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一个国家,它的铁路系统远比公路系统发达。 原创|匠山行记 撰稿|路东野 编辑|路东野 责编|茄酱 太多人沉迷于镜像中的完美,以致我们的社交媒体中总是充斥着大量的不真实,不过依然有那么一群人,厌倦了完美的空间,以寻找和记录世界各地那些被遗弃的角落为乐。
太多人沉迷于镜像中的完美,以致我们的社交媒体中总是充斥着大量的不真实,不过依然有那么一群人,厌倦了完美的空间,以寻找和记录世界各地那些被遗弃的角落为乐。
在他们的镜头里, 破败成了一种美 ,用细节讲述着这座房子的前世今生。
如果人类从地球上完全消失会怎样?透过书页,你会看到地板被灰尘覆盖,墙壁开裂,木材腐烂,大自然慢慢侵入那些曾经充满生机的地方。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有必要与栖息地和谐相处。大自然无法再抵御人类的压力和破坏。通过书页,你将和我一起去参观那些已经被遗忘的城堡、学校、医院、工厂和教堂。
Romain Veillon是一位热衷于旅行和摄影的法国摄影师,在对欧洲各地的废弃场所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法国获奖摄影师 RomainVeillon 偶遇了那些被遗弃了几十年的迷人的建筑,他曾到访过多个国家拍摄废墟主题的摄影作品。
今年 37岁的Romain,原本毕业于商学院,从事的是电影行业,摄影则是完全自学的。起初,他是想从大城市巴黎逃离一会儿,于是和朋友前往乡下,探索废弃的房屋,当时拍照也只为了纪念,构图取景一片混乱。
后来他逐渐开始关注摄影技巧, 试图用美学的方法反映这些场所的震撼之美。
其他的废墟摄影师,往往偏爱于展现阴翳破败,但Romain的风格更为干净利落 ,挑选的场地也更为古朴浪漫,别具美感。 他总是以最大的光线捕捉这些遗世之地,明亮的光彩,为寂静的画面注入更多活力 。
电影行业的工作经验让Romain注意到对称的美感,对Romain来说,拍摄废墟可谓困难重重。
一来它们位置隐秘,需花费大量时间搜寻并研究进入路线;
二来这些建筑物基本是「危楼」,有时他还不得不走在高度腐烂的地板上。而最大的难题是,照片一旦曝光,这些场所的坐标很快就被扒出,最终沦为网红打卡圣地,原始风貌在一两个月内就会破坏殆尽,甚至会有火灾或盗窃。
所以Romain为了保护它们不被踏平,都尽量隐去地点信息,不留下线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Romain Veillon的废墟主题作品:
Romain Veillon一直热衷于在旅途中探访世界各地被遗弃的空间和场所,无论是古宅、城堡、医院还是诊所、脱衣舞夜总会,时间都在他的镜头中被冻结,带我们去发现那些曾经深受人喜爱的地方如今却被遗忘。
他用作品带我们向社会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质疑,反思我们过去的行为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90后东北女孩阿青,痴迷废墟摄影,她用两年走了大半个中国,拍下了150个废弃空间。
这些地方曾经人来人往、充满活力,一个世纪后,变得无人问津。她把这些破败、荒凉的建筑照片发在网上,网友们纷纷称赞“太美了”。
阿青把废弃建筑分成两类,一是城市里的废弃建筑,有些是烂尾的,有些是搬迁了,比如医院、学校、酒店、度假村等。还有一类是在乡镇或者偏远山区,比如废弃的矿区、三线工厂,它们同时会配备完整的生活设施,不能以单栋的建筑来计算。
阿青说如果有机会,她希望可以把中国东南西北每一个板块都拍全。中国太大了,废弃建筑太多了,只要用心去找都能找到。
西北的一个废弃医院。确切来说,应该是一个妇幼保健所,墙上贴着和生育相关的宣传海报,还遗留了一些避孕相关的药物。
门上面写着“婚育学校”,是给婚龄、育龄女性普及一些生育知识用的。阿青在网上发了这个婚育学校的照片,大家都觉得,这个学校在现今也很有必要,只不过它要传播的知识不同了,比如可以教一教,怎么样做一个好父母。
