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治污费打水漂,中央督察再曝光“撒药治污”乱象!
蜂花薛岳
2022年01月04日 13:52:37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前段时间,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陆续对吉林、广东、四川、湖北、山东5省和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两家央企进行督察报告反馈。 “撒药治污”“数字游戏”……在这一批督察报告中再次曝出一些地方和企业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中的种种“怪现象”。   这次环保督察通报的撒药治污案例主要有两个,一是中色大冶公司冶炼厂采取 向沉淀池投加铁盐和双氧水

前段时间,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陆续对吉林、广东、四川、湖北、山东5省和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两家央企进行督察报告反馈。


“撒药治污”“数字游戏”……在这一批督察报告中再次曝出一些地方和企业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中的种种“怪现象”。

 

这次环保督察通报的撒药治污案例主要有两个,一是中色大冶公司冶炼厂采取 向沉淀池投加铁盐和双氧水 的临时措施进行“整改”。另外一个是德阳市郪江流域污染治理严重滞后,中江县以应急治理代替常规治理, 在水质断面上游“撒药治污”,干扰水质监测

 

小编特地找了一下,才发现这些并不是个案,“撒药治污”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和报告中早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


原因大概也能猜到,近年来环保考核和问责趋严,各地纷纷上马治污工程。一些地方由于环保欠账太多,出现大干快上倾向, 为了短期政绩,不顾本地生态环境现实,不讲科学常识, 因此上演了不少荒唐剧,导致大量治污资金打水漂。



01

安徽铜陵荷花塘抛洒絮凝剂和次氯酸钠

 

往近的看,2021年4月,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对安徽省铜陵市下沉督察时发现,铜陵市郊区处置荷花塘水环境污染问题敷衍应付,导致部分超标污水排入长江。

 

对于荷花塘水质异常问题,铜陵相关部门没有组织进行全面分析,也未对周边污水排放情况开展全面溯源调查,而是默许有关单位在荷花塘 大面积抛洒絮凝剂和次氯酸钠进行“撒药治污”。

 

之后两个多月内,郊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治理进展情况问而不察,直至2021年1月网格员上报荷花塘水质感观进一步恶化后,才再次进行监测,监测数据显示 化学需氧量浓度252—275毫克/升、氨氮浓度12.9—15.7毫克/升, 分别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11.6—12.8倍、11.9—14.7倍, 污染程度进一步加重。



02 

花费上千万“撒药治污”打水漂

 

再把时间线拉长,早在2018年,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时就曾通报过贵州省开阳县、山东省潍坊市的此类表面整改问题。


2017年4月, 开阳县投资984.7万元 在洋水河末段、大塘口监测断面前建设絮凝除磷设施,每年约投入2600万元运行费用, 通过直接添加絮凝剂的方式降低洋水河进入乌江干流前的总磷浓度。

 

从该断面监测数据看,似乎达到了整改目标, 经过添加絮凝剂断面监测数据可控制在0.19mg/L到0.3mg/L之间,水质控制在III类至IV类之间。 这样做虽然降低了进入乌江干流前的大塘口断面总磷浓度,但 实际总磷通过絮凝剂沉降后仍留在河道中,并未有效清除, 一旦遇到降雨等因素导致河道水量较大时,沉降下来的磷污染物仍将会冲入乌江干流,洋水河总磷污染问题实际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河道内加絮凝剂沉降总磷

 

山东潍坊市围滩河整治中 也是同样问题,潍坊市及滨海开发区未按整改方案要求开展控源截污,而是 主要依赖投放药剂并曝气沉淀的措施进行治污,导致耗资4700余万元的河道治污工程基本未见成效。

 

采取这种方式虽然能让水质短期内有所改善,在验收前后基本可以达到V类,满足整改目标要求。但时间久了以后,水质又会开始恶化,无法稳定达标;后期再遇督察组现场进行采样监测,很容易就会暴露出水质不达标的问题,又回到“撒药治污”前的水平。

 

当地人在围滩河沿线撒药治污

 


03

撒药治污乱象为何屡禁不止?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 急着交差、过关了事的思想作祟是首要原因。 一些部门、少数工作人员没能深刻领会治污的重要意义,抱着过关大吉的念头,总想寻找捷径,敷衍了事,把治理做成了花架子。

 

另一方面,污水治理依靠各种工程支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一些企业只看到污水治理的经济利益,把它当成了唐僧肉。


小编曾听过业内人士感慨, 水污染防治市场鱼龙混杂,各路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皆称包治百病 :水利系统出身的说靠水冲;排水系统出身的要给河加个盖儿;园林系统出身的说湿地能解决问题;环保工程公司信誓旦旦说“药到病除”……

 

撒药治污”与其说是治污,不如说是一场弄虚作假的“治污秀”。 曝出的是当地和企业“以拖代治”的心态,表面上提升了一时的断面水质,以应对验收或督察,损失的不仅仅是本该用在刀刃上的治污资金,还延误了环境治理时机。通过投放药剂,使水质短期有所改善,让验收时的监测数据好看一些。但在没有控源截污等系统治污工程的支持下,好看的监测数据也难以成为一块上好的“遮羞布”。

 

只是这场“治污秀”代价极其昂贵,上千万元的治理资金打了水漂。


 

结语

 

说实话,小编在整理这些资料的时候只想到一个成语: 饮鸩止渴 。面对严重的污染问题,不致力于控源截污,从根子上整改治理,而是热衷“撒药治污”,大玩敷衍糊弄的把戏; 短时间内,受污水体确实变清了,但污染并未根治,同时,投放的化学药剂又形成了新的污染 ——这不是饮鸩止渴是什么?


以这样一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治污,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表面整改,敷衍应对,浪费资金,问题突出。对当事人员,既要问责,也该补课。 

 

参考资料:

生态环境部: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工作敷衍应付 荷花塘超标污水排入长江;贵州贵阳市开阳县洋水河流域总磷污染问题敷衍整改;山东潍坊市围滩河撒药治污 表面整改;

新京报:潍坊“撒药治污”:一场弄虚作假的“治污秀”;

人民日报:花4700万“撒药治污”打水漂 治水岂能交差了事;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