体黑臭问题的排查识别,尤其是已经完成治理水体的返黑返臭问题甄别纳入日常监督管理范畴,要积极主动作为,系统性的开展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作。


(二)久久为功的强化水污染控制,攻坚克难治理城市水体的硬骨头。

随着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快速推进,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上已经雷厉风行的解决了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问题,但大家还要充分的认识到,城市水环境治理方面还有大量难啃的硬头没有彻底根治,尤其是我们在城市排水管网方面还有很多历史欠账,大量雷厉风行的封堵措施还需要绣花针功夫进行修补完善,流域区域污染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新政策文件明确“加强建成区黑臭水体和流域水环境协同治理”“依法清理整治河道管理范围内违法违规建筑”“科学实施沿河沿湖旱天直排生活污水截污管道建设”等技术要求和工作要点。


(三)持续做好污水收集系统效能提升,稳定提高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

随着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工作的推进,我们在非生活污水清退治理、直排污废水治理、污水收集率提升、小散乱整治及联合执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提升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21年仍有约一半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BOD年均浓度低于100毫克/升,为此新政策文件提出“到2025年,进水BOD浓度高于100毫克/升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规模占比达90%以上”。当然这个要求对于部分南方城市可能会形成一定压力,这就要求我们系统分析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的真正原因,到底是因为非生活污水排入稀释影响了整体指标,还是因为管网流速过低,大量BOD沉积在管网内影响BOD浓度,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治理措施,确保尽快提升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水平。


(四)系统谋划降雨溢流污染治理,高质量削减污染入河总量。

应该说现阶段绝大部分城市已经解决了水体沿线旱季入河排污的问题,但是“大截排”所引发的降雨冲刷和溢流污染问题也逐步显现,分流制管网错接混接、小散乱排污导致的雨水管道降雨污染,以及合流制管道旱季低流速沉积和降雨冲刷高浓度溢流污染问题已经成为行业新的关注点。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关于开展汛期污染强度分析 推动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将定期公布汛期污染强度前50名国控断面及其责任地区清单,要求各地要坚决依法查处各类借汛期排污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向社会公开。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也于近期启动了《雨水排放控制标准体系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此次新政再次明确提出“采取增设调蓄设施、快速净化设施等措施,降低合流制管网雨季溢流污染,减少雨季污染物入河湖量”的技术要求,降雨污染净化会成为下一个阶段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工作内容,纳入督查核查体系。


(五)推进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和入园管理,提高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工业废水排放监管历来是排水行业的老大难问题。执行城市下水道排放标准的工业企业废水,一般也都在工业企业内进行了生物处理,其出水可生化性通常相对较差,难生物降解组分含量相对较高。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相对宽泛的时期,这些排入城市下水道的工业废水多数通过污水处理厂稀释或污泥吸附作用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随着排放标准的逐步提高,这些难生物降解物质的影响逐渐显现,很多城市不得不采取臭氧、芬顿等高级氧化工艺才能确保稳定达标,这不仅增大了运行成本,还可能因化学物质引入影响出水的生态安全性和污泥的安全处置与资源化。工业废水即使处理到非常高的行业排放标准,还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污水资源化回补城市水体存在公众接触安全风险。另外大量低浓度工业废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挤占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空间;经过高级氧化处理的工业废水,还会呈现较高的“氧化性”,导致污水处理碳源无效损耗,也是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新政策文件明确“工业企业排水水质要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排放标准规定”,明确工业企业清退除了要考虑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有效处理和出水达标两个影响因素外,还要兼顾“避免污水资源化利用的环境和安全风险”,这也是对新颁布实施城镇污水资源化利用系列政策的响应。


2

对于县级城市,这次的工作重点是什么,技术路线上与城市有什么区别

县级城市仍可按《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以下简称《工作指南》)的流程,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排查识别、方案制定、工程实施、机制建设与监督评估等工作。