这是广州周边为数不多保留下来的废弃建筑。招牌显示这是当地的影剧院,宣传栏上还贴着本世纪初上映的电影海报。
一进去,浑浊的空气夹杂着霉味扑面而来。舞台的地板走起来吱吱作响,影剧院二楼是当地的文化艺术组织协会,还留下了很多“宝贝”,曝光了的胶片底片、演出道具、记账本,还有很多创作于90年代的粤剧剧本,全是手写的,阿青把每一页都拍了下来。
这么完整的一栋建筑废弃了20年,阿青觉得很可惜:“大家只会去保护那些有文保价值的建筑,影剧院显然不在其中。”从2020年开始,她开始集中拍摄废弃建筑,把照片发在了网上,得到了非常热烈的反响。
除了猎奇以外,更多人是被这些建筑承载的记忆所打动。
标语系列是拍摄废弃建筑时的衍生产物。因为大多数建筑都是在乡镇里,还保留着很多几十年前的标语。
废弃50年代劳改所
标语以前的标语都是刷在墙上,再久远一点的刻在墙上,可以保留很长时间。一般都是八字、十字,对仗工整。它关乎改革开放,关乎关爱女孩,和我们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过去的标语和现在的环境,它们在一个时空里是会对话的。
废弃医院标语
他们生活在那个时代时,可能觉得没必要记录,就像我们也不觉得现在的小区值得被记录。能让老一辈的人,重新想起记忆里那种青春的感觉,我觉得很美好。无论能看到的人有多少,有缘看到就可以了。
2010年,一个名为“二打六”的广州“85后”艺术家团体成立,如今核心团队成员有三人,分别是黄海清、林超文和潘学城。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的他们,在谈起为何自己叫“二打六”时说:“在粤语中二打六意为小喽啰、小角色,这就像我们刚毕业时步入社会时的处境一般。
在广州以美院为核心的艺术圈中,我们常常处于边缘化,于是就以此自我调侃、无厘头的方式为团体命名。”在他们看来,也是这种所谓“无厘头”的想法,促成了他们去“睡鬼城”。
何为“鬼城”?在地理学中的定义为资源枯竭并被废弃的城市,也有专家定义“鬼城”为居住率低于10%以下的地方。
而“二打六”去睡的“鬼城”大多为人们常说的烂尾楼。成员黄海清说:“大多数’鬼城’由人为原因所致,规划不合理、人口结构极度不均衡、工程项目资金链断裂等都造成了如今一些空城或烂尾楼的景象。”
从2015年起,他们开始关注散落在中国各地的大量烂尾楼,空置的别墅区、荒废的度假村、废弃的老市中心……他们走遍全中国60多个鬼城,在里面喝茶、生活、睡觉,做作品。
我们去的第一个鬼城在惠州,接近深圳大亚湾。因为要建核电站,整个村子的居民都要搬迁,很多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就这么背井离乡。
有些居民收到消息:会按照平方数来赔偿。就在原来的房子上疯狂地扩建,整片房子被搭得面目全非。浪费越来越多,给整个环境造成的破坏可能是非常大。收到补助后,整个村子立刻搬空了,留下了一片苍茫的框架。
比较危险的是被誉为“中国第一鬼村”的河南封门鬼城。晚上9点多,我们还在太行山里,一路寻找鬼城,到了附近还走了4个小时的山路,从山顶走到山脚下。
村里充满了许多灵异的东西,我们看到很多太师椅,还有殡仪用的物品,头顶上鸟叫连连,一群人仿佛进了聊斋里的世界。
中国第一鬼城其实是时代的产物,地理位置在太行山脚下,偏僻的位置使得村里无法发展经济,村民在五六十年代就纷纷搬走了。
我们在这个村做了个作品《贴门神》,主要是为了驱鬼、保家、安宅,带着某种理想色彩在里面,希望这个村能重新兴旺起来。
它是一个超前建立的城市新区,处于沙漠边缘,地广人稀,房屋入住率低,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冬天,车在鬼城的路上开着,白茫茫的一片,无边无际。
我们还被警察查车,为了省钱,一辆车里坐了6个人,把黄秋霞藏在了陈艺儿的脚下。查车时,我慌慌张张下车,电棍从车门上掉了出来,车里还有锄头,一瞬间特别戏剧性。警察把我带进办公室,交代我们的行为艺术后,最后他还是放我们走了。
这也让我们多了一份应该思考的问题:做这个作品会不会绝对属于安全的状态。
在江西婺源,有一个鬼岛,只有一座桥,大约一辆车的宽度,可以通往这个岛。岛上有五六十栋别墅,之前的规划应该是个度假村。
