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水利水电BIM联盟 刘志明(左一)陪同郑守仁院士查看工程现场 在刘志明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标有密密麻麻黑点与红圈的中国地图,上面的每一个痕迹都是其负责过勘察设计项目位置的标记。“我大半辈子的成就都在这张地图上,未来还会有更多。这些都是祖国大地对我的肯定。”
来源:水利水电BIM联盟
刘志明(左一)陪同郑守仁院士查看工程现场
在刘志明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标有密密麻麻黑点与红圈的中国地图,上面的每一个痕迹都是其负责过勘察设计项目位置的标记。“我大半辈子的成就都在这张地图上,未来还会有更多。这些都是祖国大地对我的肯定。”
伴着刘志明质朴的言语,一位勘察设计杰出人才成才之路慢慢揭开了面纱。
当年,自江西农村考取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河川系水工专业后,他的一生便与水利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4年8月,初出校园的刘志明来到了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枢纽处厂房科。“刚步入工作岗位最大的感触就是,干的和学的完全不一样,现实与理想差别太大。”
江西万安水电站是他参与勘察设计的第一座水利工程。第一次去到施工现场时他惊讶发现,工地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相差很多。在勘察设计还需要靠计算尺、手算的年代,施工现场十分考验工程师的实际处理问题能力。
当时,中国大多高水头水电站机组蜗壳采用垫层埋设方式,然而针对三峡工程这样大型机组的蜗壳埋设,不仅要考虑它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同时还要兼顾建设成本,三峡工程的蜗壳到底怎么埋?
在郑院士的指导与影响下,在征求多方建议、经过多地考察和试验后,刘志明与同事们一同创造性地完成了保压方式、垫层方式和直埋方式三种埋设方案的研究,并提出了实施建议,还完成了三峡厂坝联合受力的现场实施方案。
刘志明副院长在2016年发起成立水利水电BIM联盟,并担任联盟主席,提出了“倡导BIM资源共享,加强技术交流,打造水利水电BIM生态圈”的联盟宗旨,为行业BIM应用发展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