(一)系统排查城市水体黑臭成因,因地制宜制定治理方案。

城市政府要对排查出的黑臭水体逐一科学制定系统化整治方案,从城市外源污染、水体沿线点源及面源、水体底泥及漂浮物等内源、水体沿线垃圾堆放点、沿线畜禽养殖、工业企业超标排放等水体污染问题进行系统调查和影响分析,还要关注农业秸秆、秋季落叶等沉积到城市水体底部的污染物厌氧释放风险,明确各项污染物的管控要求与治理方式,明确治理技术路线。考虑到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程的复杂性,建议委托有前期工作经验的专业机构进行系统整治方案的编制。对于影响范围广、治理难度大的城市黑臭水体系统化整治方案,省级相关部门应加强指导。


与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普遍采用的雷厉风行与久久为功相结合的治理模式相同,县级城市更要注重近远期目标的合理设定,要做好近远期工作的结合。近期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显而易见的污染问题,要雷厉风行的通过各种短频快的污染治理工程措施和技术手段,快速解决那些污染比重大,且比较容易处理的污染问题;同时要兼顾久久为功啃硬骨头的长效举措,要以彻底解决城市水体污染问题,避免返黑返臭为基本遵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治理措施与治理效果要与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相吻合;对城市水体断面及结构形式进行改造的,应结合改造工程实施,打造亲水和谐、生态安全的休闲景观和亲水空间。


县级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不仅要持续推进“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的综合举措,进一步提升城市水环境的内生动力;还要兼顾县级城市的地理位置、产业类型、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可接受程度等因素。考虑很多县级城市被乡镇包围,存在大量农业用地、瓜果蔬菜种植业基地、规模化畜禽养殖行业、水产养殖业等实际情况,治理方案要兼顾城市建成区外的农业污染和水产养殖业等对建成区内水环境治理及长效保持的影响。


县级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更要关注工业废水排放对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效能的影响,关注工业废水直排城市水体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这主要考虑很多县级城市是工业企业生产、制造的主阵地,但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更加薄弱,再加上环境监管难以及时到位,工业企业超标排放的风险相对较大,无监管的排入城市下水道的问题较为常见,必须将工业废水管控作为重点工作内容常抓不懈。因此新政策文件不仅沿用了早先文件对排入城市下水道工业企业废水评估管控的要求,还进一步明确了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排放和向园区集聚的要求。


(二)应严格限制使用治标不治本的措施,严控不合规治理行为。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一定要将城市水体外源阻断和底泥等内源治理作为首要任务,将生态修复和恢复作为完成内源治理后的水质维持辅助手段。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所有喷撒化学药剂或生物制剂、河道原位污水处理、人工曝气增氧等技术措施可能会有一时的治理效果,但都无法有效解决水体黑臭问题,部分技术措施甚至会加重后期的黑臭问题,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


城市水体喷洒化学絮凝剂,表面上看可以通过药剂与水体的结合,将其中的部分营养盐,包括一些胶体类物质转变为可化学沉淀颗粒物而暂时恢复水体的黑臭问题,尤其是快速提高水体透明度,顺利“通过”各种检查评估。但这种撒药方式实际上是将本来可以通过大气自然复氧等功能氧化去除的物质沉淀到河道底部,使其失去与氧结合的条件而加剧底泥厌氧问题,会造成后期水体黑臭反弹。


城市水体投加所谓的底泥改良剂,实际上大部分是以高ORP化学物质为主要代表的强氧化剂。这些氧化剂覆盖在河道底泥表层,可以将还原性的黑色底泥氧化成灰白色的底泥。但是过量投加强氧化剂将黑色底泥“漂白”,实际上是对水体底泥生物的“毁灭性”打击,会导致水体长时间失去自净能力;氧化剂还会对周边环境形成潜在风险,应限制使用。


城市水体投加生物制剂,实际上是利用生物制剂加大水体中的微生物含量,以提高水体生物活性的过程,也就是将城市水体演变为“水体型污水处理设施”。但是污水处理是非常复杂的体系,首先需要有生物附着或悬浮生长的介质,这样通常需要将河道底泥搅起,或者在河道中增加微生物附着的工程材料,使其成为微生物的附着体;另外,还需要“氧”的参与,也就是要确保微生物处于“好氧反应”环境条件,否则会因缺氧而形成厌氧环境,产生恶臭气体,并使河道污泥变成黑色;一定要确保“全范围的人工曝气”,因为微生物是“活”的,曝气区域的微生物会“跑到”没有曝气的区域,逐步适应非曝气区的厌氧环境,加重非曝气区的黑臭问题。另外,这种“微生物”治理方式还存在公众,尤其儿童接触的致病风险,周边环境还会出现气溶胶传播风险。


