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公共建筑设计:江苏盐城外国语学校创新中心案例
夏闰
夏闰 Lv.2
2021年12月08日 15:01:03
只看楼主

设计:普泛建筑盐城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在既有中学校舍基础上扩建的外语特色学校。办学方希望打造一栋全新的综合性教学大楼,一方面回应扩大了的办学规模,另一方面传递新学校的创新教育理念,建筑面积7600㎡。盐城在历史上盛产海盐,由于盐业运输以及水利疏浚的原因,整个城市河道纵横密布。众多河道中就有一条河正好从校园中部穿过,把校园划分成了南侧的教学区和北侧的宿舍区。教学区与宿舍区之间被河道和广场隔开,设计团队的建议“桥上教学楼”跨河而建,既赢得了所需的建设空间,同时也增强了教学区和宿舍区之间的联系,并且重新梳理组织了河两岸的校园开放空间。

设计:普泛建筑



盐城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在既有中学校舍基础上扩建的外语特色学校。办学方希望打造一栋全新的综合性教学大楼,一方面回应扩大了的办学规模,另一方面传递新学校的创新教育理念,建筑面积7600㎡。





盐城在历史上盛产海盐,由于盐业运输以及水利疏浚的原因,整个城市河道纵横密布。众多河道中就有一条河正好从校园中部穿过,把校园划分成了南侧的教学区和北侧的宿舍区。




教学区与宿舍区之间被河道和广场隔开,设计团队的建议“桥上教学楼”跨河而建,既赢得了所需的建设空间,同时也增强了教学区和宿舍区之间的联系,并且重新梳理组织了河两岸的校园开放空间。



风雨廊桥这一古老类型,既能交通连接,也能容纳公共活动。桥上教学楼可以理解为廊桥与教学楼两种类型的叠加和渗透。廊桥激发了教学行为的场所感和想象力,而教学楼为廊桥平添了活力和实用性。



“桥头”即主门厅位于南岸,面向中心广场。从主门厅拾级而上,如同登上廊桥的台阶,来到二层的共享大厅,桥面在此跨过河道,与北岸的教学空间相遇,汇合成一个连续阶梯状的多层中庭。从中庭二层往下可以“下桥”途径北门厅,通往宿舍区。



方案采用三组预应力混凝土桁架作为跨河部分的核心结构,从三层的桁架到二层的吊柱,再到步行桥的钢吊杆,结构自上而下由重至轻,与各层不同的透明度需求相匹配。




































免费打赏
lijiawei411
2021年12月13日 09:04:58
2楼

盐城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在既有中学校舍基础上扩建的外语特色学校。办学方希望打造一栋全新的综合性教学大楼,一方面回应扩大了的办学规模,另一方面传递新学校的创新教育理念。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