我们在这个岛上生活了两天两夜,它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徽派,每栋别墅都建好了漂亮的马头墙。
走的那天,我们在桥头发现了整座岛的拍卖公告,应该是投资人欠了钱才让这个地方荒废了,法院给它定了拍卖价:2000万。
二打六在广州花都鬼城的行为艺术作品《寻》
广州花都鬼城是我们最常去的一个鬼城,是2000年左右建成的一个别墅区,大约两百亩地,旁边有山有湖,每一户都有主人。
有一次来的时候,看到其中一个别墅还在装修,旁敲侧击地问了主人,说是整个一大片社区,就这个别墅区没有通水电这些基础设施。
再去的时候我们就没看到居民了,杂草丛生,只剩下一个保安防着外人进,我们猜测:他们是买到了烂尾房,挣扎了一段时间,就搬走了。
2015年,二打 六在南京禄口机场附近进行了4天4夜鬼城野营直播
南京禄口鬼城在机场附近,建在一片农田里,本来是想建成一个商场,所以体量规划得非常大。我们问了住在周围的农民工,为什么这个商场建不下去了?
2015年,在网红直播还不流行的时候,我们在南京一个美术馆的展厅里装了摄像头,直播了我们在禄口鬼城4天4夜的生活,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我们在闯鬼城的时候,很少能在里面遇到人,最记忆犹新的应该是安徽合肥的一栋烂尾楼里。
我们是翻墙进去的,一条腿刚刚跨过墙,就听见里面狗吠的声音,原来住了三五个农民工在里面。他们把楼层分成了几块,一块养鸡,一块养猪,一块种菜,一块生活,有点像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田园风光景象。
我们跳进去仿佛成了小偷,只好假扮成来视察,两方人马警惕地对视了一会,我们商量了一下,觉得他们才是这里的主人,就取消了睡这栋鬼城的计划。
之前有媒体报道我们睡鬼城,很多人在底下留言,有人认同,也有人说我们无聊,“一群人吃饱了撑得难受”。
这些评价我们不太在意,我们做这事,本来就是希望更多人关注鬼城、反思鬼城,有了讨论才可能带来改变。
我们还期待能够把鬼城给复活了,比如有决策权的人,把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或者把它改造成创业园区?让它产生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应有的生命力和价值。
我们剩下的这三四个人,继续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对抗着前行。最大的理想是:睡到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没有鬼城为止。
许多人同样也有「末日情结」,沉迷于想象人类消失之后的世界。或许街道尽头偶遇的那座破房子,会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记忆,禁不住猜想:这里为什么被遗弃?这个房间发生过什么?前主人有着怎样的故事?
有人说每次看到八九十年代的建筑都会有一种想哭的感觉。那些温馨的回忆,在越来越快的时光里渐渐被磨去,那个对父辈来说黄金一般的年代,知识爆炸,社会繁华,没有那么多人低头盯着手机,到处都热热闹闹,人情味儿很浓,到处都是温暖的感觉。
现在偶尔看到还在苦苦支撑的老建筑,熟悉的楼道飘散的味道,木头窗棂在阳光下的味道,傍晚夕阳下各家窗户里飘出来糖醋肉段的味道……小时候的时光那么美好,却那么短暂。
现在老旧的建筑们被时代抛弃了,它们依然静静伫立在那里,日升日落,夕阳下暴雨里,揣着满肚子一家家人喜怒哀乐的故事和已经一去不返的忧伤岁月,等待着最后一天的来临。
[1]6个广东青年睡遍烂尾楼:既然有房没人住,那我们就去睡一下吧,建筑师杂志
[2]他自学摄影,拍下美到窒息的“寂静之地”, Littlething恋物志
[3]27岁东北大妞,拍下废弃舞厅、医院秘照:这里也曾是有温度的地方,一条
[4]Romain Veillon:日本废墟引发的落寞,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