应严控以恢复水动力为理由的各类调水冲污行为,尤其是要慎重调取城市外江河湖库作为城市水体的补充水源。我们研究团队对部分城市外江河湖库补水工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外江河湖库通常含有一定量的藻毒素类物质,也就是“藻种”,但是城市外江河湖库通常呈现“营养匮乏”状况,只能维持相对较少的藻类生物量;而城市水体则含有丰富的“营养源”,这些营养盐不仅可以来自于水体本身残余,或来自于水体底泥,也可以来自于居民生产生活排放。这样城市外江河湖库的“藻种”与城市水体的“营养源”密切结合,自然就形成了藻类生长的优良环境,夏季“绿油油”的城市水体就是这种补水方式的最直接表现形式。


应严格禁止采用河道填埋或水体加盖等方式“消灭水体”,黑臭河道加盖会使其成为长期“见不得光”的缓流水体,会加速形成硫化氢、甲烷等有毒有害危险气体的生成环境,并在加盖水体与大气连通的区域,产生恶臭和燃爆风险。政府多项文件明确要求“不得以填埋或加盖等方式代替水体治理。河渠加盖形成的暗涵,有条件的应恢复自然水系功能”。


1

在长效机制建设和监管检查方面,此次政策文件有什么最新要求

应该说此次发布的政策文件在管网日常运维管控、排水/排污许可发放与管理、日常监测与排查整改、责任落实与组织保障、资金保障与按效付费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明确要求。


满管、带压、低流速、管道积泥运行是近年来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实施过程中行业关注度比较高的排水管网问题,是我国排水管网有别于发达国家的最大特征,是污水收集系统运行效能低下、污水收集率偏低的最根本原因,此次新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对易淤积地段要重点清理,避免满管、带压运行”,首次从管网运行性能方面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前已述及,降雨溢流污染将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尤其是生态环境部《关于开展汛期污染强度分析推动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的通知》的发出和生态环境部环境标准研究所《雨水排放控制标准体系研究》课题的实施,将在很大程度上助推降雨污染治理工程的科学实施。新政策文件顺应行业发展需求,明确提出了降雨溢流污染控制的技术路线,并明确“加强汛期污染强度管控,因地制宜开展汛期污染强度监测分析”的行业监管要求。


新政策文件提出了以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污染物削减量和污泥处理处置量等作为运营服务费支付依据的机制建设要求,尤其是将“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和污染物削减量”纳入运营服务单位的绩效考核范畴,实际上是厂-网-河一体化运营模式的科学体现,是对单一的污水处理模式向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模式的重大转变,因为只有把服务范围内排水管网的运维服务权限下放给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他们才会综合权衡浓度提升服务费保障与提升泵节能降耗降低运维成本之间的平衡,才有可能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开展管网的运营维护,才可能真正研究通过污水处理厂集水井水位降低实现管网水位降低的可能性。


城市黑臭水体与水环境整治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行动,是老百姓真正能看得见、摸得着,有切身感受的市政环境治理行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已经多次被写入十八大以来的系列政策文件,已经纳入生态环境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现场调查拍摄范畴,正逐步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范畴,考核结果也将会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城市人民政府是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实施主体,要切实承担实施主体责任,应积极协调各地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生态环境、水利、自然资源、工业信息、农业农村等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为党和国家、为人民群众交上满意的答卷。


     


《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全文

     
     
     
     
     
     
     
     
     
     

左右滑动查看全文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及图片系网络转载,仅供分享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 部分文章及图片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及出处的,仅标明转载来源,如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


免费打赏
是inn快速度
2022年04月24日 14:12:19
2楼

感谢楼主的分享,感谢楼主的辛苦付出。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