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建国方略》设想的水利宏图
坐怀不乱的手链
2022年03月22日 11:31:24
只看楼主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还是国家现代化的推动者。值此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让我们从他的《建国方略》中,了解孙中山的中国现代水利规划与建设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20世纪初期,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孙中山勾画了他心目中的理想中国,应该是“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这一思想全面贯穿于《建国方略》。《建国方略》由《民权初步》(社会建设)、《孙文学说》(心理建设)和《实业计划》(物质建设)三篇构成。其中《实业计划》涵盖六大计划,提出了从十个方面振兴中国经济的“实业计划”。水利在“实业计划”中占有相当大篇幅。本文择其要点,介绍《建国方略》中的一些国家大水利设想。      
     


     
     
     

黄河治理

     

     1855年,黄河铜瓦厢改道,结束了黄河南行700年由淮河入海的历史。黄河下游自明清开始频繁决口,冲断大运河,倒灌洪泽湖,造成了河南、山东、江苏等省数百年的深重灾难。黄河北行后数十年间,下游水道尚在形成进程中,经常决溢泛滥,留下了苏鲁豫洪涝区。孙中山指出:“黄河之水,实中国数千年愁苦之所寄。水决堤溃,数百万生灵、数十万万财货为之破弃净尽。”他提出“顾防止水灾,斯为全国至重大之一事”,“旷古以来,中国政治家靡不引为深患者。以故一劳永逸之策,不可不立,用费虽巨,亦何所惜,此全国人民应有之担负也”。他深知黄河治理的迫切性,提出下游疏浚黄河河口,中游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为重的规划思想。针对黄河下游和河口,他提出河口疏浚和下游筑堤的方案:“黄河出口,应事浚渫,以畅其流,俾能驱淤积以出洋海。以此目的故,当筑长堤,远出深海,如美国密西悉比河口然。堤之两岸,须成平行线,以保河辐之划一,而均河流之速度,且防积淤于河底”。这里谈到修筑堤防不仅防洪,还有防积淤的作用。他还提出了黄河河口的治理,在于疏浚以畅其流路。孙中山注意到黄河泥沙是造成黄河善淤、善徙的根源,他希望通过植树造林减轻上中游水土流失,“则植林于全河流域倾斜之地,以防河流之漂卸土壤是也”。

孙中山对黄河治理的设想体现了综合治理的理念,也为后来的黄河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思想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古老黄河发生沧桑巨变,从“中华之忧患”变为一条利民之河、安澜之河,成为中国粮仓丰满的重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依托,为世界大河保护与治理树立了典范。

     

长江整治

     

     孙中山关于长江整治,在《建国方略》之“第二计划”中的第二部分进行论述,整个部分分为六个章节,分段论述整治长江的路径。关于河口的整治,提出水道治理设想,“欲治扬子江口,吾辈须将构成其口之三水道一一研究,又择出其一道以为入海之口”,“在我整治扬子江口之计划,本应选用北水道,而闭塞中南二水道。因北水道为入深海最短之线,又用之以为惟一之扬子江口,则其两旁有更多之沙坦洼地,正待沙泥填堵也。故其费用为较少,而收效为较多”,主要是闭塞南部的两个水道,留出北部的一个水道。关于江阴至芜湖段的整治,“盖其泛滥之地,应填筑者”,“然而此部分原有河堤,大抵可以听其自然,惟其河岸凹曲线面,有数处应用石或士敏土坚结以保护之耳。以力求省费之故,此段水道及河堤整治工程,可以一面用人为之工作,一面助以自然之力”。这一段的整治主要是加固堤防和河道整治。关于武穴至汉口段,“整理此段,须填塞其宽广之河面三数处。令水道整齐,有三四处支流须行闭塞。如此,然后冬季节俱有三十六尺至四十八尺水深之水道,可得而成也”。这一段的整治主要是河道整治,通过控制和调整河势,裁弯取直,河道展宽和疏浚等,起到因势利导,调整、稳定河道主流位置,改善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冲淤部位,以适应防洪、航运等方面的需求。对于扬子江的整治,经黄浦江合流点、江阴、芜湖,一直到汉口,各段都有相应的整治措施,或采取收窄河口的措施,或采取筑堤或改道的方法,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孙中山对长江整治的设想体现了系统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理念。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长江水患频仍的局面得到改观,流域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保护与水土保持以及流域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撑与保障。


     

淮河修浚

     

   孙中山 在《建国方略》 中阐述了淮河洪水灾害的影响程度,由于淮河的入海通道淤塞严重,一遇到大雨,“洪水泛滥于沿湖广大区域,人民受其荼毒者以百万计”,所以,把淮河治理作为急迫要解决的问题,“修浚淮河,为中国今日刻不容缓之问题”,其治理方案是为淮河开两个出口,“其一循黄河旧槽以达海;其一经宝应、高邮两湖以达扬子江”。孙中山在文章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赞成通海通江的方法,具体的设计路径为:“在其出海之口,即淮河北支已达黄河旧槽之后,吾将导以横行入于盐河,循盐河而下,至其北折一处,复离盐河过河边狭地,直入灌河,以取入深海最近之路,此可以大省开凿黄河旧路之烦也。其在南支在扬州入江之处,吾意当使运河经过扬州城东,以代詹君经城西入江之计划。盖如此则淮河流水,刚在镇江下面新曲线,以同一方向与大江会流矣。”

孙中山在淮河治理上,体现了开通入海通道的理念。新中国成立后,在“蓄泄兼筹”治淮方针指引下,对淮河进行了全面、系统、持续的保护治理工作,淮河流域基本建成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安全支撑与保障。


     

三峡筑梦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的“实业计划”篇中写道:“自宜昌而上,入峡行,约一百英里而达四川之低地,即地学家所谓红盆地也。此宜昌以上迄于江源一部分河流,两岸岩石束江,使窄且深......急流与滩石,沿流皆是。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闸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其滩石应行爆开除去。于是水深十尺之航路,下起汉口,上达重庆,可得而致。”他第一个明确提出三峡建坝的伟大构想,“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闸堰其水”,中国人的“三峡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新中国成立后,三峡工程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议事日程被重新提出。改革开放后,三峡工程进入实质性筹备和重新研究论证阶段。1994年12月,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1月,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2003年6月,三峡工程正式开始蓄水发电。2020年11月1日,三峡工程完成了整体竣工验收。


运河改良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之“第二计划”中的第四部分,专门阐述了“改良现存水路及运河”的思想。一是修浚现有运河,主要包括杭州、天津间运河,西江、扬子江间运河。二是新开运河,主要包括新开辽河、松花江间运河以及其他运河。“千百年来,为中国南北交通枢纽之古大运河,其一部分现在改筑中者,应由首至尾全体整理,使北方、长江间之内地航运得以复通。此河之改筑整理,实为大利所在。”这里提出“应由首至尾全体整理”,体现对大运河全面治理的思想。孙中山还提出了对包括北运河、淮河、江南水路系统、鄱阳水路系统、汉水、洞庭水路系统以及长江上游水路系统等在内的水路系统的改良,使江南商埠相互贯通,联为一体,从而更有利于航运、灌溉。他希望对运河所做的利用和改良,与铁路、商港、市街的建设一同,“作为实业之利器”。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运河建设,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9年2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印发,进一步加强了大运河的保护传承,为沿线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国家实施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也为大运河的整体性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保证。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所设想的水利宏图,就是要兴水利除水害,完成他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为他所期盼中国成为“世界上顶富强的国家”“世界上顶安乐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世界上顶享幸福的人民”,提供水利支撑与保障。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